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犛牛
释义

犛牛

yak

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动物,学名为Bos grunniens。体形粗大,栖息在海拔4,300∼6,100公尺(14,000∼20,000呎)的青藏高原。雄体肩峰高约1.8公尺(6呎);雌体和驯化的变种小得多。野犛牛(Bos grunniens mutus)毛短,黑色,但两胁和尾部的毛长,蓬生。角向外向上生长,像美洲野牛一样头向下俯。雌体、幼仔和未成年雄体组成一大群,成年雄体组成小群。冬天交配,次年秋天产仔。以草为食,需水量大(据说冬天吃雪代水)。现已大为减少,在《红皮书》中已被列为濒危动物。主要分布于西藏北部。驯化的犛牛容易与家牛交配;毛呈黑白花色,在山区及高原用作驮畜、挽畜或座骑。野生犛牛及家养犛牛的皮均可制革,在印度用其尾制蝇掸。家养犛牛的乳及肉可食。胁腹部有流苏状长毛,此处的毛可用以编织绳索。犛牛的乾粪在无树的青藏高原上常为唯一可获得的燃料。

犛牛产于我国的青康藏高原,被称为「高原之舟」。形状好像水牛,角很长,但肩胛骨特别高,全身大都披满长毛,毛黑色,畜养的犛牛常为白色。

犛牛外表虽然凶猛,可是一点也不粗暴,性情温驯。常成群在高山地带活动,能忍饥耐劳,也能耐严寒的天气。不怕高原上强劲的西风,能在雪坡、巉岩间行走,能够翻山越岭,能在激流中游泳。认路的本领很强,负重也强,是高原居民运输的最好交通工具。

犛牛属于偶蹄目牛科,为草食性动物,冬天食物稀少时,会挖掘雪地找东西吃,它的视力不好,全靠灵敏的嗅觉行动。犛牛不只是重要的驮兽,更是高原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犛牛的奶为金黄色,含有很多脂肪,可以制造酥油,毛可织成毛毡、衣服、帐篷。不过由于人类大量的捕杀,现在野生种的犛牛已不多见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