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毼(hé):古同“鶡”,现在已很少使用。

基本信息

『毼』

拼音:hé 注音:ㄏㄜˊ

部首:毛 部首笔画:4 总笔画:13

康熙字典笔画( 毼:13; )

五笔86:JQWN 五笔98:JQWE 仓颉:AVHQU

四角号码:62714 UniCode:U+6BFC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曷毛(hemao)

[ 笔顺编号 ]:2511353453115

[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撇折撇捺折撇横横折

基本解释

毯一类的毛织品:“庚午减陕西织造绒毼之半。”

古同“鶡”。

汉语大字典解释

[①][hé]

[《广韵》胡葛切,入曷,匣。]

亦作“?1”。

(1)一种毛织的布。

(2)通“鶡”。参见“毼鸡”。

[②][dā]

[《字汇》得合切]

见“氀2毼”。

[③][kě]

[《集韵》丘葛切,入曷,溪。]

同“楬2”。

不加彩饰。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毛字部】 毼;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95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广韵】胡割切【集韵】【韵会】【正韵】何葛切,𠀤音曷。【博雅】𣮧毼,罽也。【後汉·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织氀毼。【注】广雅曰:氀毼,罽也,氀,力于反。毼,胡葛反。【陈琳·神武赋】黼锦缋组,罽毼皮服。 又毛布也。或从衣作褐。 又与鶡同。鸡名。【後汉·西南夷传】冉駹夷有五角羊、麝香、轻毛毼鸡、牲牲。【注】郭璞注:《山海经》曰:毼鸡似雉而大,靑色,有毛角,鬭敌死乃止。今通作鶡。 又【集韵】丘葛切,音渴。与楬同。豆不饰曰楬。或从毛作毼。【仪礼·士丧礼】毼豆两。【注】毼,白也。 又【字汇】得合切,音答。【李翊·俗呼小录】今俗谓性劣者为氀毼。氀音兜,毼音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