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释义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选址于幽静的汾阳路上,占地面积5862平方米,在主楼分设织绣、雕刻、民间工艺三大展示厅。设立的刺绣、戏服、绒绣、竹刻、黄杨木雕等十余个专业,基本涵盖了上海本地急需保护的传统工艺品种。

展馆简介

上海工艺美术馆分别为雕刻馆、织绣馆和民间工艺馆,陈列着近300件作品,从中可以映现上海工艺美术发展的脉络。它的展品和藏品补充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以外的近现代工艺美术精品,是上海较有特色的行业博物馆。该建筑占地总面积5862平方米,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三层混合结构,为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式住宅,正南设左右双抱露天大楼梯,平屋顶有漏空女儿墙。

发展历程

上海工艺美术馆-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某公董住宅,建于1905年。

抗战胜利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在此办公,是该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

解放初,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

1960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入。

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在陈毅同志的关心下,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相继在此工作和传艺,同时,还建立了工艺美术品陈列室。“文革”初期,工艺美术研究所被赶出了院门,这幢毫宅被林立果占用,1972年,工艺美术研究所重返故地。

2001年上海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市文管委指导下对建筑进行复原修缮,设立博物馆及专业创作室。

美国前总统里根、英国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总统夫人都曾来此参观。目前,工艺美术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具有收藏、展示、普及、交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其主楼安排有民间工艺、雕刻、织绣三个展示厅,设置有十余个专业工作室,集中了工艺美术专业人员五十余名。

旅游资源

几百年来的上海工艺美术,广泛吸纳各地特长,以开放的意识,形成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海派”工艺美术。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建所伊始,党和政府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将沪上一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大师汇集于此,如灯王何克明、神剪王子淦、绒绣大师刘佩珍、高婉玉、张梅君、“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细刻专家薛佛影、瓷刻大师扬伟义、砚刻艺术家陈端友、张景安等。一九六四年一月十五日,朱德委员长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题词:“继承和发扬工艺美术的优秀传统”,进一步确立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政策。正是在这一政策的贯彻下,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留下了精湛高雅的作品,给祖国的工艺美术事业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不少作品达到了该专业的顶峰,至今无人可超越。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有这样一批作品,作陈列展示,供人们观摩、研究。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设置、保留的工艺美术专业,均为历史悠久、地方风格显著,且制作技艺成熟。各专业所创作产品,全部系手工制作,并多为单件产品精工创作。目前设立有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漆刻、镶嵌、砚刻、竹刻、细刻、工艺绘画等。

参观指南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汾阳路79号

工艺美术馆门票:8元

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