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产作用系统
释义

生产作用系统是胜新现代办公管理系列软件中的一款精品软件,软件融入了胜新软件多年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经验及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经验。软件完全解决了生产管理通用性问题,操作界面简洁、友好、通俗易懂,任何用户都能迅速了解软件操作流程。

生产管理系统

软件囊括了企业生产管理相关的所有过程,从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采购计划管理、生产投产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应付款管理、仓库管理、材料管理、半成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不良品管理、外协管理、到最终产品入库、订单完成。增强版还提供了销售开单、销售回款结算、销售应收款管理等所有销售环节的管理及帐务报表系统。软件提供大量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及日报表、月报表,提供产品材料成本核算、生产周期分析、库存报警等实用功能。软件提供了先进的产品物料清单(BOM)管理及物料需求计划核算,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库存占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这款软件适用于各类生产型企业,完全符合中国企业管理特点,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生产流程,降低企业物料及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生产运作效率。软件价格低廉,功能强大,无论大、中、小型企业,花费很少投资,可以迅速得到生产全面信息化管理应用。网络版可以多台电脑联网使用,数据共享,同时操作各项软件功能。软件用户量庞大,遍及全国各地,用户群覆盖各行各业。

管理在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形成中的作用

管理在生产力系统中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它使各个因素之间达到一致,形成一个创新的系统功能,去争取实现生产力系统运动的目标。它是使生产力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优化状态的一种运筹型的调控手段。管理在运筹调控生产力系统功能生成的创新过程中有三个基本功能。第一,运筹联结功能。一个动态系统的社会生产力系统是由若干因素以特定方式联结而成的。运筹联结功能首先把其它生产力因素各自内部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其次把其它生产因素相互之间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创新成相应的整体功能。第二,运筹调控功能。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创新过程,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不断地打破系统原来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由原来的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化。要消除这些变化,并使生产力系统功能始终保持有效的、合理的运动状态和准平衡状态,就必须通过管理这个调控手段来不断地运筹、调节和控制,使生产力因素透质、透时、透量、透空地输入,并不断地排除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干扰,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向优化方向发展,从而保证系统功能创新的“目标值”得以实现。这一整个过程也就是管理发挥运筹调控功能的过程,是保证社会生产力系统生成、正常运行和再生成的基本手段。第三,运筹决策功能。在生产力系统功能生成之前,要通过管理决策活动去运筹配置,论证可行性,提出方案;在功能生成后,系统功能的运转全过程也离不开决策活动。可以说,管理决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社会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生成和运筹的过程,是贯穿于生成和运行全过程的创新手段。

运筹联结功能、运筹调控功能、运筹决策功能是管理的基本功能,它们所形成的联结力、调控力和决策力这三力在生产力系统功能生成中形成一个创新的“合力”,这便是管理的运筹力,只有通过这种运筹力才能使社会生产力的系统创新功能得以实现。

第四,管理的扩张功能是生产力系统创新功能运行的活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管理因素之所以能使各个因素之间达到一致并形成为一个系统的功能,去争取实现生产力系统运行的目标,原因就在于它提高了生产力系统的总体性功能效果,减少了生产力系统的内部摩擦和能量消耗(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从而扩张了系统的总体创新功能,达到了社会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既然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它的要素功能之和,那么整体功能的形成和要素功能的发挥不但与系统的内在结构有关,而且也与管理的扩张作用有关。因为一方面,各种生产力要素都不会主动地向预期的目的运行,都是死物或死劳动,只有通过劳动者的管理创新活动才能把它们作为自己活动的手段来占有、消化,使死物获得生命力并运转起来;另一方面,生产力系统的目的性又要求实现自我组织,使其从无序趋向有序。此外,劳动力的配置、科学技术的作用、各种资源的运用,也要由管理去实现。这样一来,对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功能来说,管理推动了其创新功能更充分地发挥,并成为其进一步飞跃、质变、创新的重要条件,具有扩充、扩张生产力系统要素功能的作用。可见,科学管理是使生产力系统诸要素本身的功能进一步协同提高并创新成一个大于其功能之和的整体功能的扩张因素。

据国外某研究机构调查,在近50年间,固定资产每增加1%,生产提高0.2%;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提高0.76%;而经过训练的管理人员每增加1%,生产竟提高了1.8%。由此可见,现代科学的管理因素比其它生产力因素的功能作用大数倍。这也表明,对生产力系统中的单个要素功能来说,管理因素能扩张其效应功能并使其进一步充分地发挥,具有扩展生产力系统中各单个要素功能而形成大于它的各个单个要素功能之和的更大的整体功能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仍继续扩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不仅善于根据生产力系统自然的规律创新了一整套科学的或比较科学的生产力管理体制,而且还通过现代科学的管理扩张因素,使生产力系统的总体功能有效地发挥出来了,并进一步扩张了其效能。可见,要使现有的生产能力得到发展,不仅要靠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要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结合,发挥系统整体功能的扩张效果,否则就达不到目的。关键不在于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而在于通过管理这个手段,使生产力系统功能的整体效能增大。

管理之所以能扩张生产力系统的功能效应,还在于它是以科学技术为基质和其创新的内在活力。首先,管理要运用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物质技术手段和精神手段,滋养它所控制的各个要素,使其个个精力充沛。管理有了这些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就能有力地促进管理的自动化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使其真正有能力驾驭生产力诸要素,并成为这些要素中最富有活力的指挥者、协同者、运筹者和领导者,这时它才会起到创新扩张生产力系统效能的作用。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装置、无线电话及其它电子设备就给生产管理自动化提供了扩张效能的良好的技术创新手段。其次,科学技术还为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使其高层次的地位得到加强。现实的生产力系统总是处在运动状态下,并经常会出现平衡的破坏,这轻者会降低生产力,重者会使生产停顿,生产力系统也就不可能扩张其效能。为了保持生产力系统的动态平衡,进一步扩张其效能,必须不断地解决出现于生产力系统结构中的各种矛盾,使系统功能符合各种变化因素的要求,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为生产管理提供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一种创新扩张生产力系统效能的内在活力,以便实现生产管理的扩张创新的目的。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就为解决上述各种矛盾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并能起激发生产力系统效能内在活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

[4] 周振华.现代经济中生产劳动内涵及其外延扩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1(10).

[5] 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新华文摘,2001(7).

[6] 雷伊·威尔德.管理大师谈管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7] 张尚仁.管理、管理学与管理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8] 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9] [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10] 王武瀛.管理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J].人文杂坛,2000(5).

[11] 王武瀛.论原始社会的组织管理[J].陕西师大学报,1994(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