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
释义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ICTT)成立于2007年8月,同年底被上海市教委批准为上海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本所是以哲学领域的中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三个学科为依托,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综合研究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本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5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名;兼职研究人员13名,其中校内8名,校外6名。所有专职研究人员均为研究生学历,其中10人为博士毕业。

简介

2005年至2007年,专职人员承担市教委重点项目以上课题以及海外合作项目攻击19项,总经费190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经费92万元)。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历史梳理与现代诠释相结合,文本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相结合。在研究方向上关注中国传统思想罕见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关注海外的中国思想研究。

现编有学术丛刊2种:《哲学与宗教》(每年出版1-2辑)、《藏外佛教文献》(已列入CSSSCI,每年出版3辑)。

本所建制

所长:陈卫平

副所长:崔宜明(常务)、王建平

研究室:

(一)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智慧,现有专职研究员4人,兼职研究员5人,室主任为方旭东教授。

(二)中国宗教问题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的宗教传统与社会发展,现有专职研究员4人,兼职研究员4人,室主任为顾卫民教授。

(三)中国传统伦理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与当代文明,现有专职研究员4人,兼职研究员5人,室主任为陈泽环教授。

(四)中国传统思想文献研究室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思想文献整理研究,现有专职研究员2人,兼职研究员1人,室主任为方广锠教授。

研究人员

专职研究员

陈卫平 陈泽环 崔宜明 方广锠 方旭东 顾卫民 马德邻 毛勒堂 李申 吾敬东 谢志斌 王建平 王正平 张允熠 周中之

兼职研究员

岑国祯 高惠珠 顾红亮 郭美华 候冲 李向平 刘云卿 刘仲宇 刟龙宝 徐洪兴 徐时仪 杨泽波

本所活动

会议

2007年9月 汉文《大藏经》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11月 2007儒学高峰论坛

2008年10月 中华民族文化论坛——中国各民族伦理观

2008年11月 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多元思想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

讲座

2007年11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讲座“功过格与明清思想之动向”

2008年4月 山东大学哲学学院曹峰教授讲座“名家的政治思想”

2008年10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干春松教授讲座“关于制度儒学的思考”

访问

2007年10月 本所研究员方旭东教授前往北京参加“中华孔子学会”年会

2007年10月 本所研究员应邀在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做学术报告“意志软弱可能不可能”

2007年10月 本所所长陈卫平教授及本所研究员张允熠教授前往南开大学祝贺哲学系系庆

2008年4月 本所所长陈卫平教授率研究员方旭东教授等参加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学术会议

2008年5月 本所所长陈卫平教授前往深圳大学参加“中西马对话”学术会议

2008年8月 本所研究员顾卫民教授结束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系访问研究归来

2008年9月 本所所长陈卫平教授前往武汉大学出席萧骞父教授追悼会

2008年10月 本所所长陈卫平教授前往济南参加普世儒学会议

创新团队

上海师范大学创新团队“海外中国哲学研究”,2007年12月批准成立,现有成员5人,负责人为方旭东教授,关注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组织翻译出版《海外中国哲学译丛》。与《东西方哲学杂志》(Philosophy of East and West)合作,精选该刊近十年来优秀论文,编成论文集《道德哲学与儒家传统》,2008年12月即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又与日本中国学会合作,翻译“日本中国学会奖论文”,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图书馆

占地200㎡,位于西部校区文苑楼二层,有电脑多部,免费上网,可以提供扫描、复印、打印自助服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全天开放。

本所刊物

《哲学与宗教》

刊物说明之

第1辑 第2辑 《藏外佛教文献》

一个说明

第1辑 第2辑 第3辑 第4辑 第5辑 第6辑 第7辑 第8辑 第9辑 第10辑 第11辑 第12辑

研究生培养

现本所挂靠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一个博士点(中国哲学),以及中国哲学 、伦理学等多个硕士点。为研究生设有慈教奖学金。

附:

在上海师大哲学系第一届研究生

“学术活动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陈卫平

暑假以前就已说过了,我们要举行哲学系第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主要是请研究生就自己的学习、研究来做学术报告。首先我介绍一下台上的嘉宾:研究生处副处长贺朝霞老师,主管研究生学生工作的,我们对她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

我们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活动?我想就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要创造条件,让种子能够破土而出。十七大给我们规定的任务之一是要把人才大国变成人才强国,把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那么把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培养的人要是高质量的人才,这对于我们来讲,任务是特别艰巨而不是特别重大。因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大任务主要是落在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的。如果北大、清华培养出来的人每个都是人才,那么培养人才的重大任务就有着落了;北大、清华能不能把这个重大任务完成好,这是他们的领导、教师要考虑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对我们来说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是艰巨的呢?我这里就要实话实说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讲,来到我们学校的研究生的质量大部分来讲是比较一般的,这点我们不能够否认,所以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任务就成为非常艰巨的了。我们要把进来时是比较一般的材料,在出去的时候变成一个精品。这是需要两方面努力的:需要学生来努力,也需要老师来努力。那么我们老师能做什么事情呢?我在今年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说过,我们老师做的事情就是给你们创造条件,给你们阳光、水分,至于种子能不能发芽就看你们自己了。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我们把学分减少,基本上就是按照学校规定的最少学分,这样是为了大家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有了这种自主性后并不是要你去干其它的事情,而是要你把思想、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其次是我们制定了一些教育制度,大约有以下几条:

第一、导师值班制度。每个导师一个月都有一次值班,而且都公之于众了,这创造了学生和导师接触、交流的机会;而且也可以跨学科找其他的导师,意思是说即使不是你本来的导师,你有问题也可以向他请教。这个已经坚持了两个学期了,这个措施一是要杜绝学生的借口,诸如说“我找不到导师,所以我的论文写得不好”。因此,如果今后论文觉得不合格,就应该严格按照规定,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没有借口,学生不能找借口说找不到老师,同样,老师也不能找借口说找不到学生,因为我已经给你规定时间了。同时,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哲学最高的学问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是你需要跟导师接触来体会的。这就给你们创造了条件,使得学生和导师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第二、我们已经规定了资助研究生出去开学术会议和听课。三年里面每个硕士生有1000元经费,博士生有2000元经费,用以参加学术会议,见见世面。你到外面去听课,一门课给你资助300元,用以补贴车费和餐费,上海有很多好的学校、有很多好的学者,我们鼓励你去听课,充分利用上海的优势资源,来弥补本校的欠缺,使论文的质量能够有所提高。这个学期开始,还给每届研究生配备了2台打印机,男生、女生各一台。

第三,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我们每年要搞个学术活动节,为什么要搞这个学术活动节呢?就是要使你们知道学术论文怎么去做,使你们知道学术报告会应该怎么开,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而且,我们请老师来做点评。应该讲,老师们为这个活动已经花了很多的力气,做了很多的工作。而且,我们老师今天都比任何一位同学来得早,最早到这里的是我,我希望这点大家以后要注意一下,师道尊严还是要讲的。今天下午学校请我做个报告,我的报告题目就是《师道何以没有尊严》。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

最后,我们还有奖学金的措施,这个宗教专业已经搞了,最高奖励金额10000元,力度应该说是很大的。其实我们这次学术活动节在某种意义上也带有奖学金的性质。

另外,我们在今年暑假对资料室的阅读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改善,不仅可以上网,而且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开放,白天开放,晚上也开放,暑假也开放;资料的复印基本上是免费的。我们资料室的条件可以说是上海所有高校哲学系、哲学专业中最好的。

以上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就是给你们创造水分、阳光,如果你这个种子还不能发出个芽,那就是孔夫子说的“朽木不可雕也”,那就没有办法了。

第二句话,我们搞这样一个学术活动节,在价值观上是要造就以勤奋学习为荣的好风气。我这里也实话实说,我们这里的研究生中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想努力学习的,百分之八十的人主要是想混个文凭。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这百分之二十的人扩大至四十、五十、六十、七十,使得风气有所转变?这也需要我们创造条件,那么举行这个学术活动节就是创造条件的一个重要措施。

我们就是要让那些精心写论文的人、努力学习的人,当他在这个报告会上做报告的时候,当他获得奖励的时候,能够产生一霎那的光荣感。虽然这个光荣感只有一霎那,但这一霎那的光荣感也是很重要、很宝贵的。我们要使得这一霎那的光荣感发扬、广大,使得这一霎那变成长久、变成永远。我们要改善学风,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倡的荣辱观,要知道什么是荣,什么是辱,这点很重要。我们要以勤奋学习为荣,以混文凭为耻,这要成为我们哲学系的风气,只有营造出这样好的风气,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按照我们已经出台的计划,我们哲学系每年在你们身上花掉的钱要有十几万。一些人就提出了质疑,花这十几万值不值?要知道,我们绝大多数老师的工资每年还拿不到十万。我讲了,如果我们花100万,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是从我们上师大哲学系走出去的,这100万就值。因为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以后在社会上他再去教育人,再去培养人,他所产生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这100万。我们哲学系原来没有什么经费,现在因为有了上海市的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高水平项目等,有了一些经费,就考虑到把钱花到研究生培养上。这在短时间内大概看不出什么明显的效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

希望各位研究生同学能够体会系里及我们老师的苦心,希望大家都能够自重,都能够发奋努力。

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9: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