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胁正隆 |
释义 | 山胁正隆(1886年3月2日- 1974年4月21日)被称为陆军最后的和平。出身于四国岛高知县土佐山内家族,1900年广岛幼年军校毕业,1905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步兵科(920人中第4名)。翌年6月26日授予步兵少尉军衔,任步兵第1联队附。1914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26期(62人中首席),大正天皇御赐军刀。1927年参谋本部编制科长,1931年步兵第22联队长(九一八事变),1932年教育总监部第一课长,1934年3月因为精通波兰语被任命为驻波兰使馆附武官,同时懂法语、德语、俄语。同年8月晋升少将。1935年12月2曰任陆军省整备局局长(七七事变),37年11月陆军中将。1938年7月15曰任教育总监本部部长。1938年12月10曰-1939年10月14曰给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当次官。1938年11月21曰-1939年1月31曰同时兼任陆军省军务局局长。1939年10月14曰板垣当中国派遣军参谋长的时候,他也接替藤田进担任名古屋第三师团师团长,驻扎在武汉周围的信阳,1940年4月29日授予勋一等旭日大绶章,5月参加枣宜会战,挡住了汤恩伯军团6个军的围攻。9月28曰接替冈部直三郎出任驻蒙军司令官。1941年1月20曰调参谋本部副,陆军大学校长,因为反对对美战争,12月2曰被转入预备役。1942年9月18曰重新招入现役,接替飞机失事的前田利为任内南洋婆罗洲守备军司令官,驻地古晋,手下只有两个旅的兵力。1944年9月18日婆罗洲守备军改名为37军,他改称37军司令,晋升大将。1944年12月26曰重新调回国内任参谋本部副。因为反对本土决战,1945年5月1曰再一次解除现役。战后清理战犯的时候没他什么事。后曾任高知县乡友会会长、偕行社会长。1974年4月21日88岁死去,曾获三级金鵄勋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