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身份 |
释义 | 1 汉语词语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米兰·昆德拉的著作《身份》。 ◎ 汉语词语1.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相关文献: 《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份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2.指身价。 相关文献: 刘澍德 《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3.模样;姿态;架势。 相关文献: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狲。甚娘身份!”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份,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 高老先生 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份,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 4.指手段;本领。 相关文献: 《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 ﹞把那打虎的身份拳脚,细说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张铁臂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份来。” 5.行为,勾当。 相关文献: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闲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份。” 6.质地,质量。 相关文献: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 杭州 织来的花样身份更强十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份有限。”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 顾天成 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份还很厚实的 嘉定 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7.身体。 《老新闻——民国旧事(1916-1919)》第54页:“始由张知事查获,将该尸身份装运来鄂,业经验明其受五弹,刀伤如鳞。” ◎ 相关制度◎ 概述传统中国是个讲究身份的国度,成员的生存资源主要依据身份及身份之间的关系而配置; 中国古代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身份制社会,这种身份制度主要体现在君权.父权和夫权上。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之间是一种绝对的人身支配关系,无任何的平等可言,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直到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康梁变法、“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开始解冻古老的中国身份制冰山;及 至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身份制受到更强烈的震撼,身份的解放出 现了一个大的跃迁。但是,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迁并不是相当彻底,多半是结构性的。旧的 制度解体,而伴随着该制度一起发展持续的观念并没有随着制度的解体而消失。那些几千年 沉淀下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以习俗道德为基础的惯性思维倾向和行为倾向,已经制度化, 具有较强的张力,辐射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其中的社会 成员形成的相应于所在制度的价值观念是那样根深蒂固,不易离去。其意识结构中会对应地 建立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在他们各自的具体活动的情境中左右其行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 面,由于中国身份制长时间持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作为一种文化的结构部分被 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当现代的中国人,遵照现代制度行事时,总是带有身份制的行为倾向, 或者要做的行为与这种身份制不符、有冲突时,行为主体会产生心理不适,我们把这种行为 倾向和心理不适叫做“身份情结”。 ◎ 身份制身份制是个新的概念,其中的“制”,显然就是制度之意。据《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定义 ,制度(institution)或制度化的模式(patterns of institutionslization)可以定义为, 解决社会中一些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的或者使社会有秩序生活的(行为)制约准则。 这可能是比较接近制度的初始涵义的解释。其中说的“准则”经社会化过程习得, 以观 念的形态储存在社会成员的意识结构中,指导行为;使外显的行为程序化。 这里“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是人类社群的生活实践所认定的,它因不同地域的生态环 境和生活习性而有差异。这样形成了不同民族社区各自不同的制度或制度化模式。中国身份 制就是在中国社会,人们长期生活实践,处理中国社会中人们长期反复出现的基本问题形成 的行为制约准则。 ◎ 含义中国身份制通常有以下几层含义: ①身份的本身意义。指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社会最 初身份只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 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籍;年龄;辈分;性别 ;职务;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 。 ②与他人的关系定位。与对方处于什么关系,如雇员和雇主的关系、父子关系和同事关系 等。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纵向的关 系和横向的关系,前者是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后者是平行关系,如兄弟 姐妹关系、朋友关系等。 ③相关身份观念的行为规则。如何与他人相处,是指所确定的身份 关系中相应的行为准则。如君臣关系的行为规则、父子关系的行为规则等。还有比如内部人与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的定位及行 为规则。 ④阶序意识。 指资历、资格、等级级别等。“阶序”是一种比“身份、地位”更细 致的区分,他不仅存在 于不同地位的人之间,在相同身份、地位的人之间,也依据一定标准形成精细 的等级阶序。? ◎ 特征第一,在身份社会,人们将身份视为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在身份社会,身份成为确定人们地位.权利大小.义务多少的根本标准。身份的本质就是讲究差别.亲疏.尊卑.贵贱,因而身份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分水岭,人与人之间一切差别的总根源。 第二,身份等级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破坏社会和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是精神的动物世界,是被分裂的人类世界,在封建社会这种身份社会里,人像动物一样也按纲.目.科.属.种来分类,等级森严。 第三,身份社会是一个背离法治的“人治”社会。身份社会处处讲究身份,其目的在于拔高少数有身份的人,而贬低绝大多数无身份的人,身份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表现,也是维护人与人之间不平等最有力的工具。 第四,身份社会奉行唯心的宿命论。“官恒为官,民恒为民”。 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制度,中国人的社会化环境大都在浓重的身份观念下完成的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他们从小受到严格而特殊 的身份教化训练,(比如,当子女稍懂事的时候,就告诉了有关亲属结构中的亲属称谓及其 相应的行为规则;成人后告诉在外面做事如何与人交往的身份规则)获得强烈而持久的身份 伦理生活经验,终于养成敏感而固执的身份意识。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的组织生活不论是 在家族中的身份伦理生活,还是在社会上身份伦理生活所获得的经验,经常是强调身份规则 ,甚至认为讲究身份规则是“天理所然”。这些身份伦理规则在个 体成员中形成的身份制便成为中国人诠释、理解及组构一切组织生活的基本依据,并实践在 广泛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说,身份社会中的规范,多少年来规约中国人的行为,从中, 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中形成了有关身份是重要的,讲究身份是对的价值观念。?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社会结构及运作的基本单位是身份的而不是个人的。在日常生活中,传 统中国人几乎一切都是以身份为重。更明白地说,是身份生存重于个人的生理生存,身份荣 辱重于其他荣辱,身份价值重于个人其他发展,身份目标重于个人其他目标。身份不但成为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及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甚至也成为人生价值观的主导因素 。 ◎ 相关文化◎ 简介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 重要的道德行为 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使其中的成员形成了上述的价值取向 ,同时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即使它的生产者——制度开始解体,但这个 深深的情结却长时间地持续在人们的意识结构中,不易开启。 所以,中国人对身份特别敏感,可谓“谈身份色变”。身份制度的意识形态多少年来控制着 中国社会的秩序,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结构部分,并作为中国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代一 代地传递着、强化着,似乎已经成为天经地义。成为社会化基本内容的东西,成人后就会深 刻在个体的潜意识之中,在支配该个体的行为时,多半是不自觉的。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内容 ,在外在情景激活为行为取向时,会不自觉地出现对应的行为反应。这些潜意识内容越是在 个体早期形成和强化,其连带个体情绪的程度就越强。个体顺应了潜意识的内容,个体会 表现出自然或愉快;如果外显行为与潜意识的内容不一致,则会出现不适或情绪不好的变化 。 身份情结(status complex)中的情结一词原本是精神分析学的概念,作为一般意义上使用情 结一词,最先出现在荣格(Jung.C.G.)的文献里。在20世纪初,他在进行言语联想的考察中 发 现,由于情感因素联想会出现显著的延迟,这种不服从意识控制的过程妨碍着联想正 常进行;并且认为在潜意识中,存在以一定情感为中心集结着相关的心理内容的心理过程现 象。他把这种现象称作“因情感而集结成的(在潜意识中)复合体”。以后就略称为“情结” 。 日常生活中当潜意识活动强度高于有意识的强度时,这种“情结”作用强 势地控制着人的行为。比如行为有焦虑伴随时,更容易出现情结的作用。其实情结这个 人类心理活动现象早已有之。 情结的一般涵义是指: ①一组与单一活动 (如狩猎)、过程(如古人使用一个打火石打火)或文化要素相关的文化特征。 ②一组被压抑的 渴望和记忆,它对个体人格有较强的控制作用。 身份情结是围绕着与身份相关的行为文化特征,具体表现在所属文化成员的日常心理活动和 外显行为倾向上。它只是表现在民族文化特征较强的人的行为习惯倾向上,从而形成民族性 格 的特殊要素。这里只是借用情结这一深层心理学术语,来说明一种社会文化的心理现象。 ◎ 主要内容中国人身份情结的主要内容有: 名号;名分与面子;阶序和差序;谦卑;主仆。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①功名情结。 长期的身份制强化,使中国人的内心认为只有达到高的身份地位才 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和最大需求,而求得好的功名正是有了高的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为此 可以大的代价和辛苦作牺牲,并认为这是一个人向上进取的标志,否则被认为没有出息。他 们长 期尝受低下身份在社会中受蔑视、凌辱,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够身居高位身份。 但现实中多数人尚不能一步踏进理想的高身份地位,心理产生一种浮躁和焦虑。 我们把这种心态也看作是身份情结的一种表现。这些人与积极进取、完善个体社会价值的人 不同。后者已经分化了成就动机,也就是说,并不把功名利禄作为惟一的人生追求,不是为 功名而做、为功名而生活,而是在于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或职业。 ②执迷名号及称谓。 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事情上,即使在利害关系上吃了亏,也要求得名分而不能 弃之。这里的名分是指身份名号本身和附着上面的规则及其符号资源。比如在同一组织 中,假如原来是自己属下的人,现在与自己同一级别称谓或比自己还要高,其内心很不舒 服 ,说话办事心里都觉得别扭。所以,在社会上或组织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大都非常担心 和在 意自己的身份或名分的得失。有些家长有时从理性上考虑,自己做得不对,子女做得的是 对的 ,但是由于一种面子心态,就是不承认自己做错了。因为自己是长辈,长辈即使做错了,在 子女面前也是对的,这样矛盾的心态形成的行为倾向我们可以看作是身份情结的一种表现。 ③惟恐别人瞧不起自己。 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指出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言行)往往认 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如惟恐别人说自己的家 庭出身是社会低层;恐惧别人看自己贫穷;穿着不是为干净、舒适、自己喜欢,而主要是为 “体面”或显示身份——不让别人瞧不起。 ④谦恭或谦卑意识。 中国人见到比自己高位身 份者的“阿谀奉承”表现,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⑤看重身份关系中的阶序意识。 是非、 原则位于次之。身份情结中的阶序意识更为普遍,身处身份制社会,成员在沟通交往过程中 ,总要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好按身份规则行事,好知道如何与对方说话办事)。 ⑥身份压力。 长期的封建身份制度强化的结果,使中国人的内心有一种对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畏,各种 会议中尤其 工作会议,有高身份地位人在场,其他人均有压力;或者正开会时,突然有高身份地位者进 入,会议原有气氛中断,会议参与者的心理向度指向高身份者。 ⑦主仆情结。 阶序意识是 多 级的。而主仆意识是两极的。这是一种身份意识较突出的特征。持有主仆意识情结的人具有 两个特点:一是不能与人做平等的交往 ,二是主仆双重情结。见比自己高地位者“切换”为仆 人心理态势,服从与忍让、谦恭;见比自己地位低者马上“切换”为主人心理态势,强权、 役使他人、骄横等。 ⑧人际关系的定位。 中国人习惯上,与人交往中,在定位这个人是内部人与外人 、熟人与陌生人的同时,还要关键地定性此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或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 个行为倾向,而这个情结的另一方面更有其特点,中国人愿意与君子相交,但在日常生活中 往往又容易不知不觉地“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这确是一种既矛盾又复杂的心 态。 ? 在尝试性探讨了关于中国身份制和中国人的身份价值取向及身份情结后,我们发现,在现 实中国社会中,契约取向已经发生,但身份观念仍然很强。? 中国人有关身份价值取向和身份情结观念是传统身份制文化传递与社会发展的结晶;是在 中国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培育,在成年后形成的,是中国人家庭教养方式的结果。而中国人的 家 庭教养方式是由中国身份制的观念主要导向的结果。要想改变,一是变化教养方式;二是通 过改革制度变革社会观念体系。? ◎ 法律名词◎ 刑法中的身份概念 1.刑法中身份的概念重新界定为: 刑法中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个人人身方面的客观要素,它具体包括行为人的身份、刑事被害人的身份和行为对象人的身份三种,其中,既包括刑法明文规定的身份,也包括虽然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却对定罪、量刑有影响的身份,既包括自然人的身份,也包括单位的身份。 2.我国古代刑法中的身份分五个方面作了述评。 (1)基于生物学特征之身份。分年龄和疾病、妇女和孕妇两类进行了考究。(2)基于职务、职业之身份。(3)亲属身份。考察了亲属相犯、亲亲相隐、族诛与缘坐、亲属相奸等,并进行了比较分析。(4)社会等级身份。考察了等级特权和良贱相犯。(5)共同犯罪中的身份。 特征 1.刑法中身份的特征。总结为以下五个: (1)客观人身性。指刑法中的身份是一种能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人身方面客观存在的资格、关系、状态等标识性因素。 (2)有效性。指刑法中的身份必须是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客观人身方面的因素。 (3)针对性。指刑法中所有身份都是针对具体犯罪而言的,不针对任何犯罪的身份便不具有刑法上的意义,即对定罪量刑没有影响。 (4)相对性。指刑法中任何一种身份都是依赖与其对立的另一种身份而存在的,二者所起的作用正好相反。 (5)先在性。指除“孕妇”等身份外,刑法中绝大多数身份都形成于犯罪行为之前。 类型 2.刑法中身份的类型。 根据人在犯罪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将刑法中的身份分为三种,即行为人的身份、刑事被害人的身份和行为对象人的身份,其中后二者是交叉关系。并认为,自然身份与法定身份、积极身份与消极身份以及定罪身份与量刑身份三种传统分类法经修正后,各自都能容纳刑法中所有的身份,仍具有实践价值。 作用 3.刑法中身份的作用。 (1)规制作用。是指通过与一定身份有关并包含罪刑内容的刑法规范的制定和颁行,对具有该身份的人在实施与其身份相关的行为时形成的一种规范和制约。 (2)保障和保护作用。前者是指,某些身份的设置在限制国家刑罚权发动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具有一定身份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等合法权益。后者是指,某些身份的设置给社会中某些弱势群体以及某些担任重要职责的人员、执行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职能的单位等提供了特别保护。 (3)体现刑法平等原则。我国刑法中一定身份影响刑事责任有无和大小的规定是该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4)体现罪刑均衡原则。指一定身份的存在影响一定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大小,并进而影响其刑罚的轻重有无。 (5)定罪作用。包括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作用。 (6)量刑作用。分为三种情况:①既不影响犯罪的性质,也不影响犯罪的危害性程度,但有时却影响刑罚的轻重。②不影响犯罪的性质,但影响犯罪的危害性程度,并进而影响刑罚的轻重有无。③既影响犯罪的性质,又影响犯罪的危害性程度,并进而影响刑罚的轻重。 定罪量刑 1.行为人自然身份与定罪量刑。 (1)基于生物学特征之行为人身份。探讨了与年龄、精神状态、疾病和性别有关的身份、“孕妇”身份等。重点研究了“高龄”老人和聋哑人的刑事责任问题,认为不能轻易将“高龄”作为从宽处罚的理由;只要聋哑人的责任能力不是明显地低于正常人,就不能因其“聋哑人”身份而予以从宽处罚。(2)基于血缘或婚姻的行为人亲属身份。认为我国刑法中虐待、遗弃二罪的行为人与被害人互为亲属,而我国台湾地区及其他国家刑法中虐待或遗弃犯罪行为人、被害人还包括亲属以外的人。对亲属相盗行为比较研究后认为,亲属身份对盗窃罪而言一般属于消极身份,且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等国刑法中亲属的范围比我国有关解释中亲属的范围要广。 2.行为人法定身份与定罪量刑。 (1)行为人法定身份的类型及作用。①此类身份分为职务身份、职业身份和其他身份三大类,均属积极身份。其中,职务身份最为重要,主要存在于贪贿型、侵权型和渎职型。 ◎ 民法中身份民法中的身份,又作身分,是主体在特定的关系所处的一种不可让与的地位或资格。如自然人因创作作品而发生的作者的身分,父母子女间的身分等。 ◎ 社会学名词一般分为:农民、工人、干部(含聘干)。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关的情况下还经常用到。 2 米兰·昆德拉小说◎ 内容提要十六七岁的时候,她特别喜欢一个隐喻;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听来的,还是从哪里读到的?没有关系。她想成为一种玫瑰香,一种四处扩散的香味,四处去征服。她希望就这样穿透所有男人,并通过男人,去拥抱整个世界。玫瑰四处扩散的香味:那是对艳遇的隐喻。这个隐喻在她即将成人之际开放,就像是对温柔地与男人混杂相处的浪漫许诺,对穿越所有男人之旅的邀请。可是,她天生又并非是一个常换情人的女人,这个朦胧的、抒情的梦,很快就在她宁静而幸福的婚姻中沉睡过去。 ◎ 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1929— )捷克小说家。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连出三版,印数惊人,每次都在几天内售馨。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后,《玩笑》被列为禁书。1975年移居法国后,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昆德拉还出版过三本论述小说艺术的文集,其中《小说的艺术》(1936)以及《被叛卖的遗嘱》(1993)在世界各地流传甚广。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语进行创作。但近年来,他开始尝试用法语写作,已出版了《缓慢》(1995)和《身份》(1997)两部小说。 ◎ 相关赏析《永远迷失着的身份,读昆德拉的<身份>》 尚塔尔有两张面孔,这不是昆德拉赋予的,昆德拉只是将她的状态更加清晰的呈现。昆德拉的书从不会让我失望,《身份》仍旧如此。 让-马克第一次无法辨认她的身份是在沙滩上,他把一个毫不相干的老妇人当成了尚塔尔,他马上被一种坏情绪包裹着。然后是他们那些奇特的情书,她的大姑子来访……让-马克一直迷失于尚塔尔的真实面孔,不管这是出于爱或者别的什么原因。 不仅如此,让-马克还迷失于自己的身份,他觉得自己和那个年轻的乞讨者同一身份。尤其当尚塔尔生气的说出他是安逸的乞讨者的时候,他完全迷失了自己的身份。 尚塔尔自己又何尝不迷失在身份的苦恼之中呢。大姑子的到访使她怀疑自己过去的软弱性格,简直让她无法想象,也许是她有一个母亲的身份的缘故。而与让-马克在一起,是她对那种身份的背叛,而这种背叛的结果是,她发现让-马克有可能有不止她一个的情人,并想摆脱她,那么她居于什么样的尴尬地位呢?于是她也处在身份的焦虑之中。 他们鬼使神差的上了同一列去往“伦敦”的火车,尚塔尔和她的同事们在一起,于是让-马克看到了一张别样的脸,不属于他所熟知的尚塔尔,他感到恐惧。“伦敦”那个任何人都可以失去身份的地方,他疯狂的寻找她,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名字也不被记起。她发现她是需要他的,至少如果他呼唤起她的名字,她才可以知道自己是谁。 自己的身份要在别人的眼中才能得到印证,仅凭自己你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谁。而让-马克那位将死的朋友F的价值是是什么?竟然是证明让-马克年轻的时候曾经是那样的,而让-马克从自己却无法考证。 身份,这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总要依附于别人存在。这不仅仅是尚塔尔和让-马克的恶梦,也是人这动物所共有的恶梦。这和萨特所说的他人是地狱有着质的共通。 《颠覆爱情—米兰·昆德拉〈身份〉》 1996年秋,米兰·昆德拉用法语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老少恋的爱情故事,一个极富启发力、又极具冲击力的爱情故事。而且还用了悬念——他一向极不注重的悬念,加之,他在行文时能沉得住、静得下,故事就极可读也极耐读了。 这就是他的小说《身份》。又是一个极富形而上意味的名字。 故事起因于诺曼底海滨。女主人公尚塔尔发现男人们不再回头看她了——对女人来讲,可能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事,莫过于此了。她痛苦而忧郁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情人让*马克。而让*马克在海滨寻找尚塔尔时,明明追撵上的是尚塔尔的背影,转过脸来看他的,却是一个陌生的老女人的脸 ,由此莫名其妙地怀疑,尚塔尔对他来说,不过是个幻觉。两个情人间心里都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故事由此进一步展开。让*马克为了不让尚塔尔再伤感,以一个崇拜者的身份给尚塔尔写情书,一而再再而三地写。尚塔尔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抑郁,并将情书不动声色地珍藏了起来——这似乎意味着背叛。让*马克无可挽回地嫉妒了,毁灭性的嫉妒……最后,尚塔尔竟然发现,写情书者竟是让*马克,继而怀疑让*马克在戏弄自己。俩人间的情感陡然起了波澜…… 这本小说延续了昆德拉小说一贯的风格,注重于发掘和表现人物内心一瞬间里,稍纵即逝的感觉和意念——而作品意蕴的拓展和增厚往往就靠这些感觉和意念来实现。作品的诗意也由此出来了。读他的小说总让人感觉有一层淡淡的、透明的东西氤氲在文字表面,是那种忧伤的、却又深沉的东西。 跟他的其它小说一样,这本小说也同样具有模糊多义性,读完之后,你能想到关于人性、关于遗忘、关于背叛、关于身份等等很多东西。但最震撼人心的或许还是关于爱情——昆德拉似乎在颠覆爱情:在神圣的爱情里,你,这个我心目中的唯一,或许已不是原本的你了;或许只不过是无数个异性里的、跟我似无关联的一个了;或许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幻觉。总而言之,你对我已经无意义了。而我,唯恐你在我视线里消失的人,可能正被意外的爱情(外遇)激动着,也就是说,我跟任何异性都有可能有所谓爱情。这分明是一种灰飞烟灭的感觉。这种感觉把爱情从崇高的殿堂里拉了出来,让爱情面目全非、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可憎了。 很显然,在这本书里,昆德拉延续并发展了他在《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爱情主题:爱情是轻飘失重的东西,俩人的结合是一系列偶然的结果。一句话,爱情里不谈唯一。 想来昆德拉这样颠覆爱情,是有其哲学基础的。萨特认为,人是不是其所是(意指过去)和其所不是(意指未来)的一个存在。简明点说,人的本质是变动不居的,正是因其变动不居,而使这个人在现在就有多重面孔或者身份。 总之,昆德拉在这本小说里,又颠覆了一座神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