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沈从歧
释义

沈从歧,男,1940年11月出生,浙江省丽水市人,“天下第一刀”制作人与专利权人,现为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

人生经历(制作天下第一刀之前)

解放后沈从歧被人民政府保送入学,后加入公安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侦察战士。在部队上,他刻苦掌握军事技能的同时,带头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年领一双解放鞋,9年领一双皮鞋、一条被子;为了节约能源,他曾创造性地用半公斤干柴烧沸13.2公斤水,原来烧9个大酒锅需干柴2250公斤改造为仅烧225公斤;为了养好连队的猪,他把床搬到猪圈,认真照顾产崽的种猪,一年养了24头猪,每头猪都养得又肥又大,解决了连队吃肉难的问题,受到当时浙江省委书记江华的称赞。1963年,沈从歧光荣地出席了“全军优秀共青团员”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贺龙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座谈会上,当国家主席刘少奇听了他的事迹后,拉着他的手勉励道:“好好为人民服务!”并送给他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退伍后到浙江庆元中山帽厂任厂长

在沈从歧的主持下,凭着精良的工艺与严格的管理,生产出的木纤维军用凉盔帽经国防工业专家认定,可防红、紫外线辐射,隔热率达85.4%以上,浸水21小时不渗透、不变形。1993年3月,木纤维军用凉盔帽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此帽装备施工部队后,受到军委领导的表扬和官兵的欢迎,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此摄制了记录片《老区新花————前进中的庆元中山帽厂》。

主要业绩成就

80年代研制成功木纤维安全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专利,并成立中山帽厂,任厂长兼党委书记1992年接总参任务研制三军仪仗指挥刀。前后设计五套图纸,七制样刀, 10次送审上京。

1992年9月6日经当时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国防部长迟浩田、总参谋长张万年及三总部首长、军事科学院专家审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指挥刀。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1992年10月1日起,三军仪仗队执行队长和分队长佩带指挥刀。1993年5月24日,仪仗刀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以珍贵文物收藏,誉为“振国威、壮军威的天下第一刀。”1993年10月1日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升旗仪式正式启用指挥刀。1997年香港回归、50周年大阅兵、1999年澳门回归,三军仪仗队升旗仪式指挥刀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天下第一刀”。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威武文明,壮我军威”。三军仪仗刀的诞生,翻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事业崭新的一页,并永载我军史册,它是一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威、军威的宝刀,并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优秀专利。

受命制作“天下第一刀”

受命铸宝刀

1991年6月,中央军委指示:要制造出中国军队自己的现代化仪仗指挥刀,结束中国有仪仗队而无仪仗刀的历史,以壮军威国威。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反复研究了许多国家仪仗指挥刀的特长,结合中国国情、军情和民族特点,设计出3种礼仪指挥刀的图纸样稿。但全国10余家知名的刀剑制造厂,都因其设计的特殊性、工艺的复杂性、要求的严格性而不敢承接。

此时,一位领导想到了著名铸剑大师沈广隆的后人,与研究所有多年合作关系的老兵沈从岐。他曾经在亚运会期间制作了600把中山宝剑赠送给外宾,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马上与他联系。沈从岐二话没说,在生产三军仪仗指挥刀的协议书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艰辛铸刀路

凭着对共和国的忠诚和对铸造刀剑的独特见解,沈从岐踏上了艰辛铸刀路。沈从岐认为,无论作为兵器,还是工艺品,刀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一种民族精神。于是,他大胆构想铸刀的每个细节、每个步骤。前期试制没有资金,就拿出全家的积蓄和国家落实政策给他补发的全部工资;没有制作经验,就四处取经,奔波于大江南北制作刀具的厂家,连新疆、内蒙古等一些生产少数民族专用刀具的厂家也一一拜访。

沈从岐带领员工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样刀一次次送京审检,一次次被专家和领导打回;一次次修改方案,一次次完善铸造工艺。1992年7月,沈从岐亲自带着样刀进京审验,路上遇到山洪,长途客车被困的一天一夜里,他抱着样刀连眼都没敢合。赶到杭州机场时,他竟晕倒在台阶上。

虽然,这次审验仍没达到领导和专家的要求,但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而且这半步是在刀鞘和刀柄上。刀鞘是金属的,上面有一条中华龙图案,由于制造时是用翻砂工艺,在打磨抛光上漆后,龙纹便不再像原来那样清晰。当他得知在龙泉的深山里有一位隐世多年的铸剑大师,最拿手的就是在金属上雕刻图纹,便不顾8月似火的骄阳,捧刀揣图,翻山越岭,寻访这位握有绝世技艺的老人。在老人的茅棚里,沈从岐含泪说明来意,深鞠三躬,双手递上图纸、刀具。大师抚刀观图,而后详细地给他讲解了在金属上雕刻图纹的工艺方法,沈从岐茅塞顿开。

铸刀终成功

1992年9月第十次送检时,三军仪仗指挥刀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造型、深厚的寓意,折服了在场的全体评委。笔直坚韧的刀形,象征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力量;如展翅凤凰的护手,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侧看又似昂首挺胸的和平鸽,体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与人友好共同发展的心态;刀手柄顶部的大红宝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而环绕四周的34颗小宝石则代表中国包括台湾在内的32个省自治区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整个刀体共有56颗宝石,象征56个民族;刀鞘上雕刻的9条腾飞巨龙与万里长城,象征九州大地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当时的国家和中央军委领导人集中审议通过宝刀验收时,十分高兴,认为此刀从里到外,工艺精湛,图腾典雅,包容了多种文化内涵,寓意深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军威国威,命名其为“天下第一刀”。自此,中国军队首次拥有了礼仪指挥刀。沈从岐也作为“天下第一刀”的制作人与专利权人,与宝刀一起载入中国军队光辉史册。

“天下第一刀”诞生12年来,伴随着国家领导人迎接外国元首及政府要员1000余次,见证了港澳回归、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等重大历史时刻。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沈从岐希望他研制的仪仗指挥刀能够早日见证两岸统一。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他还将向中国奥组委捐赠一把“天下第一刀”。

军委副主席迟浩田把剑称奇,挥笔题词:“中山宝剑,名扬四海”。三军仪仗队制旗敬赠中三宝剑厂:“振国威壮军威的天下第一刀”。军事博物馆热情赞誉:“锋冠宇宙,刃绝莫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