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昆虫博物馆 |
释义 | 上海昆虫博物馆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其前身是法国神父韩伯禄(P. Heude)1868年筹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馆(Musee 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汇建成,后因标本众多,无法储藏,于1930年在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兴建新的震旦博物院。当时储藏中国所产的动植物标本为远东第一,有“亚洲的大英博物馆”之美称。1953年归属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2001年并入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2002年组建上海昆虫博物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院、所共同投资2000万元专项资金建成新馆和展览部。 发展经过100多年的创业和发展,现收藏全国各地昆虫标本100多万号,保藏着一大批濒危珍稀昆虫标本及国际和国内的危险性检疫害虫标本,是我国大型的专业昆虫馆。学术带头人有尹文英院士和一批知名教授、研究员。 解放后历任馆长:杨平澜、夏凯龄、罗志义、金杏宝、章伟年、张雅林。 荣誉与成就上海昆虫博物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数十项,对原尾虫、蝗虫、白蚁、介壳虫、虻和苍蝇等5大类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昆虫分类系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参加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种科学考察,并获奖. 2000年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科普教育基地”。 2002年12月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2年被中国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评为“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 2003年5月,参加上海市科普讲解员(导游)的培训,先后3人获得上海市科普讲解员资格证书。 2004年5月,参加“2004上海科学与艺术展”,“昆虫与艺术”的图谱和“蝴蝶贴画”双双获得首届“科学与艺术优秀作品奖”。 2004年12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沪科(2004)第477号)颁发的“2004年上海市科普实事工程突出贡献奖”。 2004年12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颁发的“2004年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先进集体奖”。 2004年12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2003-2004年度徐汇区科普工作优秀组织奖”。 2004年12月28日,上海昆虫博物馆获得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2005年12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上海试点项目实践基地”称号。 2006年1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颁发的“上海市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先进单位奖”。 2006年1月,上海昆虫博物馆获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颁发的“2005年度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先进集体奖”。 2006年5月26日,被徐汇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2006年上海科技活动周徐汇区活动优秀组织奖。 2006年6月获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联合颁发的“2006年上海市六一好去处”称号。 2006年8月获被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徐汇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8月,多名工作人员被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度徐汇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2006年,多名工作人员获“2006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普工作者” 2007年6月获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联合颁发的“2007年上海市 少年儿童“六一”好去处”称号。。 营业时间一年四季,不分节假日都开放。开放时间:09:00--16:30 门票:成人15元/人、学生和小孩均10元/人。团体(学生请携带学籍卡)应提前预约.全年开放,节假日无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