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
释义 |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建立于1960年。原为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94年划转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为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涉外商科大学,具有从事国际商务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 主管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类型:财经 二级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金融管理学院 法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学院 会展与旅游学院 商务信息学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院概况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校训:诚信宽容博学务实 建校:1960年 类型:公立 校长:孙海鸣 教师:800余人 学生:10000余人 地址: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 校园:古北校区73亩 松江校区700亩 教学设施学校现有松江和古北两个教学校区。 松江校区位于松江大学城,占地约1000亩,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园区。校区内教学用房约10余万平方米,实现了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以及覆盖全校范围的有线、无线校园网络环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条件。 古北校区毗邻虹桥开发区,占地70余亩,已建成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产、学、研基地。目前设有该校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建设的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国际合作基地和上海高校国际商务实习中心,以及拥有现代化教学培训设施的学位后培训基地等,为学生开展职业素养与创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国际交流为顺应该校国际化办学的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商界精英,该校积极开展与国外知名大学及教学机构的合作。根据该校与国外大学签订的学期交换生协议和假期学习之旅协议,每年可选派200名左右学生去国外院校学习交流,并互相承认学分,使学生积累海外学习或实习的经验,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该校累计已向海外选派了近500名学生赴国外相关大学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同时接受海外留学生1200余名在该校进修学习,体现了该校国际化办学的特色。 国际交流生项目(International Exchange Student Program) 目前与该校具有交换生项目合作的院校包括: 1.美国:北方州立大学NORTHERN STATE、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美国明智大学(Sage Colleges)、美国海外留学基金会(SAF); 2.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 University)、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 3.英国:中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4.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Univ. of Applied Sciences Osnabruck); 5.法国:格勒诺布尔管理学院(Ecole de Management Grenoble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格勒诺布尔大学企业管理学院(IAE Grenoble)、里昂商业行动研究学院(Lyon IDRAC Business School)、里昂天主教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yon)、南特大学企业管理学院(IAE Universite de Nante)、巴黎高等商学院(ISC Paris)、特鲁瓦高等商学院集团(Ecole Superieure de Commerce de Troyes)、克莱蒙高等商业集团(ESC de Clermont); 6.荷兰:的鹿特丹商学院(Rotterdam Business School); 7.日本:国士馆大学。 赴国外学习之旅项目(Study Tour Program) 目前与该校有暑期学习之旅(Study Tour)合作项目的国外院校有: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加拿大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学习之旅项目主要集中在讲英文国家(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知名大学。该项目每年可派近100名学生赴国外参加短期的语言和文化学习,学生可领略世界名校的文化氛围,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活动结束后,国外名校发给结业证书,同时该校把该项目作为超规格选修课给予2个学分。 二级学院学校下设二级学院,包括: 专业二级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商务信息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中外合作二级学院:澳曼特国际商学院,加州商务与英语学院 国际商务技术学院 ◆WTO研究教育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国际经贸学院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下属二级学院中国际商务专业门类最为齐全、师资阵容较强的学院。 学院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紧跟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尤其是上海"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航运"四个中心建设的步伐,致力于为企业、政府机关培养应用型现代国际商贸人才。 学院有五个本科专业,一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分别隶属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二大学科。学院设有国际贸易学硕士点、中外合作物流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国际贸易学科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前校长王新奎教授。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市"外贸经济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2008年1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教学和科研力量雄厚。现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8%,三位教师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三位教师获得市曙光学者,六位教师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二位教师被评为市优秀后备青年教师。学院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组建了一支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跨国企业的外聘教师队伍。学院设有WTO与多边贸易体制研究基地、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研究基地、现代国际商务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与欧盟经济研究所、国际经贸教育教学研究所、国际商务案例研究中心等。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所属的二级学院,是学校专业设置历史最长、外语教学涵盖面最广、教师人数最多、学生人数第二的二级学院。学院具有集40多年办学经验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为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现有商务英语(中英合作)专科专业1个,英语(商务英语方向)、英语(中英合作)、英语(翻译方向)、日语(商务日语方向)、法语(商务法语方向)、旅游管理(国际导游方向)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新闻(中英合作,英语经济新闻报道方向)等本科专业7个。学院设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我院商务英语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5年被评为校优势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为校培育学科。2005年5月我院被批准参加上海市教委英语本科教育高地建设。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拥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师资队伍结构在不断改善, 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层次、职称等结构较为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01人,其中专任教师 194 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 57人,占29.38 %; 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占78%。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外语强、专业知识牢固,能为上海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能适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贸易不同领域需要的各类国际商务复合型人才。学院的发展定位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抓手,以教学和学术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使学院逐步向教学-研究型方向发展。 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在努力完成本、专科、双学位、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致力于为沿海省市,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培训各类不同层次的商务人才,已先后与江、浙、闽、陕各省的昆山市、扬州市、启东市、苏州市、无锡市、舟山市、宁波市、乐清市、宁德市、西安市的外经贸委、组织部以及上海市委组织部等合作开设了具有不同层次需求特色的培训班,如上海、福建的WTO事务高级人才培训班;舟山、宁波、西安等市的国贸理论和国际商务英语强化班;昆山、扬州、启东等市的招商引资业务骨干培训班,上海市委组织部的高级管理干部培训班社会效益显著。上海市委组织部,江苏昆山市委组织部,扬州市委组织部已把我院作为干部定点培训基地。 另外,我院还是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外经贸委、上海市人事局联合举办的上海市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T)主考单位,考试中心设在我院。目前,面向上海市每年举行2次(六月、十二月)商务英语初、中级考试,为上海市商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金融管理学院金融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成立于1995年。现有金融学(中加合作)、财务管理(中加合作)、金融学(国际银行业务方向)、财务管理(国际资产经营方向)、财务管理(资产评估方向)、金融工程,保险学本科专业和一个金融学硕士学位点,同时招收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学生总数近2000人。1998年起,金融学、财务管理二个本科专业开始与加方Douglas College合作办学,引进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世界名校商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原版教材和先进教学手段,该合作项目获200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加拿大联邦政府杰出国际教育奖(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d),在国际化办学上取得可喜的成就。学院在办学中坚持国际化、职业化、市场化的基本方针,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断发展的竞争形势需要的高质量的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成绩明显。金融学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金融学硕士点系上海市最早五个金融学硕士学位点之一,近年来教师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二十多项,在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金融学专业同时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上海市特色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证券投资分析》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学院作为上海市第一批本科教育高地建设单位,目前已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市级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十余项;《多重能力培养目标驱动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学院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1998年起,金融学、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Douglas College)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知名商学院的专业课程体系、原版教材和先进教学手段,2001年该合作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和加拿大联邦政府杰出国际教育奖(Outstand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ward)。加方为合作项目优秀毕业生设立奖学金。 金融管理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上海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广泛服务于各类金融机构,近年来就读密西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国内外名校研究生的学生数明显增加。 学院始终把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学院的中心工作,把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层次的依托,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 法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是由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著名法学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名誉院长裘劭恒教授奠基,中国中青年法学家、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院长、法学院第一任院长周汉民教授创建的。法学院的前身是1984年裘劭恒教授主持建立的全国首个国际经济法系,1995年经改制为如今的法学院。早在法学院成立之时,我们便郑重地将法学院喻为精神家园。倡导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坚持道德、人品、文章的办学宗旨,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法学的办学方向和特色,致力于培养熟悉商事交易规则、“懂外语、懂经济、精于涉外法律”的“两懂、一精通”的法律人才,以及熟悉商事交易规则和法律规则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Management School)下设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方向)、市场营销(国际营销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方向)3个专业,及企业管理硕士点1个。工商管理学院十分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师资队伍,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力量队伍。目前拥有26名教师,博士学历比例超过60%;多名教师获上海市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和“宝钢教育奖”荣誉称号;3门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3项教改项目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企业管理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有16人次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2人次作为访问学者赴国外院校进修,进行中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其他级别科研项目9项。 会计学院会计学院秉承“创新发展、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已形成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齐整、科研成果丰硕、教学科研条件优越的教学、科研基地。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中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研究、政策支持,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将上海建设为“四个中心”提供商务管理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为跨国公司、涉外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金融机构等单位培养具有一定的现代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和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有较强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具有良好品格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学生毕业时能够做到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并熟练掌握中国会计准则、能以英语为工具熟练从事中外各类企业的财会工作。学院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和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并正在积极筹划开设审计学、会计学(金融会计方向)、会计学(注册税务师方向)等新的专业方向。会计学专业创建于1987年,多年的办学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国际会计方向主干专业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双语授课,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国际会计准则(IAS)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并能以英语从事整套财会的工作。注册会计师方向主干专业课程直接采用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教材授课,做到课堂教学内容与会计实务接轨,有效促进毕业生获取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提高从业能力。 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张晓岚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健全,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大部分教师可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近年来,学院在会计监管、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理论、国际会计比较等方面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研究实力。至今,专业教师主持及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4项;主持及参与的省部级课题如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多项;主持及参与上海市教委等厅局级项目20多项;发表在国家核心刊物上的相关研究论文100多篇。 学院一贯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标准”的培养模式,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ERP系统”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006年会计专业学生参与用友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获全国冠军。会计专业毕业生因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外语水平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评价,均名列同类学科前茅。具体表现为:会计专业生源质量好,录取分数线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06届和2007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达99%以上,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于中外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大型国企、咨询机构等单位。据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均表示比较满意。 会展与旅游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设有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和旅游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会展本科专业之一,也是国内第一个实行中外合作办学的会展本科专业。 商务信息学院商务信息学院下设统计学(商务统计方向)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本科专业,有面向全校教学的数学教学部、计算机教学部,商务统计实验室以及信息管理实验室。 学院拥有先进和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SAS和SPSS等实验手段齐全。拥有一支德学兼备,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层次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和博士学位的达50%以上。 专业设置专业概况现有 21个专业和8个专业方向 本科层次学类专业及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国际投资)、金融学(国际银行业务)、金融学 (中加合作)、金融工程、保险; 文学类专业与方向:商务英语、英语(国家商务英语中英合作)、英语(中英合作)、英语(翻译)、新闻学(国际经济新闻报道,中英合作)、日语(商务日语)、法语(商务法语)、对外汉语; 法学类专业与方向:法学(国际经济法)、法学(商法),非法学(国际政治) 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方向: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国际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营销)、会计学(国际会计)、审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中加合作)、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财务管理(国际资产经营)、旅游管理(国际导游)、物流管理(中澳合作)、国际商务(中澳合作); 行政管理类专业:行政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科(高职)层次现有专科专业:国际贸易(中澳合作)、英语(外贸英语方向,中英合作);高职专业:国际贸易( 3+3)、涉外文秘(英语方向,3+3) 研究生层次现有国际贸易学、金融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法学、企业管理、英语语言文学、民商法学、马列主义中国化研究8个硕士点和1个中外合作硕士项目(物流管理)。 其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专业1个: 国际贸易(本科及专科) 夜大学专业: 对外贸易(专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第二专科、“专升本”) 重点学科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商务英语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 本科教育高地: 外贸经济 金融保险 英语 中外合作办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个:中加合作金融学本科和财务管理本科、中澳合作物流管理本科和国际商务本科、中英合作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方向)和中英合作新闻学(英语经济新闻报导方向)本科、中德合作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中澳合作物流管理硕士研究生,以及中澳合作国际贸易专科、中英合作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方向)专科。 学校校区古北校区教学楼 概况 古北校区有90年代新建的五层五千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包括视听中心;电化教育馆,包括演播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和卫星地面接收系统;有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投资建设的仿真模拟的经贸类文科实习基地--上海高校国际商务实习中心;还有专家楼、留学生楼、体育馆、室内健身房;以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SIF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图书馆 古北校区图书馆设有综合阅览室、中外文书库,共有阅览座位1374座。 开放时间 室名及室号\\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综合阅览室(201室) 8:15—11:30:30—16:30 8:00—11:30:30—16:30 外借处(109室) 8:15—11:30:30—16:30 不开放 学位后培训基地 古北校区学位后培训基地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位后培训基地(SIF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开展国际认可的或国际合作的面向中高级人才需求的各类学位后或职前专业证书培训,为本校毕业生就业前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也是其他高校学生以及社会在职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共享平台。 上海申贸律师事务所 该律师事务所以从事涉外经贸法律纠纷为主,其律师多为校法律专业教师。 松江校区概况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学区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内、占地近700亩。校内教育用房10多万平方米,由18个单体建筑组成。主要教育设施有教学楼四幢,建筑面积合计为26000平方米;共有各类教室120间。其中120座电脑教室8间、96座语音教室4间、48座语音教室6间、另有三个230座语音教室。语音信息中心大楼为五层建筑,总面积28000平方米,底层为书库,二层为图书馆,三层为语音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厅、点播室、同传模拟训练室等,四层为商务实习中心、计算机房、网络中心机房、多媒体课件开发、软件开发中心等,五层为大、小报告厅。体育教学区有: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体育馆,包括操场、健身房、体操房以及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场等。 图书馆 松江校区图书馆周开放时间为96小时,与古北校区之间可进行通借通还服务。松江校区图书馆设有14个阅览室,分别为经济阅览室、法学阅览室、外文书刊阅览室、社科阅览室、现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考试阅览室、教师研究生研修室、教材参考阅览室、5个二级学院资料室。 开放时间 室名及室号\\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周日 社科阅览室(211室) 8:15—22:00 8:15—22:00/周日不开放 经济阅览室(213室) 8:15—22:00 8:15—22:00/周六不开放 外文书刊阅览室(218室) 8:15—16:30 不开放 现刊阅览室(203室) 9:00—22:00 8:30—11:30/12:30—16:30 法学阅览室(205室) 9:00—22:00 8:30—11:30/12:30—16:30 电子阅览室(201室) 9:00—22:00 8:30—11:30/12:30—16:30 考试阅览室(222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教材参考阅览室(224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教师研究生研修室(226室) 9:00—11:30/12:30—22:00 8:30—11:30/12:30—16:30经贸学院资料室(B111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法学院资料室(B110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外语学院资料室(D104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金融学院资料室(D105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基础部资料室(D107室) 8:15—11:30/12:30—16:30 不开放 寄包室(207室) 8:15—22:00 8:15—22:00/周六不开放 外借处(129室) 8:15—16:30 8:30—11:30/12:30—16:30 新书库(105室) 8:15—16:30 不开放 校园景观知识门知识门高8米,宽4米,屹立于古北校区草坪广场上,门顶呈古体“门”字仰天启缝,门柱沿顶直下分内外双层,钢骨水泥的自然色在质朴中显出厚重,刚健挺拔,是学校的标志性景观。 知识门始建于1984年,位于广场喷水池中,以“外贸”英文第一个字母“F”和“T”形状建起喷水池桥栏。1998年,学校对知识门景观进行改建,将喷水池改为草坪,草坪周围建起栅栏,仍由“F”和“T”形构成,长60米,宽40米,高0.4米,栏内绿草如茵,雪松巍立,生机蓬勃。 知识门门顶启口,开启的是学校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之门,同时,也昭示着学校发展的无限空间。 图文信息大楼图文信息大楼简称“信息楼”,位于校园中心区域,占地七千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三万平方米。楼体方正、庄严,以灰、白两色为主色调,在思源湖和绿化景观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大气。大楼的南面是巨大的拱门,拱门设计方中带圆,采天圆地方之意蕴,圆意动,方属静,动静相宜;既动态发展,又相对稳定,寓意学校在历经两落三起后,走上了平稳发展之路。 教学楼教学楼位于校园东侧,龙兴港河水环抱,有A、B、C、D四幢,建筑结构以巨大圆形立柱、流线型拱墙为特征。教学楼东侧由长100余米、高10余米的28根弧长型柱廊贯通;西侧由长154米、高23米的西山墙联结。西山墙由3个直径达24米的圆景洞组成,三圆左右并行,寓意在航海贸易的行程中,朝气蓬勃的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构筑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院楼学院楼位于校园东侧,由A、B、C、D四幢楼组成,以中国庭院风格为主要特征,简洁、明朗。四幢大楼各自独立,同时又通过“空中桥梁”彼此相连,漪涟的池塘、屹立的红色铁锚、静谧的木桥木椅、清新的荷花、翠绿的草坪点缀其间,形成一个大景观。学院楼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教师们也以实际行动诠释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涵义。 思源湖思源湖位于校园西侧,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最深处3.5米,环湖一周约700米。湖内设有喷泉,约两万尾淡水鱼翔于其间。湖岸石碑上刻有《思源湖铭》:“芳草嘉树,伴读琅琅。提今携古,博通华泽。经世济时,强我中华。是湖若鉴,仰映天光。经贸新星,涌出其里。”“饮其流者怀其源”,“思源”二字向师生员工传达了“感恩知福,饮水思源”的道理。 学校简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于1960年建校,是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属院校,1994年9月,划转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0年在上海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在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建设了新校区。学校拥有松江、古北和七宝三个校区。2006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培养国际经贸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规模适度、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经贸大学。 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设有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商务信息学院,还建有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WTO研究教育学院等。目前学校共有32个本科专业(方向),10个硕士点。学校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本科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财务管理和国际贸易实务为国家精品课程,市场营销学、证券投资分析和商业物流学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工商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名,研究生、本专科学生万余名。 学校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经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余名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已成为中国对外经贸企业界的领袖人物、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的精英骨干,在世界经贸舞台发挥才干。建校以来,历届毕业生创业后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已经超过了历届学生总人数。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举办的各类专业赛事中多次夺魁。 学校坚持科研为社会经济服务的方向,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规划、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学校在中国恢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发起成立了“关贸总协定上海研究中心”、“世界贸易组织上海研究中心”,是世界贸易组织首批教席院校。学校的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入选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专家被批准“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的首席专家和领军人物,系统开展国际贸易领域的高水平研究。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的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学生,选派学生赴国外进行短期交流学习。学校与境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搭建中外师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平台, 推进学校国际化进程。 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紧紧抓住中国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全面推进落实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经贸大学。 人文教学理念贯穿全校2008年残奥圣火第三站——上海站。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作为起点站和数万学子共同迎接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圣火。 办学理念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和教学为中心 以增强办学特色为抓手 以学生的成才为本位 办学定位以本科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商科类大学 办学优势确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新形势需求的人才培养结构及模式 建立宽口径,厚基础,注重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强化外语,计算机应用及高等数学等工具类,能力型课程教学 开展各类专业仿真模拟实践教学和学位后培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生涯设计 实现国际商务多学科,多专业的相互依托和相互渗透,形成复合优势 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实施双语教学 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办学目标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社会主义商科类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