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芍药地黄汤
释义

基本信息

出处

芍药地黄汤 出自《外台秘要》

组成

生地黄半斤(24g)芍药三分(12g)牡丹皮一两(9g)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用法

上药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运用

方解

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