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释义

一、诗赛渊源

2006年春,由武汉理工大学余家头校区校报记者团文艺部牵头组织,由余区几个文学社协助,举办了余区首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诗赛的目的在于提高理工大校园的人文氛围,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端午节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诗歌作为文学样式的一种,历来在大学校园内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诗歌不仅可以活跃校园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诗歌是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一种精神的宣扬。而端午诗赛是对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一种传承,更是对爱国主义的一种倡导,在它的引导下,同学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祖国的热爱、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大学生就应当具有活跃的思想和跳动的心扉,而“楚凤鸣兮”端午诗赛恰好给同学们提供了表达感情抒发思想的平台。

首届端午诗赛的主要发起人和组织者有黎盼等人。他们为诗赛的开创做了大量工作,一直以来是端午诗赛的宝贵精神财富。首届端午诗赛于2006年5月1日至25日征稿,于端午节当日(5月31日)举行诗歌朗诵大赛和诗歌颁奖。第一届诗赛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徐志亮以《文明的尘埃》摘得一等奖。

二、诗赛释义

为什么把诗赛命名“楚凤鸣兮”?

二千三百四十六年前,楚国大地上孕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以其博大的忧国忧民情怀,赢得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尊重和爱戴,将自己毕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反抗,都化为作品的生命与灵魂。

凤是楚国的图腾。在楚人眼里,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在屈原眼里,凤被视为“灵鸟”、“君子”。《离骚》中有“吾令凤凰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凰在筱兮,鸡骛翔舞”的诗句。

举办诗赛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去了解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应该被重新发现、认识并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滋养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自尊自信的甘泉。而诵读经典则是沟通人民群众心灵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直接途径。用“楚凤鸣兮”四个字来命名,寄寓“雏凤和鸣,求其友声,文思唱酬,荆楚峥嵘”之意,希冀理工文脉沛然,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三、诗赛宣传

雏凤和鸣,求其友声。

文思唱酬,荆楚峥嵘。

四、诗赛评论

(一)端午诗魂与传统文化

自2006年首届余区“楚凤鸣兮”端午诗赛由校报记者团发起至今,端午诗赛逐渐发展壮大,但是不变的核心内容还是以纪念屈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的宣扬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属性,端午诗赛才得以在四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全校性的诗歌盛会,并具有一定影响力。

实际上,宣扬爱国精神,弘扬传统文化,这两方面都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体现,端午诗赛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代表,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建设主力之一,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相适应,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端午时节,以纪念屈原为契机,举办这样的一个诗赛,本身就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端午诗赛从一开始就积极引导大学生去思考传统文化,去体验传统文化对于自己生命历程的现实意义。所以,端午诗赛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给与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一种厚重的理性思考和温和的人文熏陶。

(二)端午诗赛的现实性

2005年底,韩国江陵端午祭成功申遗给广大中国人一个不小的刺激。端午节在我国流传2000多年,现在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2006年,端午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一个侧面来说,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包括端午节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得不说,在当代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日益淡薄的今天,在从国家层面从上到下日益重视传统文化的今天,发起端午诗赛恰得其时。至少在大学生的思想范围内,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怀念端午节,加深大学生的印象,以此影响大学生的日常思维习惯,对于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十分积极的。

举办端午诗赛恰好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看似是巧合,其实也有其必然性。这反映了在物质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切呼唤和认可,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

(三)端午诗赛与校园文学

在大学校园内,从来就不乏诗歌爱好者,或者歌咏友情,歌咏爱情,或者歌颂生命,感受真善美,诗歌在青年时代的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里,以诗赛的形式来推动校园文学氛围的发展进而繁荣校园文化很有创意。

校园文学存在其局限性,那就是对于更广阔主题的缺失,往往关注的是个人的生命体验,存在较多的矫揉造作的痕迹,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不够成熟。而端午诗赛在这一方面给与了更加明晰的提示,即对爱国精神的宣扬,特别是第三届和第四届诗赛,与国家大事紧密联系,第三届的主题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第四届的主题是“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这样的主题给与参赛主体更加明确的信号,鼓励大学生去关注国家命运,从而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生命体验与国家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自首届和第二届端午诗赛成功举办后,第三届诗赛以来,学校更加重视端午诗赛,党委宣传部从第三届开始主办端午诗赛,从官方层面来引导大学生舆论,宣扬主流价值观,对于端午诗赛的发展无疑影响巨大。事实上,端午诗赛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层面的推动,特别是对外宣传,端午诗赛肯定从此更具优势。这也是端午诗赛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四)端午诗赛的未来发展

“雏凤和鸣,求其友声。文思唱酬,荆楚峥嵘。”这是从首届余区端午诗赛就保留至今的宣传口号,希冀理工文脉沛然当然是好事。但是诗赛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扩大眼界,向更多的高校推广。联想到武汉大学的樱花诗赛,由武汉大学浪淘石文学社于1983年发起,由最初的武汉大学校内诗歌比赛一步步逐渐发展为全国高校学子、诗歌爱好者交流的舞台,至今已经是第26届。

现在“楚凤鸣兮”端午诗赛在理工大校园内已经有了很好的氛围,比如本届诗赛,超过220名作者投稿,收到近500篇稿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校园诗歌盛会。鉴于以上基础,进一步拓展影响力也不是不可能。

凭借纪念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以纪念屈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这样深广的主题,端午诗赛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而目前在湖北高校中,以这样的基调为主题的诗歌比赛还不多,只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端午诗赛肯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若干年内,“楚凤鸣兮”端午诗赛推广到更多高校,甚至全国高校,如果真到了“文思唱酬,华夏峥嵘”那一天,端午诗赛就不愧为青年学子的诗歌盛会了。

五、历届诗赛简介

(一)2007年 第二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继首届端午诗赛诗赛在余区成功举办后,2007年第二届诗赛仍然由余区校报学生记者团文艺部组织,此次参与的文学社在首届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分别是马房山校区的路过文学社和原点文学社,所以,与第一届不同的是,第二届端午诗赛真正开始在武汉理工大学全校内展开,开始成长为全校性的诗歌盛会。

第二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评出一等奖两名,分别是黎盼的《一棵草活在我的心脏》和姚晶的《活在自杀那一天——献给天才、画家、疯子以及我自己》,评出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二)2008年 第三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有了前两届的成功基础,2008年第三届端午诗赛从一开始就受到关注,这一届诗赛是由余区校报记者团文艺部组织,联合马区校报学生记者团共同主办。诗赛自2008年三月份就开始具体策划实施,鉴于前两届在全校范围内造成较好影响,并且借由2008年时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契机,本届诗赛升格为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由校报编辑部和网宣办承办,这一届诗赛获得较高影响。

本届诗赛从三月份开始策划,到在全校范围内宣传,从四月十号征稿到五月十号截稿,我们一共征得稿件近400篇,有的个人甚至投了不下十篇,这个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最终本届诗赛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一等奖获得者分别是郭锋《春天的疼痛》、贺良《一首关于四月的诗》、孙剑涵《季风·火炬·奥林匹亚》、付佳荣《量·江南》和杨小威《诗人,一个时代的背景》。详细获奖名单见附一。

颁奖晚会于6月5日晚在余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举行,宣传部的领导也出席了本届诗赛的颁奖晚会。

附一:第三届端午诗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郭锋《春天的疼痛》

孙剑涵《季风·火炬·奥林匹克》

付佳荣《量·江南》

贺良《一首关于四月的诗》

杨小威《诗人,一个时代的背景》

二等奖:

周星《一只被缓慢杀死的鸡》,余昆《汨罗江畔》,孙海波《醉客的歌》,韩一帆《紫色的吻》,

易超《月夜雪》,陈承俊《南国,我的雨恋情结》,柴晓运《原风景》,付文龙《第七封印》,

柯贤良《国王》,龙维强《献祭》

三等奖:

温宝《早安,海峡》,宿圣军《错过》,曹炜《短诗八首》,梅志《夜中喘息》,夏落庚《吹过故乡的风》,张杭《给我重金属,给我原始的骨头》,王祖慰《国殇》,夏一青《石头会开花吗?》,朱传佳《零碎的生活》,邱超《千年殇》,卢翔《叶落归根》,李亮亮《剑煮酒》,段子君《八声甘州——辛弃疾》,谢文君《乱世狂人》,黄帅《蓦然》

优秀奖:

董雪《不应该这样》,彭英龙——《名人志诗三首》,房洋友《风生水起》,熊迎《采莲人》,杜国凯《洗衣》,许桂满《梦想的边缘》,黄蓉蓉《悠悠的牵挂》,向梦玲《吊屈原》,张天竹《天堂翅膀》,张胜《汨罗江畔的绝响》,毛添华《我要把你带走》,刘向阳《我是一支逆流的船》,张斌《回望屈子》,李汭璇《有人》,吴力川《再见凡高》,李娟《三个村庄》,汪颖芝《汨罗里有座石屋》,陈先强《充满阳光的冬日》,王利《梦汨行》,段子君《满江红——辛弃疾》

(三)2009年 第四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第四届端午诗赛依照传统依然由余区校报学生记者团组织,联合马区校报记者团共同主办。在2009年2月份底就开始动员,三月开始策划,从三月中旬开始征稿,到4月25日截稿,中间历经优秀作品展,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本届诗赛依然由党宣部主办,校报编辑部和网宣办承办。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本届诗赛作为武汉理工大学“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诗赛截稿日期延长至5月10号。

第四届端午诗赛于5月26日在余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颁奖,本届诗赛共有超过220名作者投稿,收到稿件近500篇,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20名。一等奖获得者分别是周星 《阴影》、付文龙《 情诗》、卢翔 《以春天的名义》(组诗)、孙超 《端午,五月五 ——纪念屈原》和王建 《老人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 详细获奖名单见附二。

附二:第四届端午诗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周星 《阴影》

付文龙 《 情诗》

卢翔 《以春天的名义》(组诗)

孙超 《端午,五月五 ——纪念屈原》

王建 《老人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

二等奖

郭锋 《跋涉》 ,李军 《风乎舞欤》 ,张杭 《给心中圣洁的青海湖》 ,江长运《幸福的守望》 ,梁波 《走廊》(组诗) ,毛添华《夜》 ,薛健 《红豆》 ,张浩存《醉人》 ,宿圣军《墨斗鱼的特征》 ,李娟 《瞎子与酒》

三等奖

张晓峰 《建国六十年有感》, 杨安林 《不眠之夜》, 汪颖芝 《在夏天到来之前回去吧》, 梁明 《走近汨罗》, 李珊瑜 《往事赋》,赵文燕 《爱的方式》,魏亚男 《心中的期待》,王思乐 《北方的狼》,顾广威 《归来》,吴建昌 《我们,我》,洪志 《楚人美》,余兰花 《在路上》,李锦玉 《你,亲爱的祖国》,左璐 《鱼鸟传说》,王利 《纯歌》(组诗)

优秀奖

王启胜 《写给春天》,马晓峰 《被遗忘的岁月》,陈能 《祝福你,可爱的祖国》,夏一青 《青春坐标》,刘翔 《我的身体中有另一个我》,柯贤良 《父亲》,彭英龙 《父亲》,潘志娟 《来自远方的愁绪》,余威 《飞雪化雨》,王祖慰 《一米阳光》,何彪 《观自在》 ,张维 《寻找七里香》 ,宋金剑 《轮回——雄狮》 ,唐熳 《夜·暗香》, 陈志伟 《都市里的布鞋》 ,刘晶 《过往的五月》, 赵彬 《南乡子》 ,曾令烈 《浴火重生》,胡仁栋 《秋水》, 龙浩 《屈子祭歌》

(四)2010年 第五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本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由武汉理工大学校报编辑部的精心准备,以庆祝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为契机,旨在激发广大诗歌爱好者的爱国热情。诗赛从本学期一开始便投入宣传,历时四个月。投稿作者超过200名,征得诗歌数量超过600篇,为历届诗赛之最,最终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7名,优秀奖21名。一等奖获得者分别是朱莹、林舒婷、王新贺和戴天熙。详细获奖名单见附三。

所不同的是,本届诗赛颁奖晚会首次在马房山校区举行,6月11日晚,在西院工会二楼,第五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颁奖晚会如期举行。本届诗赛同往届一脉相承,为纪念学校合并,激发广大大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促进文学朋友和校内各文学社团的相互交流,提升理工学子的文学修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附三:第五届端午诗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朱 莹《守候那片心海》

林淑婷《金色交响曲》

王新贺《风蕴尘香(组诗)——一些心底的歌儿》

戴天熙《读词小感》

二等奖:

许亚力《天南集》序并诗,唐晓仕《一个冬日的午后》,赵 彬《游武汉》,刘 翔《向日葵》,邹礼荣《忆》,孙剑涵《眼睛龙的王国(组诗)》,张 彦《2012》,林 欢《地图上的蚂蚁》,张 杭《一组又一组》,余 威《未解之谜》,刘合财《黎明的村庄(组诗)》

三等奖:

史学武《思雨——冷泉》,罗益福《为何(组诗)》,谢璐琼《那逝去的红颜》,李博文《请不要伤害我的天使》,宋志强《那树》,汪 峰《我的心在云彩上飘过》,王战科《魔方》,魏 晗《墨竹》,李玉珠《我在雨天写给阳光》,娄雅玲《印象二首》,董素贞《雨天与话蓝》,胡振悦《雨霖铃(红楼梦)》

优秀奖:

王 成《屈原颂(组诗)》,陈 波《那一年》,余乐乐《等待》,陈亚伟《南方的雨》,刘猛超《我找到我了》,张雅婷《苦闷的解药》,郝文斌《路灯》,聂 文《木兰花令》,杜 晗《笑忘书》,唐 熳《等待》,卢 翔《乡门踟蹰(三首)》,张宗煜《一剪梅·屈子》,赵 俊《荒草地》,朱 希《童话》,余兰花《我和父亲》,田 露《音乐瞬间》

(五)第六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

2011年6月6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又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的诗歌创作热情,促进文学朋友和校内各文学社团的相互交流,提升理工学子的文学修养,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第六届楚凤鸣兮由武汉理工大学余区校报记者团主办,联合马区校报和全校七大文学社团,从三月二十号开始全校范围内宣传,并开始征集稿件,截止到五月九号,共收到全校来稿735篇,稿件数量和质量较之往届在不断提高。经过以校报文学部和七大文学社团的初步评审共有250篇稿件入围决赛,在经三位专业的评审老师的耐心评改,共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优秀奖14名。并于6月2日在余区工会二楼成功举行颁奖典礼。

一等奖

张攀锋《心殇》,图力古尔《广大之城》,谢俊喜《纸飞机》

二等奖

丁婉《深海的星星》,黄晓朵 《阿婆》,王新贺《.想起焚麦秸的岁月》,王梦璇《流浪的文字》,李玉珠《岸边的春草绿了》,范世俊《旷野》,何翰《写给生命及其他》

三等奖

曹英南《汨罗行》 ,赵彬《烟雨问山诗》,蒲平《冬日琐屑 故乡》,赵业《花开不败》,徐萌萌 《贝壳》,杨小庆《【叹红楼十二钗】》集子,三凉《土司爸爸》,陈翠云《陈氏祠堂》,夏欢《给我一首诗的时间》,杨小庆《【清明】【虞美人】祭颦卿》,喻琪《错误》

优秀奖

向东《钓鱼岛》,叶茂生《搁浅的情愫》,郑园园《心纷烦,意凌乱》,孙哲《月夜呓语》,

秦升杰《游子吟》,黄茹《冰是睡着的水》,陈冉《凤舞九天》,娄雅玲《 钢笔》,李阳《 西游之歌》,唐静宜《老宅》,王战科《雨天》,夏凉凉《黎明的光》,刘强《海韵组诗》,陈丽娟《春天来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