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炆大虾 |
释义 | 炆大虾形体完整,色泽红润光亮,肉质细嫩鲜美,属于中国鲁菜菜系美食。 基本信息菜系:鲁菜食谱主料:虾类 做法:焖 味型:咸甜 成菜:热菜 原料主料整尾对虾250克。 调料葱段25克。花生油100克、姜片10克、清汤100克、绍酒15克、精盐5克、白糖20克、芝麻油10克。 制作过程1、将对虾剪除虾尖、腿,去净沙袋,挑去泥肠,用水洗净。2、炒锅加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将葱段、姜片下锅炒至焦黄出味,捞出不用,把白糖、清汤、绍酒、精盐下锅烧开,放入对虾并用手勺轻轻将虾脑压挤汤内,用旺火烧开,小火煨炆至熟,待汤汁收浓,淋上芝麻油,装入盘内即成。 营养价值对虾对虾(Prawn)属甲壳尖动物,虾体小者称为虾钱。主要产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的西部沿海。世界各地海洋中所产品种甚多,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短沟对虾等。我国产的对虾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对虾为最好。捕捞旺季为4~5月和9~10月。对虾虾壳薄,光滑透明,体长而侧扁,整个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外面衩有坚韧的头胸甲,腹侧有五对细长的步足。腹部被有甲壳,各自分离成节,前面一节压住后面一节,雌虾甲壳为青蓝色,雄虾棕黄色且体型小于雌虾,腹部腹侧有五对片状游泳足,尾部有扇状尾肢。 对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高蛋白营养水产品,被广泛用于各种菜肴的制作。 营养分析 1.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2.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3. 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4.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使用提示:每次约50克 对虾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适合孕妇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适宜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瘙弱无力之人食用。 2.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 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食疗作用 中医认为,海水虾性温湿、味甘咸,入肾、脾经; 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瘙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食物相克 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做法指导 1.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加工成片、段后,可熘、炒、烤、煮汤,制成泥茸,可制虾饺、虾丸; 2.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绍酒又称“老酒”,“料酒”或“甜酒”等,其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又称“黄酒” 。绍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用法 烹煮肉类原料时,放入适量绍酒,加热后,绍酒能与溶解后的脂肪产生酯化反应,生成 酯类等香味物质,使菜肴溢出馥郁的香气,增加菜肴的复合美味。绍酒中的乙醇还是很好的 有机溶剂,用绍酒腌渍肥肉,成菜焦香爽口,肥而不腻。 烹制绿叶类菜肴时,加入适量绍酒,能降低原料中有机酸的含量,从而保护叶绿素,成菜翠绿悦目,鲜艳美观。 调味时,加入适量绍酒能增鲜提味,又能增加热度,使菜肴的美味在瞬间的高热中得以完成。由于绍酒含少量的糖分,能使菜肴呈金黄色;同时,还有杀菌防腐,刺激食欲,增进特殊风味等作用。 提示 不能用白酒代替绍酒,这是因为白酒的乙醇含量较高,一般在57%左右,糖分、氨基酸、酸分含量甚微。所以,生成酯类也少。用白酒调味,因乙醇含量高,烹调时不易挥发,成菜滋味效果不佳,而且还会破坏菜肴的特有风味,所以不用白酒调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