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巧根
释义

个人简介

沈巧根,女,原常熟市原莫城公社安定大队第14生产队队长。她文化不高,却潜心于科学种田;她是一个年近花甲的生产队长,却成为勇夺高产的农民带头人。沈巧根先后出席江苏省、地、县召开的科学大会,当选为江苏省五届人大代表和省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197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90年5月去世,享年85岁。

人物特写

1963年,由公社推荐,并经过考察,县里确定沈巧根生产队作为学习全国水稻劳模陈永康的高产样板队,要求出高产、出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夺取全县水稻大丰收。这年沈巧根已经57岁了,文化虽然不高,但她认为,科学种田的知识一定要学,而且一定要学好。在总结以往耕作经验的同时,又为如何选育稻种、抓好合理密植,总结施肥管水的诀窍,为夺高产动足了脑筋。县委将沈巧根生产队确定为全县贯彻陈永康先进经验的基点,这样陈永康也能常去现场指导。一来二往,科学种田的思想在沈巧根生产队的全体社员中牢牢扎下根来。沈巧根生产队里的140亩水稻已经长到了3尺多高,3亩试验田里的稻子更是长到4尺高,齐刷刷的,刚好和沈巧根肩头一样平。墨绿绿的稻叶,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多少年来,有谁见过这样好的稻子?虽然还没开镰,可丰收的喜悦已经写在大家的脸上。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个暴雨倾盆、狂风呼啸的夜晚,乌云压着树梢飞逝而过,铜钱大的雨点疯狂地敲打着各家各户的门窗。无论男女老幼都从熟睡中惊醒,想起丰收在望的稻子,心里怯怯的,半是焦虑半是祈祷。沈巧根更是心急如焚,她顾不得家人的劝阻,一骨碌披衣起床,弓着腰冲进狂风骤雨的黑夜中。她先是来到试验田,俯下身去抚摸着那一棵棵壮实的稻杆,没有倒伏!她又奔到大田里,一块地一块地地抚摸,一棵都没有倒伏,沈巧根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热泪夺眶而出,这时她才感到身上凉飕飕的,虽然周身湿透,心里却是暖烘烘的。次日,天刚放亮,一辆接一辆的自行车来了,这是莫城公社党委的同志们和公社农技站的技术员,他们也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匆匆赶来,要知道沈巧根生产队不但是全公社的生产标兵,还是县里的旗帜、全省的先进集体,要是发生大面积倒伏,产量就会大打折扣,人们对科学种田的信心也会受到挫伤。他们一路赶来一路看,发现沿途各队的稻子倒是倒伏了不少,而在沈巧根生产队140多亩稻田里,稻秆依旧健壮挺立,金灿灿的稻穗在朝阳下向前来看望的人们点头致谢。在1962年亩产722斤的基础上,一跃达到853斤,试验田里的亩产竟达到1010斤!在全省首创超千斤纪录。人们将热烈的掌声和敬佩的目光一齐送给这位年近六旬的老队长。沈巧根潜心于科学种田的感人事迹随着丰收的喜讯传出了常熟,传出了江苏,传到了全国。1964年,第1期的《中国妇女》刊发了《夺高产的人——记生产队长沈巧根》的长篇通讯,同时,还专门配发了社论《像郝建秀、沈巧根那样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社论说:沈巧根是一个普通的生产队长,她听党的话,依靠集体,热爱集体,奋发图强,决心改变生产队的低产面貌,高产更高产,使全体社员的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

1964年3月,沈巧根去南京参加全省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陈永康送给她20斤“老来青”稻种。回来后,沈巧根按照陈永康“泥浆称落谷”的方法育秧。6月21日早上,她又迎来了陈永康去参观刚莳三天的秧苗。沈巧根一路走一路介绍,哪块田的秧是什么时候莳的,哪块田垩了多少基肥、施了几斤分蘖肥,哪块田种的什么品种,哪块田的土质怎么样,真是如数家珍。陈永康不住点头,连连称赞,鼓励她要多学习、多观察、多总结,同时还教给她不少科学种田的诀窍。时间虽短,但沈巧根心头喜滋滋的,脑海里又在描绘着“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沈巧根生产队里413亩高产样板田获得单产1200斤的好收成,全队平均亩产达到1020斤。1965年,全队所有田块都按样板田耕作种植,产量再次攀升到平均亩产1092?5斤。这个产量,比全县平均产量高出56%。沈巧根生产队在全省范围内首次连续三年获得“千斤队”的殊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