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自由权制度的完善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杜承铭,吴家清 等 著

丛 书 名:法学论丛·宪法行政法系列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086087 出版时间:2005-02-01 版 次:1 页 数:244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国家法、宪法

内容简介

《法学论丛宪法行政法系列: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自由权制度的完善》第一部分即第一、二、在章从宏观层次以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分析了宪法自由权的一般理论,中国宪法自由权制度演进的历程与规律,以及当代中国自由权制度的转型。第二部分即第四、五、六章,从微观层次对宪法人身自由权,工作自由权,迁徒自由权,表达自由和结社自由权制度及其权制度是当代中国宪法自由权应当特别关注的现实总是侮三部分是第七章,集中分析了两个国际人权公约中的自由要制度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协调与适用,同时探讨了国际人权公约实施的宪法机制与其中自由权的宪法保障。

作者简介

杜承铭,1966年生,法学博士,法学教授,广东商学院教务处长。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宪法研究会理事、广州市法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出版个人著作两部、合著三部。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数篇被《新华文摘》等刊物摘要和转载。代表作有:《论宪法自由权》、《论表达自由》、《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等。

吴家清,1958年生,法学博士,法学教授,广东商学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宪法学研究会总干事。近年出版了四部学术专著,主编了三本法学教材;另外在《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中数篇被《人民日报》、《新化文摘》摘要和记载。代表作有:《论宪法价值的本质、特征与形态》、《论宪法学基本问题》、《21世纪我国宪法变迁的价值取向》等。

·查看全部>>

目录

导言:社会转型与中国宪法理念的重构

一 宪法理念的内涵及其决定因素

二 传统宪法理念的反思

三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宪法理念

第一章 宪法自由权概念的法理分析

一 作为法学范畴的自由

二 宪法自由权的概念及其构成

第二章 中国宪法自由权制度的演进历程

一 近代中国自由权思想与宪政思想的启蒙

二 旧中国的宪法自由权制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三 中国宪法自由权制度的确立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当代中国自由权制度的转型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自由权制度的特征

二 自由权制度转型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三 权利主体的多元化与自由权利结构的转型

四 社会转型中完善宪法自由权制度的基本思路

第四章 人身自由权制度及其完善

一 人身自由权的概念

二 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和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三 迅速接受司法裁判的宪法原则与超期揭押问题的宪法学思考

第五章 工作自由权与迁徒自由权制度及其完善

一 工作自由权制度及其完善

二 迁徒自由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六章 表达自由与结社自由权制度及其完善

一 表达自由制度及其完善

二 结社自由权制度及其完善

第七章 两个人权公约中的自由权的宪法学思考

一 两个人权公约与我国自由权法律制度比较

二 两个人权公约实施机制与我国自由权的宪法保障

结语 宪法权利价值理念的转型与基本权利的宪法变迁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