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辰丸”案 |
释义 | 1908年2月,清廷侦知澳门广和居商人谭壁理等委托日本商船「二辰丸」将神户辰马商行的步枪2000枝、子弹4万发自日本私运往澳门。清廷于是派出4艘兵船在澳门附近巡逻。根据日本学者研究的资料称是94箱(1500挺)、40箱(4万发)的弹药,这批步枪共重29吨。按现代的标准来说,也算是一宗案情严重的特大的「偷运军火案件」,更何况在清代。3月6日,清外务部照会日本公使。3月13日,日本公使林权助向外务部提出解决该案的5项要求。林权助声称只有全部答应这5项要求,二辰丸案才能和平了结,清廷于3月15日表示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条款。 事件过程1908年2月5日,日本商船"二辰丸"偷运军火从澳门入境,被中国水师截获。日本驻华公使声称"二辰丸"运送的军火,得到了澳葡当局的允许,且船停泊的地方是葡萄牙领海。葡萄牙人也跟着叫嚷,"二辰丸"停泊在"葡领海面"。清政府虽然有理,但在日本政府发出战争叫嚣之时,被迫屈服。 清政府释放了被扣的"二辰丸" 后,要求葡萄牙政府严禁民间贩运军火入澳,同时派遣原任外务部右参议的高而谦去广东查勘有关澳门的事件,并要求葡萄牙政府派员来划分澳门界址。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张人骏在湾仔、前山等地增派军队,以防葡萄牙人进一步入侵。这本是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布防,澳葡当局和葡萄牙外交部却指责为"华兵入澳"、"置兵澳境",要求张人骏马上把兵撤走。清政府认为此事关系重大,当即电令张人骏暂不撤兵。 澳葡当局马上加以报复,反对张人骏保荐的曾任出使大臣的广东籍官员为中方勘界大臣。与此同时,他们还加紧进行公开的侵略活动,甚至从里斯本和莫桑比克调来炮舰和巡洋舰,向清政府示威。 对于澳葡当局的挑衅,张人骏毫不退缩,继续向澳门周围地区增派大批训练有素的军队,还调派"广利"号兵轮在银坑长期驻泊,以应突变。广东的帮会组织也调集力量,筹划反抗澳葡当局的行动。在这种形势下,澳葡当局反倒害怕起来,急忙请港英当局必要时发兵增援,又请英国驻华公使"居间调停",以缓和一触即发的危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围绕着所谓"二辰丸案",广州和香港人民再次共同开展反日爱国运动。是年一月,澳门商人柯某在日本购买了一批武器,雇用日本轮船"二辰丸"运载,准备走私进入中国大陆。这一消息事先为广州的两广总督衙门及拱北海关获悉,而在澳门附近的九洲洋海面将其截获。日本当局蛮横地向中国政府提出所谓"抗议",要求中国有关当局向日本道歉、赔款,惩办当事人、释放被扣船只、购买被扣军火等,从而演成了两国的外交事件。清政府接受了日方的要求。粤商自治会反对清政府对日妥协,于1909年3月18日召开大会,赴会者数千人,大书"挽回国权"字样,到督署请愿,在督署门外演说,措词激烈,有暴动罢市之说。3月19日,又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国耻纪念会,决定抵制日货。省内各地及梧州、南宁、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的群众和华侨纷纷响应,使日本对华商品输出大为下降。 广州人民首先行动起来,纷纷罢市,拒绝日本货,开展反日斗争。在"二辰丸案"办理期间,广州市民不断集会示威,香港人民则积极支持,反对日方的无理要求,香港的华文报纸对广州及香港群众的抗争加以大量报道,并发表文章斥责日本当局。香港同胞发起了"振兴国货会",响应广州市民的行动,抵制日货。他们捣毁贩卖日货的商店,其中就有西环海边贮藏日货的仓库。斗争坚持了8个月之久。日本当局声称香港配合广州人民斗争的自发运动为广东当局所策划,向中国政府及广东当局施加压力。但两广总督张人骏回答:这一运动完全是香港同胞激于义愤所致。 事件结果3月6日,清外务部照会日本公使,对「二辰丸」上日本国旗被中国士兵扯下一事表示歉意,并答应「将办事失当之员弁加以惩戒」。但是,日方仍不肯罢休。3月13日,日本公使林权助向外务部提出解决该案的5项要求:一、立即放回二辰丸;二、在放还二辰丸时, 中国兵舰鸣炮示歉;三、扣留的军火由中国购买,货价为21400日元;四、处置对扣留二辰丸负有责任的官员;五、赔偿此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林权助声称,只有全部答应这5项要求,二辰丸案才能和平了结。终于,清廷于3月15日表示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条款。 事件影响3月19日,清政府竟然全部接受日本方面的5项无理要求。是日,九洲洋海面的清军水师军舰按日本提出的条款,在九洲洋释放日商船「二辰丸」号,并鸣炮21响,向「二辰丸」号致歉。岸上,许多聚集的中国人痛哭失声。消息传出,举国上下引为大耻。同日,粤商自治会为「二辰丸」案举行数万人大会,定当日为「国耻日」,当场烧毁日货。决定推行维护主权,抵制日货运动。40天内,仅广州口岸日货进口已减少近300万元。省内各地及梧州、南宁、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的群众和华侨纷纷响应,使日本对华商品输出大为下降。广东等各地发起的抵制日货运动,长达一年之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