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汕头大学电影节 |
释义 | 迎新活动——电影节2002年,在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迎新工作中,有一项较为引人注目的活动——长江电影周。新闻学院的新老成员齐聚一堂,分享电影的乐趣,新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掀开了大学生活的新篇章。 经过新闻学院学生会三年的努力,长江电影周发展成为汕头大学的一个校园特色文化大节,并作为汕头大学迎新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被正式命名为“汕头大学电影节”,由汕头大学学生处、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联合主办。 2004年10月22日,香港著名影星周星驰在汕头大学与著名学者李欧梵以“成长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为题,进一步探讨电影与文化的深层关系。 2005年,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首次与校学生处共同举办“汕头大学电影节”,作为学校迎新系列活动之一。首届汕头大学电影节以“励志”为主题,分别在汕头大学大礼堂和科学报告厅为全校师生献上5场经典影片,鼓励新生在新的环境中鼓起勇气、开拓进取。该届电影节一炮打响,即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场场爆满。 为了在新生入学之初就为其奉上一道精美的影视大餐,让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感悟和启发,从而精神饱满地迎接大学生活,一届届的电影人不断摸索和创新。为了打造一个完整的文化大节,2007年,“汕头大学电影节”首次添加了开幕式和闭幕式两个环节。 2007年9月4日晚7:30,第三届汕头大学电影节在形式新闻的电影歌曲串烧中拉开帷幕。孔孝元、李珊、陈海林、翟柳及廖海棋等五位校园歌手动听的歌声博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该届电影节的开幕电影是法国阳光情感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春风化雨般的电影成为了大家的“心灵鸡汤”,深受好评。 相对于较为简单的开幕式,9月28日晚在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举行的闭幕式则是丰富多彩 ,"李宇春"(彭翔凤)演唱《菊花台》;忍者龟原来和蜘蛛侠是很相似的;林黛玉来到了现代成为有名的演员;佛教界产生了四大名著......精彩纷呈的节目为该届电影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闭幕式由电影歌曲演唱、影评征文佳作欣赏、电影活动游戏、嘉宾表演及颁奖典礼五部分组成,创新的节目形式为电影节增添了不少亮点。 除了在举办形式上有所创新之外,2007汕头大学电影节的选片工作相对往届来说也愈趋严谨性和富组织性。 自7月起,电影节承办方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就着手于组织选片、购片小组等工作的筹备。通过网上投票和选片小组的精心抉择,6部优秀影片脱颖而出,它们分别是:《放牛班的春天》《红河谷》《诺丁山》《教父1》《第五元素》《燃情岁月》。关于选片问题,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会实践部部长黄晓晴解释,“因为经典所以选择”。 寒来暑往,一批批的电影人精益求精;春来秋去,一届届的电影节必将日臻成熟。 相信又见九月天时,我们会看到一届非同寻常的电影节。 新精神电影节为提高大学生精神素质,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使馆文化交流处、美国电影协会(AFI)将在11月27日-12月1日联合举行新精神电影节。本次电影节精心为学生挑选了:《毫不费力》《芳香之旅》《美丽的俄亥俄》《大梦想小东京》《花腰新娘》《越位》《婼玛的十七岁》《消失》等13部影片。其中《芳香之旅》、《婼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的导演章家瑞,《大梦想小东京》的导演大卫·博伊尔/ David Boyle,《消失》的导演杰·克雷文/Jay Craven将亲临现场并参与讨论。又一次的精神大餐等待着同学们去细细品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