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泇河
释义

泇河,发源于鲁南山区,源头分东、西两支,汇合后至泇口与薛河、彭河南省流之水合,下汇沂水,至邳州入黄河,黄河夺泗淮之前为泗水支流。

历史背景

在徐州北旧运河受黄河危害航运不通畅的情况下,想到利用这条河道代替它和黄河。万历三年,傅希挚提出了最初的规划,翁大立说:“治河当视其大势,虑患务求其永图。顷见徐,邳一带,河身垫淤,壅决变徙之患,不在今秋,则在来岁,幸而决于徐、吕之下犹可言也,若决于肖、砀之上,则闸河中断,两洪俱涸矣。幸而决于南岸犹可为也;若决于北岸,则不走张秋,必射丰、沛矣。……今以资河为漕,故强水之性以从吾,虽神禹亦难底绩!惟开创泇河,置黄河于度外,庶为永图耳。……自西北而东南,计长五百余里,比之黄河近八十里。河渠湖塘十居八九,源头活水,脉络贯通,此天之所以资漕也。……若拚十年治河之费以成泇河,泇河既成,黄河无虑壅决矣,茶城无虑填淤矣,二洪无虑艰险矣,运艘无虑漂损矣,洋山之支河可无开,境山之闸座可无建,徐口之洪夫可尽省,家桥之堤工可中辍。今日不赀之费,他日所有省尚有余抵也。”[注:《行水金鉴》卷120,转引《明神宗实录》。]这一规划清楚地说明了开泇河的必要性,充分地论证了它的效益,因此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但由于有人认为工期太长及影响黄河的治理,未实施。

泇河流域在上古时属于东夷部族繁衍生息之地。1988年发现的位于西泇河之滨的兰陵镇于官庄遗址,据专家考证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北辛文化系列,生发时间距今约有7000-8000年。同属泇河流域,与苍山县毗邻的江苏邳州市四湖镇大墩子遗址,据专家考证该遗址属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遗址,生发时间距今约有6500年左右。

相关资料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大水、济宁、徐州一带泛滥成灾,运河堤岸溃决二百里,洪水壅滞于微山湖一带,运河不得通航。总理河道舒应龙挑挖韩庄中心沟四十里,通彭河水道入泇河以泄各湖积水。这项工程把微山湖一带广大水域与泇河联系起来,这就是韩庄新河,后成为泇运河的一段。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黄河于单县黄垌口决口南徙,徐州洪,吕梁洪以下的黄河段几乎断流,航运无法进行,于是又提起开泇河行运的工程。万历二十八年,总理河道刘东星受命开泇河,他循舒应龙韩庄故道,凿良城、侯迁、台庄及万庄河道。工程完成3/10,刘东星死去。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总河侍郎李化龙继舒,刘未完工程,由夏镇南面的李家口,引水合彭河,经韩庄湖口,又合氶、泇、沂诸水东南至邳州直河口,长二百六十余里,避黄河之险三百余里。

泇河开成之后,黄河运道仍未废毁,当时的航运安排是:“每年三月初,则开泇河坝,令粮运官民船,由直河口而进,以便利往。至九月初则塞之。每年九月初,则开吕公坝,入黄河,以便回空与官民船往来,至次年二月中则塞之,半年由泇、半年由黄。”

效益

泇河入黄前的直河与其东的马陵山脉之间是骆马湖。马陵山是鲁南沂蒙山的余脉,山西省坡之水,如沂河、沭河向西的分支诸水皆汇于骆马湖,固此湖水量洪枯变比较大。洪水宜泄出路为黄河,通道有三条,一为董家沟,一为骆马湖口,一为陈沟。与黄河相邻的骆马湖一侧高洼不一,无法行船,到枯水季节败露出水面。寻求改善航道的人在这里谋求办法。遇黄河决口,则波涛汹涌,险情迭生,船只入泇河撞损极多,阻隔严重。天启年间,王家庄磨儿庄处险情尤甚,航运受阻。天启三年(1623年),漕储参政朱国盛在骆马湖中开通济新河,于直河口北的马颊河口疏淤沙三百三十丈,接泇河。以下疏梳沙,开新河、浚小河,通骆马湖口。以挑河之土筑堤分隔湖水并作纤道。河长五十七里,筑堤八千七百四十七丈,至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工程完成。次年,总河侍郎李从心又由骆马湖口运口之下开河十里至陈沟入黄河。循永济新河曲马颊河口入泇河,船行安全,省时省力。此后,这条河多次疏浚完善,效益显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