词条 | 圣·伊勒内教堂 |
释义 | 基本介绍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宫(Topkapı Palace)第一花园里的圣·伊勒内教堂(St.Irene) ,是公元6世纪由鲁斯提尼奥努斯大帝Lustiniaus建造的。它由中庭、前庭和带有三座前后殿的内殿组成。在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上,它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结构。 历史沿革1453年伊斯坦布尔被攻克以后,这座教堂并没有被改造成为一所清真寺,因此它没有发生多大变化。很长一段时间,它被用作储存战利品和武器的仓库。1846年,托帕内(Tophane)的一位陆军元帅,也就是女婿阿赫迈德·法提帕夏(Ahmed Fethi Pasha)在这里展出了他的艺术收藏品。 1869年,圣·伊勒内(St. Irene)教堂被改名为木泽-伊-胡玛因(Müze-i Hümayun)(帝国博物馆)。1875年,由于展区面积狭小,这里展出的艺术作品被转移至斯尼克斯(Çinili Köşk)(戴彩瓦的阁楼)。自1908年以来,圣·伊勒内教堂被用作为军事博物馆。这幢建筑空闲了一阵子,后来得到整修,成为圣·索菲亚(St. Sofia)博物馆的理事会分支机构。 建筑风格拜占庭风格(Byzantine Art),约5到15世纪中期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它成为希腊和罗马古典艺术与后来的西欧艺术之间的纽带。拜占庭风格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 早期基督教艺术与拜占庭风格之间没有很分明的分界线。早期的发端时期,从330年君士坦丁堡成为首都开始到500年左右,被称为前拜占庭时期。在查士丁尼一世(527-65年)统治时期迎来了拜占庭风格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在8世纪和9世纪的一段时间,一场被称为反偶像争辩的纠纷反对圣像崇拜,许多绘画和雕塑被摧毁。随着843年反偶像主义的终结,对神圣人物的描绘再次得到鼓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