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深圳山寨公交 |
释义 | 山寨公交是指不具有公交线路营运资质的“黑大巴”冒充公交车。2010年9月16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经市联合整治非法营运领导小组决定,市交委将会同公安交警、区政府、街道办、三家公交企业,启动重点针对“山寨公交”的公交营运市场百日专项整治行动。 危害深圳部分城区“山寨公交”泛滥,这些仿冒正规公交运营的车辆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存在随意提价、中途甩客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执法部门虽一再查处,但屡禁不绝。 深圳“山寨公交”与近年来其他城市屡禁不止的“黑摩的”、“黑出租”等极为相似,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山寨公交”主要活跃于上下班高峰期,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场所或正规公交没有覆盖的城乡接合部等地段。可以说,正是由于正规公交运力欠缺、线路设置不合理、覆盖不完善等原因,无法充分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从而为“山寨公交”提供了存活土壤。 黑幕山寨公交猖獗的背后,表面上仅是正规公交运力不足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打击不力的问题,实际上背后还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与利益纠葛。采访中,绝大部分正规运输公司的管理人员都不愿或不敢对山寨公交猖獗的原因发表任何意见,有关业内人士在记者承诺不公开他们身份的前提下接受了采访,透露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内幕。 黑幕一:线路挂靠承包遗祸根 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关内”的公交覆盖率有保证,线路多是国营单位或大企业在运营,管理比较规范,但“关外”的公交相当数量是私营小企业在投资、运营,很多线路被私人承包了,只是交点管理费挂靠在企业名下,从买车到招人都是私人老板一手包揽,有些还几经转包,谈不上管理。前几年一到节假日,公交车乱涨价的情况就格外突出,多数就是这些线路。 这些车除了乱提票价外,跑的线路也不规范,“窜线”、“变线”更是家常便饭,专往繁华线路钻。为了省下税费等方面的开支,一些线路只开几辆正规公交车,然后克隆自己的车牌,分开停放、对开,自己山寨自己的情况绝非个案。 正规公交线路挂靠、承包引发的乱象扰乱了客运市场,加上擅提票价、利润比较可观,山寨公交一举乘虚而入,一路攻城略地,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的情况下,很快形成了气候。 黑幕二:追求利润最大化影响运力投放 公交运力不足是很多人为山寨公交猖獗进行开脱的说辞。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公交运力不足与其称是说辞不如说是托辞,因为山寨公交活跃的区域,都是客流量高的线路,利润是有保证的,但一些公交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忽视公共服务需求,不愿大量投放运力,人为制造了运力相对紧张的局面。 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现有运力的确难以满足高峰期的要求,但如果投放太多的运力,平时这些车就赚不到钱,降低了利润率,影响了考核指标。此外,企业有一些线路不怎么赚钱,需要高利润的其他线路来帮补一下,所以在追加运力上,企业有所顾忌。 黑幕三:想请人查车先请人喝茶 一家运输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山寨公交的问题直接冲击了正规企业的利益,企业在向行业主管部门反映时,表面上都能得到积极的反应,组织一次统一的执法行动,但这种力度远远不够,当天的执法结束后,就没有下文了。有时执法也就是轰赶霸占站台的山寨公交,要求非法经营者拆下线路牌,执法近于走形式,如果不扣车、罚款,根本起不到任何震慑作用。 有市民反映,2010年9月13日,运政人员就在龙华汽车站附近查山寨868,也就是呵斥山寨公交司机拆下线路牌开走就算完事了。10多分钟后,运政人员一走,这些山寨公交就又出来折腾了。 据正规公交企业反映,除了市里面或市交委安排的统一执法行动外,企业要想请有关执法人员来查车,很难直接请得动人家,人家肯赏脸喝茶再查车就算是给面子了。 黑幕四:部分山寨公交有保护伞 一位在深圳承包经营某条线路多年的老板告诉记者,他早年看中这条线路的发展潜力,以较低的价格将线路经营权承包下来,每年至少有上百万元的纯利润,他也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车辆,加强运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客流。但就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有人跟他打招呼,暗示他把线路的经营权转包给行业主管部门某领导的亲戚经营。考虑到合同还没到期,这位老板没有同意转包,结果很快这条线路上就有一大批山寨公交出现,数量比正规车要多。正规公交只敢进站上落客,山寨公交则在路边随叫随停,抢走了大部分客源。 该老板向相关部门投诉,但这些山寨公交只要执法人员一来就藏了起来,执法人员一走就重新上路,从没扣下一辆车。而他的车辆却接二连三在路上被黑衣人砸烂玻璃、司机也被打伤。迫于种种压力,该老板被迫低价将线路的经营权转包给指定人员。这位老板称,市面上不少跑中长途的山寨公交大巴,要么涉黑难查,要么有关系网难扣车。 整治四方联动打击山寨公交 山寨公交车一经曝光,深圳市交通运输委立即行动,连夜查处黑公交。深圳交通运输委从今日起正式启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由辖区交通运输局统筹协调,公安交警、街道办、企业人员四方联动,采取“主动出击、实时巡查”策略,进一步加大路面执法强度和力度,对全市进行“网格化、坐标化”管理。据悉,三家公交企业分别成立“协查队”,主动排查,加强举报,协助查处,必要时安排应急运力转运被查处“山寨大巴”的乘客。 据悉,全市将设置8个“山寨公交”打击点,并在打击点附近部署8个机动巡查整治小组,形成联合打击的高压态势。8个打击点和8个机动巡查整治小组整治时间从每天早晨7时至当天晚上9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