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家庄 |
释义 | 个人简历沈家庄(1946.11.—)字子庄,号竹窗,文学博士,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湖南洪江。196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湘潭大学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理事,广西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华词学》编委,《中国韵文学刊》编委。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主讲课程:中国文学史(唐宋、宋元)、宋代作家专题研究(本科);宋词研究(本科选修、研究生);诗词写作(选修);词学、宋词文化学、词话与词学理论等(博士研究生课程)。 成长经历沈家庄自从1979年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以来,他悉心于中国文学史研究。首先偏重作家作品研究,注重义理、考据、辞章之学。1981年于《湘潭大学学报》发表《思精神远 晚唐独步——杜牧七绝散论》;参加注释杜荀鹤《唐风集》。认识到汉学基础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者的必修课。后来参加整理《曾国藩全集·诗文》得到一次扎实的校勘学、训诂学、考据学的实践锻炼。在进行古籍整理的同时,将曾国藩与洪秀全进行比较研究,在《光明日报》《史学》专栏发表《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的论文。同时,研究老子《道德经》,发表《老子“无为”辨》的论文。认为:中国文学研究者必须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必须具备文、史、哲的厚实根柢,先求历史文化知识的广搏,尔后才能精专有为。 沈家庄教授在注意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全面观照、重点学习的同时,密切注视当代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特点。1986年写出《试论近十年的韵文学研究现状与趋势》一文,认为,新时期十年,韵文(诗、词、曲、赋)研究领域(包括整个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无论研究方向还是方法,都有大的突破,研究者们摆脱了狭隘的思维定势,接受外来影响,鉴借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既有的研究格局.文章和专着缜密的科学性加强了.研究的深度、课题的穿透力、包容性和开掘性提高了。并总结出当时中国文学研究的七个特征:1、从单纯社会政治学的研究转为注重美学、艺术学的研究;2、从文学工具论研究转为文学本体论研究;3、从单向单层次研究转为多视角多层面研究;4、从孤立研究转为比较研究;5、从中观、微观研究转为宏观研究;6、新方法论热方兴未艾;7、古籍整理出版及集注本、选注本的出版发行量增大,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发展与深入提供了物质材料保证.文章在总结每个特征的成绩时都辨证地分析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对该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亦作出预测:新方法热会继续成为人们研究中国文学的兴奋中心,五年后则会出现落潮,人们将把研究的触角更多地深入到作家的心灵的、情感的、社会文化的对象;心理学、现象学的研究将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语义学的和阐释学的研究将会拾头;人们会将更多的兴趣放在对中国文学美学内涵和美文实质的探究;并关注文学体式的演变嬗递线索,找出中国古代文体各自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层面加以考察,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至高点上,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并预计电子计算机将进入韵文研究,尤其是对作品意象系统和用韵系统及作家习惯用语的探讨,计算机将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敏锐和准确,计算机统计与考据及辨误结合起来,将把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文章还预测,考据、辞章、义理之学的复兴,将在新的层面上革除目前研究中的浮浅、租疏之弊。 沈家庄教授于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偏重于唐宋文学;于唐宋文学中,偏重于词学研究.目前的研究视阈注重词体发生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探究与考索。在词学上,师承夏承焘教授和唐圭璋教授,并自觉接受龙榆生、刘永济、施蛰存等词坛宿彦的影响。首肯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观点接近常州词派论词美学范畴和基本倾向,立意对目前通行的几种词学体系之建构理出各自线索,寻释其立论宗旨,并陈述、阐释一家之见。认为,研究古代文学现象(包括文体发生演变、作品遗存、作家生平思想及创作实践活动、流派风格、作品流播传承、理论与批评等)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学术课题,文学发展演变的动因是与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机制的各个部件紧密相联系的。从“文学是人学”的基本命题出发,文学研究,就不能仅从社会政治学、史学和哲学的视角切入,还应该更多地从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公共关系学、语义学、心理学、生理生态学……等各个层面作综合研究、打通研究。即是说,凡是作为社会个体“人”之所能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角落,都与“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欲揭示文学自身发展的内部规律,必须以人类文化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各个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尤其在文体变革,文风改变时期更是这样。不能简单地将朝代更迭视作文学史分期的依据,更不能以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学派的文学观念和理论作为今天评价古代文学家及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 沈家庄教授认为:文学是世界的、全人类的精神成果。文学研究者只有把自己摆在人类文化的历史背景上和现实世界的经纬上,才能有独到的、科学的识见,才能对中国的文学现象作全景观的、系统性的直觉和理性把握。当然,中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则是民族的,我们的审美原则和美学好尚亦是民族化的。我们尽管要接受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域和民族关于文学研究的进步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但坚持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则是我们宇宙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我们的立足依据,始终是民族的文化土壤。 主要著作《宋词的文化定位》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竹窗簃词学论稿》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2000年12月第二版。 《宋词三百首》新注今析 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2001年第6次印刷;《宋词三百首》图文本,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4年2月,第二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独著)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成语故事》(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语文教学新思维》(主编)接力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传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1999年第6次印刷,2004年3月第二版。 《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传奇》(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1999年第6次印刷,2004年3月第二版。 《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论文代表作曲子词盛于宋代的文学史意义《词学》第25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第1版。论宋词的羁旅行役 《词学》第23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1版。 宋人的词体审美观念之重新审视——美学视阈中的宋词形态研究之一《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02期 修复宋诗发展史研究中缺失的一个链接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四期 总第51期 一部厚重的诗话文献(论文) 《200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书号;ISBN 978-7-5613-1833-1心血浇灌牡丹红——沈丰英昆曲表演艺术魅力及成因初探《中国戏剧》2008年第1期 总第608期 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李清照 北京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2007年第11期。 欧阳修的“太守之乐” 《光明日报》《文学遗产》2007.8.31.第11版 粤西词人群体研究导论 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二期 总第41期 苏轼“词似诗”新论 《光明日报》2005.11.18.第7版《文学遗产》专栏。 宋代三位女性词人文化心态新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4.第42卷,第2期 论清真词的叙事性 第三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10. 词别是一家 《光明日报》,2003年10.8.《文学遗产》专栏。 宋词所表现的宋代女性观念之历史文化审视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宋代词话的审美范畴 韩国《诗话学》2001年第三、四辑合刊。 宋词文体特征的文化阐释《文学评论》1998第四期。 宋代文化观念嬗变与宋词繁荣 台湾《中国文化月》199811月号。 文化定位—-宋词研究的新构想 台湾《宋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第四辑。 论放翁气象《文学遗产》1999第二期。 章太炎文学思想论略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999《章太炎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思精神远晚唐独步——杜牧七绝散论 《湘潭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读《唐诗评选》蠡测王船山唐诗研究的特征《船山学报》1984年第2期。 桔树·暮年·南枝之思——庾信《枯树赋》新探 清真词艺术论《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11月增刊《语言文学论集》 清真词风格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版《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四辑] 论清真词沉郁词风的形成与演变《湘潭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本文获全国首届夏承焘词学奖论文二等奖 王国维“意境”说我见《湘潭大学学报》1986年增刊《中国古典文学论集》 试论近十年韵文学研究现状与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研究动态》1987年第3期 老子“无为”辨《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文摘报》1986年6月5日 中国诗体嬗递规律论略《文学评论丛刊》[31辑] 1989年3月第1版 王观求异创作心理评鉴《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本文获199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奖 中国文化性质与渊源 蓝天出版社1990年6月第l版《文化园》 膘胧迷离 一往情深 《名作欣赏》1991年第2期 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说刍论 齐鲁书社1991年5月第l版《李清照学术研究论文集》 当代诗词的困惑《诗词报》1991年第22期 《桂海诗刊》1991年12月第3期全文转载. 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研究浅尝《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曾国藩研究论文集》 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光明日报》1987年8月5日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学研究》 荣誉文心·史识·哲思 《文学遗产》1992年第2期。 学术成果获奖: 1、 《中国诗体嬗递规律论略》1990年8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 2、 《论清真词沉郁词风的形成与演变》1991年11月获“首届夏承焘词学奖”论文二等奖. 3、 参加副主编的《中国古代诗话词话辞典》1994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二等;1993年获广西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4、 专着《竹窗簃词学论稿》于1996年获广西师范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暨广西高教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第三届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 5、 《宋词三百首今析新注》于1997年获广西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杭州大学“董氏基金”科研成果二等奖; 6、 论文《宋词文体特征的文化阐释》1999年获广西高教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 《王观求异创作心理评鉴》1991年获广西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 《论稼轩词的文化意识》1993年获广西文学学会论文一等奖。 9、《宋词的文化定位》2006年获中南五省优秀社科图书奖;2007年获桂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0、《宋词文化与文学新视野》2008年获“第四届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 11、论文《粤西词人群体研究导论》2008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