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申佳胤 |
释义 | 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愍。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愍。有《申端愍公诗集》、《申端愍公文集》传世。 生平事迹申佳胤六岁丧父而孤,家庭贫困,无所仰赖供给,其母靠纺织维生,有时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节操刚正自励,面对他人从不显露饥寒的神色,他人无法看出其境况。 万历四十八年(1620)补生员。天启元年(1621)辛酉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进士出身。六年(1633),授河南开封府仪封县知县。仪封民风勤谨简朴易于治理,申佳胤减省繁苛的教条,打算与民休息;仪封县原本多盗贼,申佳允严格实行保甲法,使盗贼无处容身,治安渐佳;遇到大雨不止,黄河决口,申佳胤亲自冒着怒涛乘船组织民工堵塞决口;县内有大土豪,奸诈狡猾而扰乱治安,申佳胤将之捕捉处刑,县境内为之震撼。 七年(1634),申佳胤因有才改调杞县。八年(1635),流寇“扫地王”率万人攻打杞县县城,城墙土垣多处崩塌,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并击溃流寇,因之将土城改建砖城;其后流寇高迎祥等攻入河南,唐王朱聿键率兵勤王,勤王军即将抵达开封府时,诸位省、府大吏甚为惶恐不安,聚集会议说:“留之,不听。行,守土者且得罪。”申佳胤主张:“惟周王可留之。”众人称善,于是用申佳胤之计。 十年(1637),因政绩卓异,擢吏部文选司主事。上疏防备边患之五项策略。十三年(1640),升吏部考功司员外郎。佐理京察。因大学士薛国观倾轧少詹事文安之,文安之因是崇祯辛未科会试主考官,申佳胤奉之为师,故受牵连,又因举劾公正之事忤逆温体仁,贬官出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后升迁大理寺评事。再升太仆寺寺丞,于近畿巡阅御马。 十七年(1644),以太仆寺丞奉旨出巡牧场。而听闻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后围攻京师,情势仍可避难躲藏,旁人劝申佳胤不要进京,申佳胤流泪说:“固知京师必不守,然我君在焉,安危共之,何所逃避。”三月十二日,申佳胤行山路回京,驰马入都城,到处拜谒军政大臣,筹画与投递守城战之策略,都不被接受。申佳胤留给长子申涵光书信写道:“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吾受国恩,誓死相报,不复顾家矣;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 三月十九日,京师遭流寇攻陷。申佳胤穿戴整齐冠服,叩拜辞别年老母亲,骑马至王恭厂,随从家仆请求申佳胤改换便服以逃避贼兵。申佳胤说:“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两个家仆围守着不离去,申佳胤欺骗他们说:“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下马向北叩拜,申佳胤看见一灌溉水田用的巨井,突然跳入巨井中,家仆大惊呼号,欲将申佳胤救出。但井水浅,只超过腹部高度,申佳胤喊道:“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于是坐地吸水而溺死,年四十二。南明福王监国时追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愍。清顺治十三年(1656)下诏褒扬甲申死难诸臣,赐谥端愍。申佳胤死后,名士陈子龙为其作《申节愍公传》、殷岳为其作《行状》,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编有年谱。 著述名录申佳胤善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申佳胤诗风:“大抵直抒胸臆,如其为人,但体格尚未成就,且不免浸淫明末纤仄之习。然凛然刚正之气,足使后人起敬,不敢复以诗格绳之。”著有《君子亭集》 《四书铎》 《诗经铎》 《四书镜》 子申涵光辑《申端愍公诗集》六卷,卷首有〈家传〉。收入《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六·别集类五 子申涵光辑《申端愍公文集》二卷。 家庭情况父:申化,字阜严。以子佳胤赠承德郎、吏部主事。 母:轩氏,继室,封太安人。 妻:靳氏。 子: 申涵光,顺治十八年岁贡。 申涵煜,顺治十五年拔贡。 申涵昐,顺治十八年进士。 明史文载申佳允,字孔嘉。永年人。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县故多盗,佳允严保甲法,盗无所容。霪雨河决,舣舟怒涛中,塞其口。捕大猾置之法。以才调杞县。八年,贼扫地王率万人来攻,城土垣多圮。佳允募死士击走贼,因甓其城。唐王聿键勤王,将抵开封。诸大吏惴恐,集议曰:「留之,不听。行,守土者且得罪。」佳允曰:「惟周王可留之。」众称善,用其计。 治行卓异,擢吏部文选主事,上备边五策。进考功员外郎,佐京察。大学士薛国观倾少詹事文安之。安之,佳允座主也,事连佳允,左迁南京国子博士。 久之,迁大理评事,进太仆丞,阅马近畿。闻李自成破居庸,叹曰:「京师不守矣!君父有难,焉逃死?」驰入都,遍谒大臣为画战守策,皆不省。贻子涵光书曰:「行己曰义,顺数曰命;义不可背也,命不可违也。天下事莫不坏于贪生而畏死。死于疾,死于利,死于刑戮,于房帏,于斗战,均死也,死数者不死君父,盖亦不善用死矣。今日之事,君父之事,死义也,犹命也,我则行之。」京师陷,冠带辞母,策马至王恭厂,从者请易服以避贼。佳允曰:「吾起微贱,食禄十三年。国事至此,敢爱死乎!」两仆环守不去,绐之曰:「吾不死也,我将择善地焉。」下马,旁见灌畦巨井,急跃入。仆号呼,欲出之。佳允亦呼曰:「告太安人,有子作忠臣,勿过伤也。」遂死,年四十二,赠太仆少卿,谥节愍。本朝赐谥端愍。 诗作选存【示子诗】 顾尔髫未垂,诗书急讨论。 人禽此其界,得失为之根。 勿骄贵而气,勿纵放而言。 清贫念尔祖,忠厚乃吾门。 十寒则一暴,舍亡则操存。 宁拙勿为巧,过朴不厌浑。 斯语置座右,奉为金石尊。 【秋日有怀】 秋水连天际,骛飞带晚霞。 景中人不见,惆怅吟蒹葭。 【秋兴集古】 野树苍烟断,人间月影清。 山空松子落,淅沥度秋声。 【昼寝】 马蹄周回曲巷,客屐踏碎庭阴。 拂荜聊消暑气,敲冰暂涤尘襟。 【寒食】 轻寒雨霁绿杨天,士女春畦竟翠钿。 舆梦依稀山色在,滏阳极目午桥烟。 【游黄梁祠杂咏】 日日青驹不断尘,却于此地说仙因。 遍看四壁题诗客,半是当年学步人。 【家园】 吟魂日逐滏河滨,击钵呼瓢待主人。 白社生涯悬十亩,清鞋消息属三春。 藤萝启事江湖邈,风月怜才雨雪新。 矫首午桥烟树外,醉醒双眼卧苔茵。 【滏水】 长堤逶迤溯春程,千里潺缓一泻清。 烟雨五桥悬晚棹,莺花三月荡尘缨。 辉辉虹影衔沙树,泛泛渔槎弄野萍。 冷落中丞垂钓石,寒鸦凄切暮云生。 【冉子祠】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岿然老树碑阴矗,聪影洺光拂垅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 半世车尘历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 传浴温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残碣。闻风兴起古今情,何问衣冠何问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