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娜·卡列宁娜》
释义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主要内容提要]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跷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安娜是一个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当她还不懂得爱情时,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的政府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平静而无聊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愈来愈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她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能爱卡列宁。当她与弗隆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两人结合了。然而这种结合却没有给安娜带来真正的幸福和片刻的宁静。因为,她所受的贵族生活方式所赋予她的上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她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使她陷入了一种即渴望爱情又深怀负罪感的内心矛盾中,她变得多疑,人格分裂,随着弗隆斯基对她的厌倦和冷漠,她终于失去了一切寄托,精神崩溃,走上了卧轨自杀的绝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