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无所息 |
释义 | 解释生无所息,即是指只要生存于这个物质世界上、还具有生命力的物质或是有生命的物质都不会停止活动(运动)。 《现代汉语词典》中,“生”解释为:“生存、活”,“生命”,“具有生命力的”;“息”解释为:“休息、停止”。 出处选自战国·列御寇《列子·天瑞》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原文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也。” 译文子贡对学习厌倦了,告诉孔子说:“我希望休息一下。”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的。”子贡说:“那么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了吗?”孔子说:“有的呀!你看那个墓穴:那高高耸立的像高地似的,像小山尖似的,像土堆似的,像扣着的锅似的,就知道休息的地方了。” 注释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圹:墓穴。 皋:水边的高地。 宰:冢,山顶。 坟:土堆。 鬲:像锅一样的炊具。 感悟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生命是短暂的,奋斗是指不朽。只有不懈地奋斗,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发奋进取,不可以松劲懈怠,要时刻提醒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