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释义 | 一、概述生物与其所处环境是在相互适应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生物体与地质环境中的一些元素保持动态平衡。在自然界中,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2种,在人体内已发现81种。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种类和含量上都与地壳表层的元素组成密切相关。在地球地壳的漫长演变过程中,由于各地形成土壤的母质(岩石)成分、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地球表面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地区的水、土壤、空气中某些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或缺乏,继而影响到该地区人群对化学元素的摄入量。人类在生活中需要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吸取维持生命过程的必需物质,主要是元素和贮存能量的物质,但与此同时也受到环境中某些因素的损害。某些元素具有明显的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是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而有些元素是有害的,机体摄入过多会引起疾病。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判定需要用流行病学方法对人群中某种健康危害的发生率与某种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要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做出比较肯定的结论。①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②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③上述相关性,可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我国常见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有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等。此外,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病因虽尚未完全肯定,但都有明显的地区性,也列入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范围。 二、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一)明显的地区性分布由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地球表面某种化学元素水平的不均衡所致,所以此等疾病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在海拔相对较高的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土壤、饮水、粮食、蔬菜中碘含量较低,多有碘缺乏病的流行。我国自东北至西南有一条宽阔的缺硒地带,与缺硒有关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在该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在我国北方十多个省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浅层地下水含氟量较高,多有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一些地下水含砷量较高的地区,则出现许多慢性砷中毒的病例。 (二)与环境中元素水平相关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人群流行强度与某种化学元素的环境水平有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此种相关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人群之间都表现的十分明显,且能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例如碘缺乏病病区环境介质中碘水平普遍偏低,尤以水碘为甚。疾病流行强度与水碘含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40mg/L以下)呈负相关。大面积人群调查资料显示,当水氟浓度在0.5mg/L以下时,儿童龋齿发生率较高;当水氟浓度超过1.0mg/L时,恒齿萌发期的儿童中氟斑牙发生率升高;当水氟浓度超过4.0mg/L时,人群中出现氟骨症病例,且随水氟浓度升高而流行强度加大。 三、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一)营养条件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区,人们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的改善,可降低流行强度。早年由于经济落后,居民生活贫困,致使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发生较严重的流行,大多数病人处于因贫致病、因病致贫、贫病交加的境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条件的改善,与缺硒有关的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在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区,随着降氟改水工程的实施和生活营养条件的改善,很少再出现中、重度氟中毒病例。研究表明,蛋白摄入量的增加,可拮抗氟、砷等外来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维生素C有促进氟的排泄、拮抗氟对羟化酶的毒性作用,从而可促进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膳食中的维生素A、D、B1、B2、PP,以及钙、磷、铁和锌等,对调节机体代谢、提高抗病能力均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生活习惯以往的研究表明,元素水平过高所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其病区类型以饮水型为主。但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相继发现并报告了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砷中毒的病例。我国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和陕西等12个省区的150个县,分布着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而四川和贵州也发现燃煤污染所致的砷中毒病例。饮砖茶型氟中毒是近年来在我国西藏、内蒙、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现的,当地居民习惯饮用奶茶,煮奶茶的茶叶主要为砖茶。茶可富集氟,砖茶含氟量很高。因此,在研究氟、砷等病因元素的生物学效应时,应全面考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三种介质的总摄入量,以便能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人群外暴露水平。 (三)多种元素的联合作用在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发现,一些地区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从而加重了防治工作的复杂性。例如在某些山区有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同时存在着碘缺乏病;在碘缺乏病流行病区,往往存在着与硒缺乏有关的大骨节病、克山病。这种高氟与低碘、高氟与低硒、低碘与低硒并存的地质环境,增加了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复杂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多种化学元素、多种致病因子同时作用于人群的联合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低硒与低碘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使碘缺乏病流行强度加重;在碘(或硒)水平过低的地区,若同时存在有高氟危害,可使人群较早出现氟中毒效应。多种病因元素并存对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强度、流行规律及健康效应的影响,将是环境卫生学研究领域内的新课题。 四、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控制措施(一)组织措施1. 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和防治网络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防治归属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主管;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有地方病防治中心,各省市自治区均已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在防治工作中,应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治队伍,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将地方病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2. 开展经常性疾病调查监测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监测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连续性工作。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可准确了解疾病的流行强度、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干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措施1. 限制摄入 对于环境中元素水平过高所致的中毒性疾病,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减少、控制机体总摄入量。在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投入资金兴建改水工程,旨在减少自饮水的摄氟、砷量,控制新发病例,降低人群流行强度。在煤炭氟砷含量较高的地区,改良炉灶降低室内污染,也是限制摄入量的一个有效措施。 2. 适量补充 对于环境中元素水平过低所致的缺乏性疾病,其主要措施是采取适当补充,增加摄入量,从而满足机体生理需要。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食盐中加硒预防克山病、大骨节病也在有些地区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