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被”现象
释义

quilt” phenomenon ;"Is" phenomenon“被”现象是指在一些公共信息发布后,信息中的相关核心词,被某些公众加个“被”字而成为“被字句”的语言现象。

■“被”现象普遍且常见

某媒体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度多大。一些公众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

某地政府部门公布,北京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0.33%左右,人均GDP已达到9000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北京已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此事引起不少公众,尤其是网民的强烈反应,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富裕”;

有的公共政策出台,有关部门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有高达百分之多少的公众表示赞同。相当多的公众对这种赞同率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

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是权威部门有望年内出台的网瘾诊断标准。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这一标准,并称自己“被网瘾”;等等。

■“被现象”折射出公众的无奈和调侃

这些加了“被”字前缀的公共舆论词汇一旦出现,往往能引起相当程度的社会共鸣,或强或弱地反映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情绪。而我们一些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的闪光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一再被公众加上一个“被”字,表达的是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不认同,传递的是公众对有关部门“强加于人”的不认可,宣泄的是公众的不满甚至反感。这种政府部门与公众意见相左,各说各话,意见缺乏交集,歧见过大的局面,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如何凝聚全民力量所遇到的一个大考题。

从各级主政者的立场来说,当政要出政绩,宣传要有亮点,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鼓舞人心,激励士气。这当然是对的。从总体上来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各项成就无疑是辉煌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不然的话,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坐三望二,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出口即将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等等,何以解释?国力强了,国民富了,日子好过了,民心怎么反倒难以凝聚了?难道中国人真的可以共患难,难以共“富裕”?

■“被”现象词典

“被字句”的始作俑者,现已难考。推测起来,开先河的也许是去年出现的“被自杀”。在一连数起被社会高度关注的死亡事件中,当事人的死因都被当地官方归结为“自杀”。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曾多次进京举报原安徽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违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白宫”等问题的举报人李国福,在监狱医院内“被自杀”事件。人们质疑这种集中性的巧合,开始在网络上使用并大量传播“被自杀”一词。随后,一系列“被××”格式的词语,被纷纷创造出来。除了本版前面提到的之外,著名的“被”词汇,还有以下几个:

“被小康”:

2009年2月,江苏省对南通市辖下各县市的小康达标情况进行随机电话民意调查。当地政府要求受访群众熟记事先统一下发的标准答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农村居民必须回答8500元,城镇居民必须回答16500元,“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或保障”必须回答“参加了”,“对住房、道路、居住环境是否满意”必须回答“满意”。于是,那些原本在小康水平之下的群众,一夜之间“被小康”了。

“被失踪”:

2008年12月,《网络报》记者关某在山西采访时神秘失踪,家人报警求助,山西警方立案调查,初步认定为“失踪”,并声称“人命关天,我们会全力查明真相”。14天后,家人却接到河北警方电话,被告知关某涉嫌受贿被刑拘。随后,山西警方表示他们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

“被自愿”:

重庆市铜梁县孩子读小学要交9000元“教师节慰问金”。学生家长反映至县教委后,被告知“要退钱就必须退人”。铜梁县教育局局长接受采访时称,此费系家长“自愿”缴纳。

“被中考”:

福建闽侯中考替考事件,新添“被中考”。13名辍学生在不知情情况下“被中考”,为的竟只是“降低辍学率,提高学校综合成绩”,给学校遮羞,避免在“全县教育系统会上作检查”。

“被慈善”:

今年8月,河南荥阳市慈善总会发出倡议,希望全民参与慈善活动。倡议很快变成了荥阳市委、市政府的红头文件。8月5日,荥阳市委书记杨福平宣布,在全市开展全民慈善活动,并出台10项措施,包括设立募捐箱、“慈善饭桌”等。“荥阳要通过这次活动,打造成‘慈善城市’。”市委书记杨福平对媒体说,荥阳将形成1000个左右的慈善组织,推举出5000名慈善大使。但此次打造“慈善城市”的号召,却没得到荥阳市民一致服膺。有网友用“被慈善”一词,来形容这种行政命令下的“强制慈善”的政绩工程。

■“被字句”“被现象”探究

尽管市场经济已在国内发展十多年,但在整个社会管理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计划思维的一大表现就是重管理轻服务。在制定工作程序时,重目标,不重过程,出发点往往是如何最快捷地达成目标和最大化地方便管理者,而不是如何让项目的主体人群获得最满意的服务感受。 看重数据而不尊重数据,是计划思维的最直观表现。数据本是最客观、最具说服力的表现手法,但自从出了“被就业”“被代表”“被增长”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数据已经成了可以随意拿捏的“工具”。诚然,数据是领导成绩大不大、政策效应好不好、民意支持高不高的衡量标尺,当然应该看重,但看重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尊重数据。只有尊重数据,我们才会用最客观的程序、最正确的方法、最广泛的调研去求得数据,而不是运用各种捷径、钻各种空子,去制造数据。

过时的计划思维遇上日益追求个体权利诉求的公民,“被字句”也就应运而生了。而只要计划思维还残存于领导者和有关部门的潜意识中,普通百姓就无法摆脱“被动”的命运。只要“看重而不尊重”数据的观念还在,我们的未来就无法避免“被幸福”和“被繁荣”的尴尬。

(据《京江晚报》)

■“被××”走红网络 公权扮演尴尬角色

“被”字词红极一时,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更多的是折射出了当下所暴露出的急功近利,如果相关部门依旧沉醉于数字带来的快感和虚无的政绩单,那么还将会冒出更多类似“被”字的荒诞字眼来为这些现象注脚。 “被自杀”“被自愿”“被就业”……一路走来,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的。“被××”走红网络,既让人感慨,又透着太多无奈:人们虽然在名义上拥有选择权和创造权,但实际上却无从选择和创造,人们需要做的只是“被××”,或者说只是接受并习惯“被××”——被捐款、被失踪、被自愿、被就业、被自杀、被开心、被小康……此种语法看似荒谬,却也恰恰以此嘲弄了“被”的荒谬。“被××”确实成了一种现象,透着弱者的委屈与无奈。 “被”字词红极一时,表现出的是公众对个体权利的无奈诉求。这是一种微妙的诉求转变,而公权力却未能明察,一如既往地“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只有等到媒体曝光了或者“网友曝”了,才忙不迭地出来澄清、公开或者叫停。每一次,权力都被置于舆论的漩涡,被追问,被质疑,被调侃。制度建设了一箩筐,但仿佛权力是用于治人的,而不是用于反躬自治的。从“正龙拍虎”到“躲猫猫”再到目前的“被”字词,公权总在扮演尴尬角色。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不要轻易将所谓的“自愿”、“开心”、“就业”等字眼强行戴在民众头上,尊重人们的感受,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动不动就戴上一顶用来遮耳目的大帽子。从此以后,该“自愿”的自愿,该“辞职”的辞职,该“就业”的就业,该“增长”的增长,再也没有那个可恶的“被”字作祟。 而在一个“被××”的语境下,数字统计的信任危机,给我们的痛感,已是越发的清晰。如何挽回公众对统计数字逐渐失去的信任感,让统计数字独立、公正,已经不容回避。因此,公共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不是急于以“个别现象”为自己辩白,也不是以发达国家也存在数据打架为自己开脱,反思如何以缜密的管理逻辑,把统计领域里的“魔术师”给清理出来,才是关键问题。 (综合《现代快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