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育 |
释义 | 概述基本信息拼音:shēnɡ yù 解译:繁殖后代, 女性怀孕在体内孕育后代并分娩。 详细释义1、生长;养育。《管子·形势解》:“道者,扶持众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淮南子·原道训》:“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 高诱 注:“育,长也”。 明 刘基《御柳》诗:“皇恩天地同生育,雨露无私尔最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秋收分配方案》:“产量的高低是按照土质、地势、耕作条件,尤其是作物生育状况评定的”。 2、生子;产仔。 晋 张华《博物志》卷十:“春月,蜂将生育时,捕取三两头著器中,蜂飞去,寻将伴来,经日渐益”。《水浒传》第九八回:“那倪氏从未生育的,一见琼英 ,便十分爱他,却似亲生的一般”。《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不是自己久不生育,便是生育不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我呢,到了徐家,没生育过”。 3、指生日。 宋 苏辙《生日谢表》:“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于捧诏”。 典故旧时,婴儿出生后,有报喜、洗三、接家家(音gāgā,亲家,即外婆)、出窝、抓周等庆贺习俗。接家家是其中重要活动。婴儿出生,或3日、或10日,办“三期”或“十朝”酒,接家家来家。其他亲友也携礼赴宴。家家“送粥米”的礼物最丰盛,有摇窝、枷椅、衣帽、鞋袜、蛋、糖、米(粥米),宴席上家家坐首席,红蛋(又称喜蛋)为必备之物。满周岁,行“抓周”礼,摆上文具、钱钞、器物,让小孩去抓,以首先抓着的东西来预测孩子将来的职业、身份、运气。家家和亲友再送衣、食和金、银饰物。解放后,这些习俗仍在延续。 临产前的症状临产就是宝宝即将出生的意思,全面了解临产前的症状对于孕妈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自己才会有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宝宝的降生,不至于把自己搞得手忙脚乱,避免给大人小孩带来更大的伤害。临产前的症状一般都会出现见红和胎儿下降感等。 1、见红:常在分娩开始前24小时内出现,这是由于子宫颈口扩张,使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致毛细管破裂,俗称“见红”。一般见红的血量少于平时月经量,若超过月经量为异常。 2、腹部向前下部凸出:子宫在正式分娩前两周左右,孕妇会出现子宫底下降、腹部向前下部凸出现象,此时胎动较前减少,孕妇感觉上腹部较为舒适,呼吸较前畅快,胃口增加,但有尿频及下腹坠感或腰酸腿痛,行动不便,阴道分泌物增加。 3、肚子痛:在孕38~40周即进入分娩活动期,在这段时间里若每隔2~3分钟宫缩1次,持续30~40秒,伴宫口进行性开大,这才是临产前的宫缩。 生育的最佳年龄一般来说,女性的生育年龄在25~30岁之间为最佳时期,女性最好不超过30岁,男性不超过35岁。 生育习俗过去妇女怀孕,是男是女无法鉴别,只有根据喜食何物来判断,民间有“酸儿辣女”之说。也有的看体形,腹尖为儿,腹圆为女。还有的玩一种“撕草”的游戏,若撕成四根交叉则为女,若中间带有半截短茎则为儿。最有趣的是捏吹火筒,猜时先用左手捏住吹火筒的最上端,说一句“生儿”,再用右手紧挨左手的下方捏住,说一句“生女”,如此两手轮换,从上到下,手手相接,直到最下端为止,最后一声判阴阳。现在,撕草和捏吹火筒的习俗早已无人相信,但它仍作为姑嫂、妯娌、姊妹之间相戏逗趣的游戏,一直延续下来。 孕妇,民间称“四眼人”、“双身子”、“怀肚婆”,忌讳较多:不能给新婚夫妇牵床,若进了新房孩子难带尽生女孩;办事干脆果断,分娩就快;若扶柩哭丧,胎儿就会畸形闷死;抱过的婴儿爱拉肚子;摸了或摘了果木,树就会“小气”,几年不挂果;吃了羊肉、母猪肉或兔肉,生下的孩子会得羊角疯、母猪疯和豁嘴子;吃了公鸡肉,小孩爱吵夜;坐了碓窝或门坎,要怀一对年;坐了木马要怀十三个月;了火,小孩容易犯汤火关;踩了秤或牛缰绳,生的慢;丈夫出门抬丧,要偷根筷子别在裤腰上,不然小孩脖子软;不能在娘家坐月子,也不能看戏,因戏中有花脸等。 孕妇在孕期做的针线活,都是婴儿的必备之物,但不能做得齐齐全全,以免生下来养不起。预备的食品有盐挂面、大米、鸡蛋、猪蹄、母鸡、红糖和皮纸等。临产时还要准备一条高板凳,以便发作时爬在上面。地上铺上纸或干草,以防婴儿下地沾灰。如遇轻微的难产,丈夫要为其抱腰助产。发作时忌讳张扬,免得别人看了延长产期。若难产,要赶快派人到娘家去拿点食品给产妇吃。再不行,就把婆子妈的裤子盖在产妇头上,有的把箱柜打开或焚烧纸伞,还有的将铧烧红倒上水或醋叫产妇闻。丈夫进了产房,也会延长产期。 临产前,乡下大都请当地人接生,城镇除请助产士到家接生外,多为住院分娩。 孩子落地,用热水洗后包起来,记下下地的时辰。男婴用衣服包,女婴用裤子包,还要用线将手腕和脚腕缠起来,免得长大后手脚不干净。想叫孩子长得高大,就用秤称一下。 男婴出世就屙尿,就是犯了“将军箭”,要请人治。婴儿下地不哭,称为“闷生子”,要一边打碗一边喊:“回来啊!回来啊!”有的连声呼唤婴儿父亲之名,直到有了哭声方罢。 产房称“血堂”,最忌揣钥匙和穿草鞋的人靠近,说会把婴儿的奶带走。婴儿下地,产妇要喝一碗用红糖、胡椒、鸡蛋做的“定心汤”。 有的将胎盘埋在床下,有的埋在漆树或构树底下,埋时脐带朝上,免得婴儿倒奶。脱落的脐带,要塞进墙洞眼内,若封得不紧,婴儿爱闹肚子痛。现在也有将胎盘悄悄弄走,洗净焙干冲酒喝,补养身体。 双胞胎以先出世的为大,穿戴一样。若有一个夭折,活的那个要从床底下递出来,找一个洗衣棒用旧布包上,作为活婴的替身同死婴一块埋葬。性别一样为最好,若一阴一阳就要送一个给人。 若头胎婴儿没活,第二胎下地就用鸡罩盖住,又从罩眼里取出来,意为是鸡罩所生,与头一胎之母毫无关系。头胎活了,下面的又领不起来,请三个寡妇看头胎孩子的脚板心,若有十字印,就在十字路口做双鞋给孩子穿。若头三胎均夭亡,请人弄些柴将婴儿尸体火化在十字路口,骨灰随地埋葬,任千人踏万人踩。说是这样一治,下一胎就会养活。 产妇困难产亡故,要请道士做“道场”、“过火炕”。有的孕妇怕产后当替死鬼,在给死者穿衣时,悄悄揣一些白火石、白狗毛和菜籽在荷包里。有的在坟头上压一扇石磨,用白狗血淋坟头。 婴儿出世之后最先遇到的人是逢生于老子,主人要在他肩上搭几根红线,酒肉款待。干爷干娘,名义上的第二父母,周岁之前要带上礼品去“认”。干爷除回赠一些穿戴之类的东西外,还有一根裤腰带——长命带。 第二天,女婿要提只“报喜鸡”到丈人家报喜,若是公鸡,就知道生了男孩,若是母鸡,必是千金。时间在黎明前或黄昏后最好,将鸡朝门前一放便不言自去。也有用嘴报喜的,是女就说“给人家的”,是男就说“学生”或“放牛娃儿”。 第三天用菖蒲、艾叶、蒜辫及鹰爪枫熬水为婴儿淋浴,叫“洗三朝”,产妇可坐在盆中凳子上蒸浴。过去洗三朝还要请人主持,来人都要“添盆”,就是将铜钱投入盆中,说些吉祥话。主持人边洗边念祝词:“先洗头,作武侯;后洗腰,一辈要比一辈高;洗脸蛋,作知县;洗洗尻,作知州”。洗罢,用姜片或艾叶灸婴儿的脑门和关节,婴儿如能哭上几声,叫“响盆”,是大吉之兆。最后用大葱连打两下,念道:“一打聪明,二打伶俐”。打毕,由孩子之父将葱扔到房顶上。 三日内,产妇吃的饭碗要搁在枕头上,不然小孩就会长成尖尖头。月子里吃了鸡腚,小孩就会长成翘嘴巴,吃了鸡胃为乌嘴唇,吃了公鸡容易逗风,吃了茄子葱产妇要吊茄(子宫脱垂)或得气病,沾了麻得麻病。产妇头包青丝帕,老了眼睛清亮。 婴儿穿的衣服多为旧布改制而成,俗话说:“小时穿烂,大了穿缎”。手脚捆到固定三天,使孩子肩直脚正,防止成为“罗圈”腿。半月后剃胎头,先用艾叶水洗,顺便煮个鸡蛋,边剃边滚,忌在头上划口,胎毛团成疙瘩用布包着挂在婴儿帽子上,用来避邪。男孩多为“寿桃型”,女孩左右四丛,长大好辫辫子。满清时期,还有剃成“马鬃型”的。 娘家及亲朋给月母子“送汤”,礼物多为鸡蛋、挂面、猪蹄、母鸡、黄花、红糖、小儿衣裤鞋帽等,还有催裙、抱裙和背带。鞋底要绣“寿”字,帽沿上绣“长命百岁”、“荣华富贵”。送汤的多为女性,俗话说:“男不送汤,女不坐夜(打丧鼓)”。 满月那天办酒席招待送汤的叫“做满月”。晚年得子或爱热闹的,还要在这天请鼓乐师吹打一番,并请德高望重的长辈给孩子取名。取名分三种情况:一为避灾病,故意取些难听的,如黑娃、丑娃、叫化(乞丐)等;二是查八字,若五行中缺水就取水娃或海清,缺土就取土娃或地娃;三是以季节而论,冬天生的就叫冬娃,春天生的就叫春娃,四月生的或排行第四,就叫四娃子。女孩之名,多是“凤莲巧云琴,玉兰桂花香”之类的字。根据族谱取名,一般都为三字,前为姓,中为派,后为名。也有忘了谱的,就用数字代替,有俗语说:“×家乱了谱,一二三四五”。 婴儿每晚啼哭,用五色纸扎花环,做些兵书宝剑,写上“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于十字路口。 婴儿萎靡不振,就以为走了影子(魂魄),要烧胎。将鸡蛋上缠些黑线,一边画符一边念咒语,然后煨在红火灰里烧。烧熟的蛋黄上有浮雕似的印痕,便说是人形或其它动物。是人形,烧一次即可,动物形就要七日一烧,连烧三次。烧罢,将鸡蛋上的黑线取下缠在婴儿的脖颈、手腕或脚颈上。 若不小心摔了孩子,且后来胆子越来越小,就要到出事的地方“喊赫”。母亲抱着孩子在前面喊:“×娃子,回来没有?”父答:“回来了!”连喊三夜。 婴儿长到五个月,就能闻到五谷香了,父母就要为其“开荤”,地点最好在亲戚或长辈家过生时办。由姨、婶或姑抱着,递给一位见识广的长辈:“崽崽已闻到五谷香了,请您老开荤带吉祥”。长辈接过孩子,用筷子蘸上菜汤,喂到孩子口中,把熟烂的肥肉夹麦粒大一丁点喂给孩子,再喂一疙瘩米饭,边喂边说:“尝点酒,一年四季天天有;吃点菜,文武双全人人爱;吃点肉,身强体胖能长寿;吃点饭,孝敬父母心不变”。说罢掏点零钱装在孩子衣兜里,表示吉祥如意。 一月之内,产妇不能外出窜门。说是窜门会给别人带去霉气,背时不走运,万一不慎违禁,要放炮避邪。 小孩满周岁,就在桌上摆文房四宝和算盘、碗勺、尺剪之类的东西,让其任意抓拿。先抓到算盘,意为将来会做生意;先抓到泥巴,将来就是盘庄稼的;抓到碗则为不吉利,最忌将碗摔碎,此番举动叫“抓周”。民间视抓过周的人长大知礼懂规矩,遇上谁好动,就说:“你怕是没抓过周?”在乡下现在还能看到抓周的情形,城镇只给孩子照一张彩照。乡下相反,最忌照像,说会把孩子的影子照走。 民间,非常看重孩子的生庚八字。若八字上犯了“关煞”,就要拜寄——找个保关煞的干老子。被拜寄的大都是木匠或屠夫,这些人火焰高,能厄住灾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就要抱上孩子,提上酒菜到路口去“撞拜”。凡是第一个撞见的,无论是男是女是人是兽就是孩子的干老子或干娘。孩子父母上前道:“我们把这个孩子拜寄给你了!”来人不能推辞,要很乐意地吃点酒菜,给孩子取个名字,解下裤带赐给干儿,并说上几句吉利话。若遇上猫狗,只给孩子取名“虎保”、“狗保”就行了。啥都没遇上,就去拜石头。 小孩换牙,是上牙就放在门臼里或扔在床底下,是下牙就扔到房顶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