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荩
释义

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交,认为湖南要实行革新,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00年春返回上海,与唐才常等共同组建“正气会”,后来改名为“自立会”。担任干事,主持交通,工作十分积极,出力甚大。随后又到汉口,参加自立军,为右军统领,活动于湖北新堤一带。后来事情败漏,避走上海,潜往北京,并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3年,在报上揭露《中俄密约》的内幕,进而引发了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和国内各阶层对清庭的反抗情绪。遭清廷搜捕,不久被勒杀。

基本资料

姓 名:沈荩

字 :愚溪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湖南善化(今长沙)

出生年月:1872年

牺牲日期:1903年

生平

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相交,认为湖南要实行革新,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效。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留学。1900年春返回上海,与唐才常等共同组建“正气会”,后来改名为“自立会”。担任干事,主持交通,工作十分积极,出力甚大。随后又到汉口,参加自立军,为右军统领,活动于湖北新堤一带。后来事情败漏,避走上海,潜往北京,并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03年,在报上揭露《中俄密约》的内幕,进而引发了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和国内各阶层对清庭的反抗情绪。遭清廷搜捕,不久被勒杀。

功绩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字愚溪,原名克诚。“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交往,认为要革新湖南,非有一番破坏不能奏功效。变法失败后,留学日本。1900年(德宗光绪二十六年)春返回上海。与唐才常等共组“正气会”,旋改名“自立会”,任干事,主持交通,出力甚大。随至汉口,致力自立军运动,为右军统领,活动于湖北新堤。事败后走上海,潜往北京,进而从事反清活动。1903年,因揭露《中俄密约》于天津英文报纸上,引发在东京的中国留日学生和国内各阶层的反对。7月19日被逮捕,后被判斩立决。适逢慈禧万寿庆典,不宜公开杀人,遂改判立毙杖下。31日,沈荩被狱卒杖打200余下,尤未致死,最后用绳勒之而死。这就是著名的“沈荩案”。遂激起各界人民的义愤,对清政府严厉抨击,进一步促进了革命运动迅速开展。

沈荩照片

近期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莫理循眼里的近代中国》大型图册中,收有一张沈荩烈士的照片。照片原件用以墨绿色的卡衬,在照片卡衬的下方,烫金“清国天津山本诚阳”等字样,想必是日本人开的照相馆。照片洗印得相当考究。按常理,这样的照片应是沈荩烈士生前送给莫理循的。赠予照片,表示两人相互尊敬与友好。在照片的背面,有手写的英文“沈克威,杖毙,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沈荩”。查看莫理循日记中的手迹,照片背面的英文,是莫理循所写,只是一改他龙飞凤舞的写字习惯,写得异常工整。历史已匆匆走过了103年,我们能想象莫理循当时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几行字的吗?

照片上,沈荩的眉宇间凝结着睿智和忧郁。一介书生啊,何以让“那个该杀的凶恶老妇人慈禧太后”(莫理循语)恼羞成怒,亲下手诏将他杖毙呢!

社会评价

这是中国第一位殉职的新闻记者,这是用生命说真话的湖南汉子。1903年,沙俄背信弃义,不但拒不履行1902年《交收东三省条约》中分期撤兵的约定,还提出新的“七条”要求强迫清政府接受。慈禧丧权辱国,欲与沙俄缔结《中俄密约》。密约事关中国的命运,沈荩以记者的正义,在签约之前把它昭示天下,阻止其签约。他将打探到的密约草稿立刻寄给天津英文《新闻报》。密约提前在报上发表后,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中俄签约计划成为泡影,他也惹来杀身之祸,牺牲时年仅31岁。

1903年7月21日《大公报》刊出了沈荩被捕的消息,以后又连续发出了七篇报道,直到沈荩被残酷地立毙杖下。8月4日报道:“拿来刑部之沈荩,于初八日被刑,己志本报。兹闻是日入奏,请斩立决。因本月系万寿月,向不杀人。奉慈禧皇太后懿旨,改为立毙杖下。惟刑部因不行杖,此次特造一大木板。而行杖之法,又素不谙习。故打至二百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至死。后不得已,始用绳紧系其颈,勒之而死。”9月16日报道:“……当杖毙时……骨已如粉,未出一声。及至打毕,堂司以为毙矣。不意沈于阶下发声曰:何以还不死,速用绳绞我……”

烈士牺牲得如此惨烈,激起了西方舆论的巨大的反应,1903年9月14日《大公报》披露:“探闻政府自杖毙沈荩后,各国公使夫人觐见皇太后时,谈及沈之冤抑,皇太后亦颇有悔意。已面谕廷臣,会党要严拿,万不可株连良善,致离人心,等语。近日政府十分和平,绝无不合公理之举。盖恐驻京各国公使啧有烦言也。”皇太后迫于各公使的压力,装出了鳄鱼流泪般的“仁慈”和“悔意”。烈士牺牲后,革命派报纸《中国日报》发表唁文:“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莫理循

可以想见,沈荩的牺牲也给了莫理循极大的心灵震撼。莫理循当时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他站在英国人利益的立场上,早已看不惯俄国在中国东北坐大的态势。在莫理循收藏的照片里,有在1901年前后的旅顺口照片,还有不少俄军驻扎在满洲地区的照片,就可见一斑。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沙俄乘人之危,以兵相胁,软硬兼施,逼迫中国地方官员密订《奉天交地且章程》,企图将中国东三省变成黄俄罗斯。莫理循从李鸿章处获得情报,立即于1901年1月3日在《泰晤士报》上披露,引起国际舆论和清廷一片哗然,清政府驻俄公使杨儒拒签订约,斩钉截铁地对沙俄帝国说:“不!”使沙俄吞并中国东三省的阴谋没能得逞。

其他信息

两年后,沈荩做的事,也是莫理循希望做的事,当他得知沈荩烈士牺牲时,在照片上工整的题字,满载着莫理循对同行的崇敬和对烈士牺牲的悲愤。这位牺牲的同行比他整整年少10岁。莫理循积极利用《泰晤士报》的版面,发动了一场遏制俄国影响的运动,呼吁俄国的天敌日本与俄国对决,以达到制衡,促成了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以致于当时的国际舆论界把这场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称之为“莫理循的战争”。但在日俄战争结束后,莫理循又不满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罪恶行径,不惜与《泰晤士报》上司交恶,报道的笔端转向抨击日本,并提醒英国政府,日本威胁了英国在华利益,以至后来日本人对他恨之入骨。

1912年莫理循当了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但他此前16年《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的影响力,远此他当顾问的影响力大得多。

牺牲经过

《大公报》如实记下了这个记者生前的最后一幕,地点是清朝刑部的大堂。8个狱卒手持特制的大木板,轮流捶打沈荩的四肢和背部,时间长达4个小时。沈荩“血肉骨裂”、“骨已如粉”,却始终“未出一声”。堂司以为已死,下令停止捶打,沈氏却以微弱的声音说道:“速用绳绞我。”于是,“用绳紧系其颈,勒之而死”。 他本不必死。这个日本《天津日日新闻》聘用的中国记者,向来“擅长交际”,他与京城内的众多洋人与贵族终日把酒言欢,过着一种“上流社会的舒适生活”。 但他只是做了一个记者该做的事。1903年,沈荩从某贵族口中得知,中俄两国将签订一份密约,中国将在东三省及内蒙古的路政税权与其他主权“送予俄国”,于是,这个记者决心在签约之前,将密约内容昭示天下。 他买通了政务处大臣王文韶之子,弄到了《中俄密约》的草稿原文,并随即将其寄给了天津的一份英文报纸。这份见不得人的密约被原文刊登之后,激起强烈民愤,清政府不得不放弃签订《中俄密约》的计划。 在清廷的全力侦察下,沈荩的两个密友告发了他。1903年7月19日晚上,毫无防备的沈荩在北京寓所里被捕,并由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此时,正值朝野上下准备为慈禧祝寿,有大臣面奏慈禧说:“万寿在迩,行刑似不吉祥。”慈禧改旨,“速杖毙”。 这是中国第一个因言获罪被杀的新闻记者。有后世评论者称:“……回顾百年中国言论史,这个31岁的记者开了个头,一个惨烈而悲壮的开始。” 在沈荩现存于世的照片中,这个“铮铮铁骨”的记者,却是一副极平常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柔弱体貌,眼神温和而沉静。 所以,人们也很难想象,这个记者被捕后,当着审官的面,大声斥骂慈禧“丧权辱国”,“愧为一国之主”时的样子。他在狱中饱受虐待,一年后,戊戌党人王照获罪下狱,恰巧也关在同一牢房,日后,王在文中回忆道,“粉墙有黑紫晕迹,高至四五尺,沈血所溅也。” 不过,沈荩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干涸发黑的血迹。 沈荩死后,国内外舆论一片哗然。许多外国使节与其夫人纷纷觐见慈禧,对其杀害记者的行为“表示异议”,在上海,数百人公开集会,隆重悼念这个记者,香港《中国日报》发表唁文道:“沈君之死,鬼神为之号泣,志士为之饮血,各国公使为之震动,中西报纸为之传扬。是君虽死之日,犹生之年!” 这甚至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反专制思潮,各地报纸铺天盖地的报道,让当时的中国老百姓了解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权利,叫“言论自由”。 慈禧太后一生杀人无数,却没有一次像沈荩之死一样,深受中外舆论的谴责。清廷的统治者们,也不得不开始反省自己的统治。1905年,刑律内的凌迟、枭首、戮尸这三项酷刑,被下诏废止。随后,1906年和1908年,又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和《大清报律》等新闻法规。 在后世的史家眼中,清末的这几部法律,“比无法无天、以人代法、口谕治罪的年代,多少向前迈了一步……这不能不归功于沈荩……” 但这个记者却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天的到来。他死后陈尸狱中,无人收殓,数日后,才有友人寻来,将仅剩的一些“碎骨烂肉”集中起来,埋入狱中某处,此后亦“不知所踪”。 生前,沈荩与当时在华的英国记者莫理循“素来交好”,两人曾互赠照片,表示相互尊敬。在沈荩死后,这个写字历来潦草的英国人,在友人照片的背面,工整地写下了一行英文——“沈克諴,杖毙,1903年7月31日,星期五”。 这更像是一个英国记者对一个中国同行的悼念与致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