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 |
释义 | 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1994年4月成立,原名陕西服装进修学院。于1998年9月经陕西省教育委员会批准(陕教成发199852号)成为高等学历文凭考试专业试点院校。2002年6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政函2002 127号)、国家教育部备案,在陕西服装进修学院基础上,成立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2011年在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工科 学院概况陕西服装艺术学院创办于1994年,是国务院授权、陕西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证书资格的综合性高等院校。学院坐落在陕西省咸阳市南郊大学园区,目前占地面积564.1亩(另有规划预留用地500亩)。校舍建筑面积21.63万平方米。学院以服装艺术类专业领军,开设52个专业,58个专业方向,涵盖工、管、文、理、法等多学科,是一所多种专业方向交叉、多重学历递进,深具开放性和外向型的普通高校。 学院下设服装艺术职业学院、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大专预科部、中等专业学校及咸阳世纪中学共两院一部两校, 几年来为我国服装业培养各类高级人才6000余人。 超前思维 打造万人世纪学府 "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吕明院长提出:立足咸阳、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创办中国一流的万人综合性大学,在陕西咸阳建成一个以校办企业集团为龙头,以陕西服装艺术学院为核心的服装科技产业园区,把咸阳变成一个中国服装加工、制作的重要基地,带动和促进咸阳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的发展。学院投资3.5亿元,建成占地1500亩,各类建筑达24万平方米,充满人文色彩和艺术氛围的高等教育园区。 显著特色 铸就职业教育品牌 陕西服装艺术学院是以服装艺术类专业领军的综合类大学,依托陕西传统的纺织业基地,积极实施"理论﹢技术﹢艺术﹢实践"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服装艺术专业历经十年锤炼,已成为造就实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品牌院校。 专业师资 传承文化精湛技艺 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知识宽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用最精良的师资来组织教学,并聘请了大批的文化艺术大师、经济名人等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并常备兼职教授,形成学院教学核心骨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 314 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75名,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到 83 %。 教育模式 产、学、研、科、工、贸一体 学院创立陕西斯卡雷·博德制衣有限公司,引进法国"力克"服装CAD设计系统和先进生产线、"美国力士"等高科技智能型制衣设备,拥有斯卡雷·博德、丽雷斯、莱昂·诺亚等品牌,通过高新服装产业实训基地优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院还创立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扩大了中专学校和大专预科,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多种专业交方向叉,多重学历层次递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校园文化 完善人格 营造氛围 学院高度重视启迪和拓宽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思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支持学生组建时装表演模特队、舞蹈队等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服装博览会、服装设计大赛、中国服饰表演艺术大赛及国际"福特杯"超级模特大赛等艺术活动,并多次荣获集体、个人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热爱专业、刻苦学习、献身艺术的积极性。 就业公证 入学到就业一体化 学院始终坚持实施"订单教育",与全国上千家大中型知名服装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合作关系。学生一入校就与学院签订经过法律公证的就业协议,毕业生连续七年供不应求,创造了高等院校的就业奇迹,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战略,以教学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创出特色;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学院定位立足陕西、面向中西部地区、服务中国服装艺术行业,主要培养服装艺术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办学宗旨 :主要为服装艺术行业服务。 根本任务 :主要培养服装艺术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办学方向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校企合作、学产结合的办学道路。 办学特色 :“行业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十多年来,学院自觉地以服务民族服装行业发展为己任,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本原则,坚持产学研结合,实行按岗位要求定向培养和订单教育,逐渐形成了“行业主导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服装行业的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主导学校的专业设置,做到专业设置服务于服装行业的产业链,形成了学院的专业特色;以服装行业的岗位技术需求主导学校的课程设置,做到瞄准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做计划,瞄准行业岗位设课程,瞄准核心技术搞训练,使课程设置服务于服装产业链中的各个岗位,形成了学院的课程特色;以服装行业的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主导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使教学方法服务于学生岗位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学院的教学特色;以服装行业岗位能力标准主导专业教学的考核评价,使教学评价贴近岗位评价,形成了学院的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特色。 发展思路坚持质量立校,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人才强校,以教师为主体,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特色兴校,突出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校 训 :励志 践行 校 风 :笃学 求实 创新 师资力量学院实施“名师战略、专家治校”,以灵活的用人机制和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吸引了国内外大批著名专家学者加盟“陕服”。特聘全国著名画家刘文西担任学院的名誉院长和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留美博士沈文琦、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所所长、全国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余明阳担任院长助理和学院名誉院长。学院现开设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26个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同时聘请一批业内著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切实实施“以师立校”的人才战略。现有专职教师301名,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4人。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我院教学一线的主力军。 教学设施学院拥有建筑面积21.63平方米的科技楼、综合实训楼,容纳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科技商务、信息工程等学科30余个专业操作室、研发室、模拟室、画室、琴房、艺术设计室、工艺室、电教室、作品展示厅等实验室和工作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21.9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43.73万册,电子图书31万册。实验、实训设施齐全,能够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生公寓、餐厅、运动场地等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生活、活动需要。 教育模式学院创立陕西斯卡雷·博德制衣有限公司,引进法国“力克”服装CAD设计系统和先进生产线、“美国力士”等高科技智能型制衣设备,拥有斯卡雷·博德、丽雷斯、莱昂·诺亚等品牌,通过高新服装产业实训基地优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院还创立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扩大了中专学校和大专预科,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多种专业交方向叉,多重学历层次递进的职业教育模式。 校园文化学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着力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的平台。书画社、文学社、疯狂英语俱乐部、CG小组、大学生艺术表演团等30余个学生社团争相吐艳、精彩粉呈。学院高度重视启迪和拓宽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思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支持学生组建时装表演模特队、舞蹈队等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大型服装博览会、服装设计大赛、中国服饰表演艺术大赛及国际“福特杯”超级模特大赛等艺术活动,并多次荣获集体、个人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热爱专业、刻苦学习、献身艺术的积极性。 教育部通知教育部关于同意在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通知————教发函[2011]87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