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身段
释义

身段是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源于生活,但决不是对生活的照搬和摹仿。它是经过历代戏曲表演艺术家们根据生活不断提炼、加工和组织,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曲表演形式。

释义

shēnduàn

身段

--------------------------------------------------------------------------------

身段 shēnduàn

(1) [(woman’s) figure]∶女子的身形体态

身段优美的妇女

(2) [(dancer’s) posture]∶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形体动作

shēnduàn

身段

简介

身段是传统戏曲中的专有名词,是传统戏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戏曲唱、念、做、打的“四功”中,不论那一功都有由内而外、通过形体来表现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都蕴含着极丰富的舞蹈动作,这些都称之为身段。在传统戏曲中,有不同行当的身段,有文和武不同性质的身段,有结合一定情节表演性的身段,有结合道具、服饰组成的身段,有通过武打、技巧构成的身段……等等。 身段一词从字意来讲,“身”是指身体,“段”当术解。简而言之,身段就是形体动的艺术,侧重指外部的舞蹈技术;当然身段也含有表演因素。戏曲身段经过不断继承和实践,在不断创造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血路艺术程序,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规定。因此在塑势造型、形体动作、比拟手势、步法行进、眼法传神上都有它独特色彩的身法韵律。身段总的说包括神和形两个方面。形是客观存在的外部舞蹈动作,神是表达内在感情的手段。神,广义地讲是通过内在感情表露在形体上的神态,也是形的动作依据。从外部技术来讲,神又是指眼神的运用,神和形的凝结才产生身段的身法韵律。神无形则不显,形无神则僵死。这种神形兼备的舞蹈动作,就称之为身段。

组成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不同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穿上“大靠”的武生必要懂得“跳大架”。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重要性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是一代代戏曲表演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艺术遗产。戏曲艺术有着它成套、固定的表演手段,如“四功五法”的“唱、念、做、打”和“手眼神法步”而戏曲身段是表演程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所共知,歌剧以唱为主,而话剧是以念自为主,舞剧是以舞蹈为主。唯有戏曲表演程式中的身段是其他表演艺术所不具备的。在戏曲身段中的台步就要分好几种,青衣台步、花旦台步、老旦台步、花脸台步、武生台步等等,它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出场、下场及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台步也不同。程式服务于表演,表演的目的是刻画人物,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程式化表现也正是戏曲艺术不同于其它表演艺术的根本区别。

学术界的漠然与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方式是密切相关的。“身段为内行专门之学,不肯轻易传人”(见《旧剧丛谈》),这个专门之学正是中国戏曲作为表演艺术的精髓所在,而依附于艺人之间的身口传承,也成为这个专门之学的基本方式。作为戏曲传承的重要内容,传统理解的“口传心授”法则,除了立足在表演所要依附的“人”的体验,以及艺人为争取生存空间所要谨守的行业规范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传统艺人普遍的受教育水准。因此,无论是戏曲界将“口传心授”理解成戏曲传承的唯一门径,还是学术界限于体验不足将其视作戏曲本体之必然规则,都与戏曲及其传承者在传统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也自然造成了“身段谱”在目前戏曲界的尴尬定位,无论戏曲从业者还是戏曲研究者,都无法充分地将这类文献当做戏曲传承的重要方式。

分析与典故

1.身体。 宋 柳永 《木兰花》词:“星眸顾拍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难道是廉耻心随身段长。” 草明 《魅惑》:“她底矮壮的身段倚靠在 汶澜桥 铁栏上。”

2.指体态。身体所摆的姿势:摆个漂亮身段拍照。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玉姐 偷看公子,眉清目秀,面白唇红,身段风流。”

3.戏曲演员表演的各种舞蹈化形体动作。如坐卧行走、上马下马等。均有一定的程式。记载身段动作的叫“身段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说白而已。”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开口便成腔,不须摹仿身段规模,做出都成样。”《相声传统作品选·黄鹤楼》:“我们没事儿净在一块儿研究,我给他呀说说身段嘛的,研究研究唱腔儿呀!”

发展

在越来越注重传统精髓的今天,京剧的演员发展绝对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其实京剧现在也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长期而突出地存在保留音乐风格和加速音乐发展的矛盾中。观念问题、人才问题、理论问题、创作问题也都出现了断代现象[5]。重中之重是缺少剧目的创新,还在啃老本,如何能应求发展。这些观点是在京剧其本身。

究其根源、追溯其历史发展也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的尊重,对前人创造的一种肯定,而今好的东西也是经过历史长河的考验和洗练才遗留下来的,京剧艺术发展至今甚至到未来,它也还将、必须再接受历史和时间的考核,它将如何再发展,如何传承也就是我们、当今的华夏民族所要负的责任了。

相关词语

身无择行 身版 身口 身尸 身子骨 身衣口食 身外身 身骨 身外物 身强力壮 身孕 身正不怕影儿歪 身己 身退功成 身操井臼 身亲 身显名扬 身貌 回身 卑身 措身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伤身 诎身 摇身一变 挺身而出 代身 席帽离身 自身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文身断发 隐占身体 变化身 整身 满身 一身两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