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 |
释义 |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等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各主要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反映人类第一次真正成为社会、自然和生育的主人,反映社会主义的社会利益和家庭利益的根本一致性,反映两种生产的直接相适应。 规律简介人口规律是受不同社会生产方式和各种社会条件所决定与制约的。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人口规律产生的客观基础及其性质、内容、作用形式和后果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有的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是社会主义人口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反映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状态的根本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增长规律是客观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尊重它,并按照它的要求,结合本国经济发展程度、历史沿革、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年龄结构等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人口政策。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人口规律体系包括人口再生产规律、人口经济规律等等。总的来说,其主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口有计划地发展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劳动力合理而充分地利用,全体人口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有计划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生产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适应。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末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45页) 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生产是建立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它决定了对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从而也决定了对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因此,社会主义的人口发展(数量和质量)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生产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相结合,劳动力可以得到合理而充分的利用,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为社会主义劳动力使用的基本特征。它也作为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对立物而成为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人口发展(数量与质量)应服从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要求。社会主义人口发展的目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条件下,使社会全体成员得到全面发展也构成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重要内容。 计划发展简介人类自身生产的有计划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如果只把物质资料生产纳入计划,而人口发展仍处于无政府状态,必将破坏两种生产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在人口增长与增加积累、改善生活、劳动就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产生矛盾。 有计划发展的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人口有计划发展的条件。主要表现在:①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与医学,使人类可以认识生育的生理规律,并可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来调节生育。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人口有计划发展的政治经济条件。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劳动人口的就业等,都不再单纯是个人和家庭的私事,而同时也是社会的事情。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子女和父母还有密切的经济依赖关系,生育与抚养子女还涉及家庭的经济利益;但个人、家庭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作为生育单位的家庭有可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个人的生育。恩格斯说:“如果说共产主义社会在将来某个时候不得不象已经对物的生产进行调整那样,同时也对人的生产进行调整,那么正是那个社会,而且只有那个社会才能毫无困难地作到这点”(同前,第35卷,第145页)。 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的自然增长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趋向于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所决定的。①人口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主要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愈来愈依靠采用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数量上相对减少,在质量的要求上日益提高。②社会主义社会人口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单纯的人口自然增长。③随着社会全体人口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并有了可靠的社会保证,高出生也必然向低出生转变。④在社会主义社会,死亡率可以接近医学发展所能达到的最低限,低死亡率与低出生率之间存在着补偿性的必然联系。 全面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德、智、 体全面发展 K.马克思指出,提高生产力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共同客观要求,“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同前,第25卷,第926页)。列宁也曾称这一共有的规律为“需求的上升的规律”(《列宁全集》第1卷,第89页)。在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中,这一规律的作用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剥削制度的限制,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断完善和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条件下,这一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社会全体成员逐步达到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劳动人口的合理使用随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退出历史舞台,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为充分合理地使用人口创造了条件。虽然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向广度深度发展有时出现劳动力短缺,或随技术构成的提高出现就业问题;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要经历一段高出生、低死亡、人口高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往往会出现就业困难,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社会有计划地调整得到解决,并逐步实现劳动人口的充分利用。 布局分布社会主义社会人口的迁移大都由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引起,即由社会主义的生产布局决定人口布局。社会主义人口合理分布的必然性决定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人口布局的合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能满足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所需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提高全体人口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③有利于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社会主义社会刚建立的初期阶段,社会主义人口规律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未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发生作用受到人口再生产惯性作用和人们旧生育观的保守性的阻碍和干扰;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通过反复的实践和不断总结,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是社会主义市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我们继续深化改革、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谐发展面临的重要改革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利用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来合理利用和调配资源,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应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在资本主义经济诸规律中,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和价格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是一致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其竞争规律、供求规律、价格规律,不仅是围绕生产成本与利润贡献,而且是围绕精神文明对市场的培育,围绕对市场的正确导向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集中地表现在两种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就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所谓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真正地解决劳动与产品、市场脱节的现象,如前一个时期的“三鹿奶粉现象”,在一定程度已说明着假冒伪劣产品中与劳动脱节的现象。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之源,也是罪恶之首,也是他最终走向停滞与衰亡,为我们追求、探索全新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实原因。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认识,尤其在资本主义早期,和我们的曲折探索中,我们应该尤为深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无论在制度因素还是意识形态因素都已经能够很好地解决资本主义特有的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口规律,是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已然面临的亟待认真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它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表现,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它是对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罪恶的扬弃,也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真正地抓住历史前进的接力棒,成为社会历史主人的标志。也是社会历史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过程中,社会的运动由自为运动进入自主运动的一个标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