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
释义 |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以山西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为依托,以山西大学华北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门史、社会学、经济史等硕士点为支撑,吸收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路径成立起来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长期从事社会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被誉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镇之一。首任中心主任为已故著名社会史学家乔志强教授,现任主任行龙教授,执行主任郝平副教授。 成立于1992年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以社会史命名的研究机构。首任中心主任为已故著名社会史学家乔志强教授,现任中心主任行龙教授,执行主任郝平副教授。中心为山西大学一级研究单位,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有专职科研人员8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博士8名,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学者为主,是一支极富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 社会史研究复兴近30年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三代学者秉承传统,承前启后,追踪前沿,脚踏实地,取得了学界公认的成就,被誉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镇之一。一批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研究成果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乔志强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1992年人民出版社版)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社会史研究著作,被学界誉为社会史研究“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操作迈出的第一步”。行龙的专著《走向田野与社会》(2007年北京三联书店版)被学界称为社会史研究“新整体史”的代表作,是“中国社会史研究20年来探索前行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史研究走向本土化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迄今为止,中心师生已出版学术著作20余种,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五百余篇,承担并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四十余项。 在致力学术研究的同时,中心注重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充分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1993年乔志强先生主持的“创建中国近代社会史学科新体系”获前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2007年至2008年,行龙教授主持并先后获得了“区域社会史导论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社会史研究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两项荣誉。行龙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概论》亦被列为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多年来,中心倡导“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学术理念。2008年10月,在近年来收藏的数千万件集体化时代山西农村社会基层档案资料的基础上,首创了集学术研究和教学于一体的“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综合展,“资料之丰富具体,令人惊奇”!综合展显示了中心在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研究资料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并把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推向了学术最前沿。 近年来,中心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互访。2003年开始,结合社会史研究的前沿与本中心实际,每年定期召开至少一次学术讨论会。“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国际学术讨论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暨纪念乔志强先生诞辰80周年学术讨论会”,“首届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等均受到学界高度重视,推动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中心还与日本东洋文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等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和交流的关系,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研经铸史,薪火相继。中心将以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历史学为本位,充分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积极开展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长时段、整体史研究,尤其注重凸现区域性特征,提炼具有本土化色彩的学术理论,增进对中国社会整体历史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努力建设成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中心现位于山西大学鉴知楼1-2层,占地面积1000余平米。其中,“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综合展、会议室、专家室位于2层;资料室、档案室、学术报告厅、第一、二、三研究室、研究生工作室位于1层。 中心现有研究人员:行龙、郝平、张俊峰、胡英泽、韩晓莉、马维强、常利兵、李嘎 资料员:冯艳花 中心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