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生活美学 |
释义 | 本书对生活美学作了系统阐述和初步探讨,重点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丰富内容,为读者更好的认识美的真谛让读者置身在美的海洋里感受美的世界。 书名: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 作者:刘悦笛 ISBN:9787533645519 页数:410 定价:29.00元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1-01 装帧:简装本 作者简介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美学艺术学译文丛书”主编,“北京大学美学与艺术丛书”主编,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会员,韩国艺术哲学学会(KAPA)顾问。Comparative Philosophy英文杂志编委,《外国美学》编委,《中国艺术教育》编委,“美学设计艺术教育丛书”编委。 图书目录目 录(本书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出版资金资助) 序……………………………………聂振斌 导 论 一、 缘起:“现代性”的启蒙裂变 二、 审美精神作为“应当如此”生活之象征 三、 立论的三重障碍 四、 方法论:“批判的解释学” 第一章 “艺术否定生活论”省思 一、 艺术何以否定生活? 二、 “审美乌托邦”缘何衰微? 三、 理论困境:艺术自律论与主体性美学 四、 历史境遇: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 第二章 当代审美泛化:“后现代”的美学特质 一、 当代文化的“超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 前卫艺术的“反美学”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 三、 泛审美现代性o批判启蒙现代性o全面的现代性 (一) 反思现代性Ⅰ:从波德莱尔、齐美尔到福柯 (二) 反思现代性Ⅱ:从韦伯、阿多诺到哈贝马斯 (三)反思现代性Ⅲ:在“审美批判”与“批判启蒙”之间 四、 后现代主义深植于“泛审美现代性”当中 第三章 回归“生活世界”:思维范式的翻转 一、 加法和减法:两种否定生活的历史 二、 回到马克思原点:“生活实践”的现代奠基 三、 走向生活的“现代美学”基本路向 (一)海德格尔:作为“存在真理”的艺术 (二)维特根斯坦:作为“生活形式”的艺术 (三)杜威:作为“完整经验”的艺术 四、 结论:美学回归生活何以可能? 第四章 建构“生活美学”现象学 一、“美是生活”:一个旧命题的新阐释 二、美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 三、 来源与呈现:美与生活的日常连续性 (一) 从直观性到“本质直观性” (二) 从非课题性到“自身明见性” (三) 从历时性到“同时生成性” 四、 内在的超逾:美与生活的非日常张力 (一) 理想性与现实性的会通 (二)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融合 五、回到“本质直观”:美的活动之为“本真生活”原发状态 六、“外展的臆断”:美的日常生活“语用学”维度 七、 结论:美与生活的“对话辩证法” 第五章 美的“生活真理”意蕴 一、 “真理符合论”及其对美的拒斥 二、 几种“美的真理观“:尼采o海德格尔o伽达默尔 (一) “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考察真理” (二) “美是真理的生成与发生” (三) 艺术本体o观者参与o存在扩充 三、 美与真理的相互拓展及其多义性 四、 美的真理:“共识观”与“解释学”的统一 (一)“真理共识观”的启示:走向“共识”的真理 (二)“现代解释学”的启示:走向“历时”的真理 (三) “共识观”与“解释学”:走向“生活”的统一 五、结论:美是“生活真理”的直观显现 第六章 美的“生活伦理”之维 一、 “伦理自由观“及其与美的亲合 二、 几种“伦理审美观“:康德o维特根斯坦o福柯 (一) “美是道德善的象征” (二) “伦理与美学是一回事” (三) “生存美学”:生活升华为人格化艺术品 三、 审美伦理:走向一种具体自由观 四、 从“审美共通感”到“情感共同体” 五、 结论:美学是未来的“生活伦理”学 结 语 “现代审美精神”的重构 【附录】 论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意蕴 病树前头万木春——评“艺术终结论”与“艺术史终结论” 从“道德美”到美育中的“伦理”——席勒古典的“美善”观念及其启示 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 后 记一种当代美学的最新转向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当代生活和艺术所发生的“审美泛化”的质变。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它凸显为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日渐模糊。当代艺术也以“反美学”的姿态正走向观念(conceptual art)、走向行为(performance art)、走向环境(environment art),也就是走向了“审美日常生活化”。 面对这种历史性的变迁,2004年5月,高建平先生邀请国际美学协会的前主席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先生访华,他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题为《重思美学》(Rethinking Aesthetics)的演讲(这是他出版新著里重要的一章)。他明确提出:要解释这些新的文化现象,首先置疑的就是康德的“审美非功利”思想(这与我们真的是不谋而合)。进而,须在康德的美学(实际上是审美自律论)与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美学(实际上是审美他律论)之间,做一种折衷式的考量,然后再来直面与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重构美学》(Undoing Aesthetics)中所同样面临的“当代审美泛化过程”的问题。其实,他的这种折衷思想的阿基米德点支点,仍是吸收了某些后现代主义要素的一种“新实用主义”。这是美国人式的“调和持中”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和综合态度,其实从东方文化来看似乎更加贴切。 同月,柏林特的继任者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les Erjavec)也来造访社科院,在题为《全球化与美学 / 作为全球化的美学》(Aesthetics and/as Globalization)的演讲里面,特别强调美学研究虽然要以全球化的视野为参考(这是我们所谓的“全球价值的普遍化”的一面),但是更要注重其在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语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的问题(这就是“地域价值的全球化”的一面)。当时笔者曾追问说,我们能否建立一种“全球美学”(global aesthetics)——这种美学吸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学元素——的时候,阿列西给予了否定的答复,但却认定形成一种“复数的”美学是可能的。 还记得若干年前的深秋,在我被借调到中国文联《美术》杂志工作期间,世界著名的列宾美术学院来华办画展,展览题记上,镌刻着隽永的圆体烫金俄文——“美是生活”!这一思想看似已尘封了许久的美学思想,还跳跃着思想的火花,它之所以曾被本土文化那么容易地接近和接受,似乎自有其道理所在。也许,美与生活,在中国古典文化里向来具有“妙在不即不离”的微妙关联。来年的初春,与《美术》杂志同仁拜访艺术理论家和雕塑家王朝闻老先生。有趣的是,王老精神矍铄地借用“事实胜于雄辩”的话,来说明较之“审美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美的事实”的生活本身。 如是观之,“生活美学”是不是一种新的思路呢?不仅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杜威这些现代哲人在美学运思中都有回归生活的路向,而且,这种切近生活的态度似乎更契合于中国人的心灵。这本书其实就是一部在“现象学视界”内的“生活美学”导论,它要试图阐释和解决的是当代美学的转向这个“新问题”。 这样,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Performing Live Aesthetics)便逐渐浮出了地平线,呈现在我的视野当中。笔者写作的内在动力就是——面对“后现代”历史境遇,如何以另一种“全面的现代性”来诗意的栖居?也就是如何在“后现代”中来重构“现代”,来重构“现代审美精神”? 实际上,当代欧美美学家们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美学的“新生长点”。韦尔施的《重构美学》、费德斯通(Mike Featherstone)正在应金惠敏先生之邀编撰的论文集《审美泛化》(Aestheticization)和柏林特的《艺术与介入》(Art and Engagement),都聚焦在审美与生活的之间界限的日渐模糊趋势上,并力图从多元化的视角给出自己的美学解答。还有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千禧年出版的新书,就直接在杜威思想基础上,来试图来直接重建一种生活化的美学。只可惜,柏林特和舒斯特曼的这些最新的美学研究,都是我完成书稿后再过三年才看到的,但的确与他们的思想有“所见略同”乃至“相见恨晚”之感(本书在修改中增加了一章的内容)。不过,当代欧美美学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同当代中国美学所直面的问题并不相同,它要力图摆脱的是占据主流的分析美学传统,特别还要面对“艺术的终结”后的美学境遇。相形之下,当代中国美学建构主要面对的仍是实践美学及其后的问题,或者说是面临的还是“实践与生命的张力”的现实语境,而且,主流艺术境遇亦与欧美形成了历史性的错位。 而且,追本溯源,中国本土的思想传统里面,历来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都是内在融通的,从而构成了一种没有隔膜的亲密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浸渍在其中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再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着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实际上,李泽厚先生的“实践美学”倒颇有几分回归生活的色彩。李先生从(来自传统文化根基的)“实用理性”出发,甚至还吸纳了一些实用主义的要素。根据个人的体会,有的时候我总感觉李先生的观念与杜威的思想之间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巧合的是,李先生最近也承认他在写《批判哲学的批判》时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内在影响。 在很大意义上,我倒更愿意将生活美学视为实践美学在“本体论”上的继续发展的努力和尝试之一,因为“生活的”实践与“实践的”生活确实是内在相通的。还有,几次到归国的李先生那里拜访令晚辈真有些“醍醐灌顶”之感(特别是美术馆门前偶遇的交谈令人难忘),先生的思想仍是那么的“鲜活”。 总之,还是那句话,忘记生活世界,终将被生活世界所遗忘!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生活美学,也许也正是未来美学的可选择的发展方向之一,笔者也正在这条“林中小径”上漫步着。 滕守尧先生、聂振斌先生、王南湜先生、金元浦先生、童坦先生、李醒尘先生和包晓光先生都曾是改变我生活道路的恩师,您们的恩情令学生终生感念。我要感谢滕守尧先生将我引领到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美学室这一学术殿堂来工作,并给予我多方面的热心帮助,感谢聂振斌先生的热忱而认真的指教,并欣然命笔为本书作序(还为本书定了名)。我要感谢王南湜先生在“做事”和“做人”两方面对我的谆谆教诲,学生至今仍在从中受益。我要感谢李德顺先生和陈晏清先生对晚生高屋建瓴的指正。我要感谢高建平先生、金惠敏先生、王生平先生、张法先生、彭锋先生、张晓明先生、陶东风先生、王南先生、王一川先生、徐亚莉女士、闫孟伟先生、宁宗一先生、盛英女士、王兴华先生、彭修银先生、陆扬先生、薛富兴先生和我们美学室的章建刚先生、王柯平先生、田时纲先生、徐碧辉女士、梁梅女士在各方面对我的真诚帮助。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曾求教于美术界的邵大箴先生、王仲先生、王宏建先生、梁江先生、王洪义先生等诸位方家,在此一并对你们表示谢意!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王竞芬编辑的辛勤工作!还有我的父母双亲和爱人小桂,你们给了我太多生活的鼓励! 衷心谢谢你们! 刘悦笛 2004年5月30日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