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久珩
释义

沈久珩,我国冶金设备工程测试和故障诊断领域的知名学者之一。1957年就开始从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和冶金设备测诊研究,在冶金高校中率先开设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主编第一本统编教材,开辟该领域研究的研究生方向;主持轧机测试中心及北方设备测诊中心工作,对冶金企业的百余台设备进行工程测诊,解决多项生产关键和工程科技难题;设计和主持研制多种新型大力传感器,发明附着式超轻型大力传感器。为我国冶金设备的人才培养、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沈久珩-生平简介

简介

沈久珩,1931年1月16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市海淀区木樨地村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沈久珩1952年考入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成为首届冶金机械专业本科生之一。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

大学毕业后,沈久珩留校任教,先后任冶金机械实验室、冶金机械教研室及机械系副主任、机械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冶金系统轧机测试中心负责人。1960年晋升讲师,恢复职称制后的1980年晋升副教授。1982年3月,因在北京建设第二所冶金高校的需要,经两校组织协商和冶金工业部(简称冶金部)批准,沈久珩奉调北京冶金机电学院(今北方工业大学),先后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机械系主任兼冶金机械学科主任、机械工程计测研究所所长及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系统北方设备测试与诊断中心负责人。

主要成就

沈久珩1957年就开始从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和冶金设备测诊研究。从教40余年。在冶金高校中率先开设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主编了第一本统编教材,开辟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方向,举办技术培训班。主持轧机测试中心及北方设备测诊中心工作,对冶金企业的百余台设备进行了工程测诊,解决多项生产关键和工程科技难题。他主讲过轧钢机械主要设备、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轧钢设备测试研究方法及冶金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等课程。指导了9届硕士研究生,主编、合编、合译著作5本,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80余篇。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9项,全国发明展金奖4项。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84年及1989年先后被选为北京市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劳动模范。他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府有色金属工业组首届顾问。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沈久珩-成就

冶金设备测诊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以提高现有冶金设备效能为目标的冶金设备测诊研究,是20 世纪50年代兴起的高新科技,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1957年初沈久珩就成为冶金高校中第一个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为基本手段,研究冶金设备的科研组轧机测试的核心成员,开展了研究工作。在冶金机械实验室的建设中,他主持和参加了作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科研实验基地的电测室的建设。1959年,沈久珩与太原钢铁公司合作,利用科研组研制的电阻应变仪和传感器,对引进的1000毫米初轧机进行了大规模工程测试首次获得成功,其成果在首届全国初轧会议上发表后,引起冶金系统同行的重视,起到了示范作用并推动了该工作的开展。

1960年,冶金部在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建立全国轧机测试中心,使冶金设备测诊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有政府部门领导支持、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密切结合的新阶段。当年,沈久珩与其同事合著了《电阻应变仪及其在轧机测定中的应用》专著。1962 年,受冶金部委托为全国冶金系统举办了首届轧机测试培训班,并与鞍山钢铁公司(简称鞍钢)、武汉钢铁公司及上海冶金局合作,作为培训班结业实践环节,对鞍钢半连续轧钢厂的两套机组进行了大规模工程测试研究,有数十个重点冶金企业的学员通过培训结业。类似的培训班举办5次,培养了国内首批从事冶金设备测诊研究的企业技术骨干,使这一新兴学科得到有效传播和普及,1963 年以后,在沈久珩的主持下,轧机测试中心的工作进入了加强工程实践、扩大应用效果的新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冶金设备测诊研究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造成设备故障激增、生产效能急降的损失。为此,冶金部于1972年专门下达了关于加强轧钢设备测压工作的通知,使冶金设备测试研究工作有了恢复和加强的转机。

培养人才

1975年以后,开始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二是强化工程实践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在人才培养方面,除继续为企业举办培训班外,在1959年已将冶金设备测诊研究引入教学的基础上,又在冶金类高等学校率先设置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新课程和《轧钢设备力能参数测试研究》的研究生方向,主编了冶金高校首本《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统编教材,指导了9届硕士研究生,并为东北重机学院(今燕山大学)、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江西冶金学院(今南方冶金学院)等院校代培了进修教师。1982年奉调北方工业大学后,又建成了机械工程计测研究所和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委建的北方设备测诊中心。沈久珩还兼任了负责有色冶金系统设备测诊技术工作的中国有色冶金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和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有力地推动了设备测诊研究工作的开展。

沈久珩不仅在冶金设备测诊研究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引入和起步作出努力,而且在队伍、学术、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及工程应用等诸方面都为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多项测试技术的开发者

沈久珩在长期冶金设备测诊研究中,有不少既无先例可循又无现成方法可依的研究对象,是依靠自身的创新实践解决的。除有数十项属国内首次实践成功外,还提出和拟订了多项受试目标的工程测试技术和方法,例如:1962年至1980年,拟订了轧机机座弹性模数(刚度)的压靠法、辊间力源法和轧制法等多种工程测试方法;1975年,拟订了大位移的弹性—刚性组合传感器测试方法;1976年,拟订了悬臂矫直机辊轴悬臂刚度的测试方法、多辊矫直机矫直力系和矫直力分量的分割单元测量原理和方法、大断面工件多点动态弹塑性矫直应变在线追随测试方法和全淬重轨矫直残余应力测定方法;1979年,拟订了板带轧机压下装置随机辊缝指示精度的在线分角校准方法、大型万向接轴关节叉扁头危险应力的测试方法和机架立柱电渣焊缝应力的检测方法;1980年,拟订了附着式大力传感器的专用校准方法;1982年至1983年,拟订了大冲击轧机轧制力的双感并联快速自标接替的测试方法、变径孔型轧辊轧制中咬入半径的动态随机测试方法、轧机主传动系统分轴段及弹性联轴器扭转刚度的测试方法、具有复合运动的机件冲击力的有线传输测试方法和轧机主传动系统安全销折断载荷的在线落锤加载测试方法;1989年至1994年,拟订了板带轧机轧辊轴向力的测试方法、轧辊止推轴承偏载力矩的测试方法和工作辊偏移水平力的测试方法;1998年拟订了重载链条内撑式拉力检测方法并设计了低位可移内撑式重载链条专用拉力试验机等。上述方法都在相关的工程科技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有些内容亦被有关著作引用。

沈久珩-简历

1931年1月16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52~1956年 在北京钢铁学院机械系冶金机械专业学习。

1957~1982年 任北京钢铁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副所长、系副主任。

1982年~ 任北方工业大学研究所所长、系主任、教授。

沈久珩-主要论著

1 孙一康,沈久珩,刘宏才,等.电阻应变仪及其在轧机测定中的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60

2 汪家才,王祖城,沈久珩,等.轧钢机力参数计算理论.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3 沈久珩.轧钢机械主要设备.北京:北京钢铁学院,1975

4 沈久珩.1300八辊轨梁矫直机矫直力测定研究.重型机械,1978(2)

5 沈久珩,林鹤.1000吨浮动轴钢坯剪切机力能参数和机架振动的测试分析.重型机械,1980(7)

6 沈久珩,平鹏,洪永青,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

7 沈久珩.辊式矫直机辊组矫直力系和矫直力分量的分割单元测量原理及其工程应用.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6(1)

8 沈久珩,吴晚云,吴伯农,等.回转窑承托系统运行工况的工程测试及超静定载荷的状态分析.有色设备,1991(5):101~108

9 Shen Jiuheng,Ma Lidan,Wu Wanyun et al.Mechanical Analysis On Deviation Load Failure of Indeterminate Equal-Strength Structural Member Group ICFAP’95.1995(6):134~13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