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绍祚中兴 |
释义 | 绍祚中兴,是南宋高宗赵构为当时新升的绍兴府题写的府额。词汇意思是要继承国统,以重新振兴。 中文名:绍祚中兴 词条性质:题额词汇 题额时间:公元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 题额人:【南宋】赵构 词读音shào,zuò,zhōng,xīng 词名“绍祚中兴” 词义绍祚中兴,绍,继也。祚,皇位,赐福、保佑。中兴,即中途兴旺。 词的来源北宋靖康三年,金军攻破东京汴梁后,掳徽、钦二帝北撤。康王赵构虽被朝臣们推举来主持朝政,但是受金人所逼,也到处奔窜。公元1127年赵构泥马渡江之后,于江浙一带开始建立南宋政权。他在即皇帝位后,就成为后来的宋高宗。 南宋绍兴元年(1131)正月初一,赵构在越州,大赦改元,敕曰:“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爰因正岁,肇易嘉名,发涣号于治朝,霈鸿恩于寰宇,其建炎五年,可改为绍兴元年。”这一年的十月十一日,宋高宗以昔唐德宗兴元元年巡幸梁州,改梁州为兴元府故事,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始。也就是说,“绍兴”一名是从“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而来,“绍”即继承;“奕世”,即累世,一代接一代;“宏休”即宏大的事业;“兴”即中兴、振兴;“丕绪”即皇统。也就是要使赵宋统治继往开来的意思。在升越州为绍兴府后,越州官绅上表乞赐府额,赵构题“绍祚中兴”,意为继承帝业,中兴社稷。 也就是说,“绍兴”一词是先有年号,再有府名,再有“绍祚中兴”一额。 越州古称会稽,始建于公元前490年。春秋时代为 越国都城,南宋时则以临安(现杭州)为都城。1131年,宋高宗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寄托“绍(承继)祚(国统)中兴”之意,把当时的越州改名为绍兴,绍兴由此得名。大禹治水和越王句(音“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都发生在绍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