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亭区
释义

山亭区是山东省枣庄市的市辖县级区,山亭区总面积1017.8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46.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9万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山亭、西集等地曾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中文名称:山亭区

外文名称:Shanting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东枣庄

下辖地区:山城街道、北庄镇

政府驻地:山城街道府前东路

电话区号:0632

邮政区码:277200

地理位置:山东南部

面积:1017.8平方公里

人口:46.57万(2008年)

方言:枣庄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抱犊崮国家森林林公园,熊耳山,岩马湖等

火车站:枣庄火车站

车牌代码:鲁D

地理位置

山亭区是枣庄市市辖区之一,位于枣庄市东北部,东与临沂市的苍山县、平邑县接壤,南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为邻,西与滕州毗连,北与济宁市的邹城相接。

山亭区位于东经117°14′00″-117°44′20″,北纬34°54′00″-35°19′20″,东南西北斜长47.5公里,东西最宽处39公里,总面积1017.8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0.66%,占枣庄市总面积的22.2%。

山亭区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岩层从老到新发育有:太古界泰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此外还有侵入岩,主要为太古界早期及燕山期两次岩浆活动的产物。

山亭区处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8.6%。

东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群山区,重峦叠嶂,连绵起伏;西部为海拔100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全区低山连绵,丘陵遍布,河渠纵横,平原较少。地势东高西低,处于自然倾斜状态。全区最低处海拔为80米,相对高差为540米。全区境内起伏较大,褶皱连绵,大小山头共有1234个,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2个,其中海拔高度400米以上的山头161个,坐落在区驻地东北的高山(又名翼云山),海拔620.4米,为鲁南地区最高峰。

山亭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3.5℃左右,无霜期每年平均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50mm,一般盛行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

地名由来

“山亭”之名的由来,有志为据。明万历《滕志》载“山亭,在高山前,菸菟城后,飞云台上,传说为菸菟丞相所筑,山亭之名以此,亭废台尚存。”

《滕志》所载之高山,又名翼云山,此山在今山城街道山亭村北约3公里处,海拔620.4米,其高度为山亭区5000多座山头之首。

《滕志》所载之菸菟城,在山亭村东南方向,距山亭村约500米处,北临薛河。据考,此城系东周列国时期的一座城池,主持修筑此城的菸菟为滕国的丞相。战国之后,这座菸菟城已毁,现仍存有城墙遗址,并可在耕翻的土里看到一些残留的碎瓦片。

《滕志》所载之飞云台,位于山亭村正东,薛河北岸,隔着薛河与菸菟城旧址南北相望,传说此台为菸菇城守兵的一座点将台。后人称之为飞云台。唐明皇年间,在飞云台建玉皇庙一座,庙体为两层,相当壮观。玉皇庙前建亭一座,上有鳌鱼和麒麟造型,人称龙头鱼身、蛤叭狗子张嘴兽。玉皇庙和此亭均于1936年因战乱被毁。

《滕志》所载之山亭,系飞云台上的这座亭子。

《滕志》的记载,仅能证明山亭的地理位置,尚不能说明山亭之名称何以所得。为了正确考证山亭之名的由来,需要了解山亭村祖辈在此地建设村庄的历史,需要考证人们何以用山亭这个名称作为村名。

在山亭村有一个流传很久的“三停”之说。所谓“三停”,即一停坞土山;二停南大洼;三停结义庙。“三停”之说,反映了山亭村祖辈选择村落地点和起名山亭的历史。据考,大约在汉朝光武帝年间,有刘姓和张姓的两个家族,由于兵荒马乱所迫,从很远的外地来到此地。起初在坞土山的后面山坡上安下家园。此为“一停”。坞土山的位置在今山亭村东南方向,距山亭村约3公里。此处山上仅有林果,不具备其它生存条件。不久,这两个家族就把村庄搬到南大洼,建起了新家园。此为“二停”。南大洼位于菸菟城旧址南边,这里土质肥沃,适宜耕作。但综合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则不如现在山亭村的地方。所以,这两个家族又将村庄建到山亭村这个地方。此为“三停”。

人们起用地名,或者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或者报据人文特点。山亭这个村名的选用,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人文意识和人文境界。经历了“三停”的选择终于停下来安居乐业的人们,很希望给自己的村庄起个讲究一点人文精神的名字。

刘、张两家在山亭村这个地方建村前,这里已经建有一座庙宇。名为结义庙。由此可以推知,山亭村建村是三国以后的事情。结义庙前原有一座亭子,为劳作和行路的人们乘凉之用。此处在高山之前。高山的名气很大,其西侧有黄棚洞,是一座道家活动的庙宇,山巅后有一口井,其水丰沛,常年不干,为当地一大景观。另 山亭之名的由来,大致说来就是如此。

自山亭村建村以来,在长期的历史中,这里一直是远近闻名的地方,大有人杰地灵之誉。仅从此她的四大景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上的山亭村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状况。

所谓四大景观,即南有河淤井;西有望市阁;东有飞云台;北有龙凤泉。以下分别述之。

河淤井在靠近山亭村的薛河南岸。岸边的石头夹缝远处看去,恰似一条蜿蜒的巨龙。河水上涨时,携带的泥沙将石头夹缝淤死;河水下落后,人们立即将淤积的泥沙扒开,重新恢复原来的景观。新中国成立前,由于迷信之风盛行,当地的人们在这里求雨。天旱不雨时,人们沿着被泥沙淤积的石缝下挖,以为挖得越深,就越能求得老天降雨。解放以后,随着水利灌溉设施的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已放弃了先前那种迷信包彩的求雨方式,此景也就再也看不到了。

望市阁在山亭村西边靠近0九公路的地方。当年“三停”之后的山亭村人,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在村四周建起一道围墙,并有东西南北四门,门上有楼阁。望市阁即为西门上的楼阁,西门外是旧时商贾云集的繁荣集市。登上西门楼阁,集市的热闹景象尽收眼底,所以称之为望市阁。

飞云台上的玉皇庙,俗称崮堆庙。此台的右前方建有一座戏台,在每年一次的庙会上,人们从老远的地方赶来,观看山亭村的传统戏剧节目。通过这个飞云台的庙会,打出了山亭村的名气。

龙凤泉在今山亭村与翼云山之间。实际上,所谓龙凤泉,不过是从高山上流下来的山水在此处冲开的一个水坑。之所以取名龙凤泉,表现了当时人们借助自然风光的艺术想象力。结义庙东面的飞云台,其地形如凤,人称凤地。再者,石龙口村有一块方园约120平方米的石台,其形如龙人称龙地,人们想象,介于凤地与龙地之间的这个水坑的形成,与凤地和龙地的自然生态有关,所以起名为龙凤泉。

行政区划

山亭区辖1个街道、8个镇、1个乡:山城街道、北庄镇、徐庄镇、西集镇、桑村镇、城头镇、冯卯镇、店子镇、水泉镇、凫城乡。

历史沿革

因区政府驻地位于山城街道办事处的双山北麓而得名。

山亭是山东省枣庄市的市辖县级区,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山亭、西集等地曾发现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

夏朝时期(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初):南部属鄫国,北部属滕国。

殷商时期(约前16世纪初-前11世纪),南部先属(上艹下既)国,后属大彭国,北部为邾国。

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年),南部属郑国,北部属滕郳。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南部属郑国,北部属滕国和邾国。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前期,南部属兰陵,北部属滕国。前254年,现山亭区全境属楚。

秦(前221年-前206年),南部属鄫县,北部属滕县。

西汉(前206年-公元25年),南部属楚国(丞无"一")县,北部属鲁国、沛国滕县。

东汉(25年-220年),南部属琅琊国的(丞无"一")县、鄫县;北部属鲁国、沛国、蕃县、合乡县。

三国(220年-280年),南部属东海郡(丞无"一")县、北部属东海郡蕃县、合乡县。

晋朝(280年-420年),南部属兰陵郡(丞无"一")县,北部属彭城郡蕃县。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部属兰陵郡(丞无"一")县,北部属鄫郡蕃县。

隋朝(581年-618年),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罢兰陵郡,586年(隋开皇六年)改蕃县为滕县,北部属滕县。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改(丞无"一")为郑州,设兰陵县(治旧(丞无"一")域)。公元602年(仁寿二年)废郑州,改兰陵县为(丞无"一")县,不久又改县为兰陵县,南部属(丞无"一")县、陵县。

唐朝(618年-907年),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沂州琅琊郡(丞无"一")和滕县。

宋朝(960年-1279年),南部属京东东路徐州琅琊郡(丞无"一")县,北部属京东西路徐州彭城郡滕县。

金代(1115年-1234年),南部属峄州,北部属滕阳州(后改滕县)。

元代(1271年-1368年),山亭区全境属山东西路,南部属峄州,北部属滕州。

明代(1368年-1644年),山亭区全境属山东省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南部属峄州,北部属滕县。

清代(1636年-1911年),现全境属山东省兖州府,南部属峄县,北部属滕县。

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现在的镇街先后分别隶属滕县、峄县、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滕峄边工委(县委),费滕峄中心县(实验县),双山县、麓水县、白彦县管辖。

1983年11月,枣庄市齐村区改为山亭区,1983年11月15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山亭区,其行政区域为:原齐村区的西集、张庄、付庄、东凫山、半湖、北庄等6处公社和山亭、徐庄、辛召、冯卯、城头、店子、桑村等8处公社,计14处公社。

1984年4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山亭区设北庄、半湖、付庄、张庄、东凫山、徐庄、辛召、水泉(辛庄)、桑村、城头、冯卯11个乡和西集、店子、山亭3个镇。

1991年10月3日,撤销北庄乡,设立北庄镇;撤销桑村乡,设立桑村镇。

1994年11月24日,撤销城头乡,设立城头镇。

1996年12月25日,撤销徐庄乡,设立徐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57号)。

1998年12月23日,撤销水泉乡,设立水泉镇(鲁政函民字[1998]36号)。

2000年5月11日,撤销冯卯乡,设立冯卯镇(鲁政函民字[2000]37号)。

2000年,山亭区辖9个镇、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43983人,各乡镇人口(人): 山亭镇 78618、店子镇 29688、西集镇30394、桑村镇 54830、北庄镇 26561、城头镇 42114、徐庄镇 33614、水泉镇 40167、冯卯镇 50797、半湖乡 11627、东凫山乡 10180、付庄乡 8906、张庄乡 8572、辛召乡 17915。

2001年乡镇调整,全区14处乡镇合并为8个镇1个街道,即:山城街道、北庄镇、徐庄镇、西集镇、桑村镇、城头镇、冯卯镇、店子镇、水泉镇。2001年,全区总面积1018平方千米。辖9个镇(办事处)、25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4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9万人。

2002年,全区总面积1018平方千米。辖9个镇(办事处)、25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4万人。

2003年,全区总面积1018平方千米。辖9个镇(办事处),255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区总人口46.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9万人。

2004年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枣庄市山亭区成立凫城乡的批示》(鲁政函民字[2004]11号)文件精神,成立凫城乡。新成立的凫城乡,包括田庄、张庄、文王峪、马头官庄、西凫山、东凫山、崔庄、白庄、横岭、付庄等10个行政村,行政区域为2000年乡镇规模调整前的原张庄乡、付庄乡、东凫山等3个乡。全区共255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

区位优势

山亭区北距济南230公里,西距京沪铁路、104国道及京福高速公路20公里,南距大运河40公里、观音机场80公里,东距日照港107公里,有枣徐、北滕等6条省级公路、21条县级公路穿境而过,通车里程达900多公里,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开通了至北京、石狮、常熟、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长途客运线路。 山亭区附近火车站--枣庄站,枣庄西站已从2006年1月1日起更名为枣庄站,位于薛城中心城区繁华地段,是薛城区和枣庄市在南北大动脉上极为重要的交通门户。枣庄站列车时刻表目前有42条火车运营线路经过,主要指标包括列车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名称、到达时间、发车时间、累计用时、累计距离等。

山亭汽车站位于山亭新城翼云路西、黄河路北1号,始于1988年,1989年6月建成,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总占地38亩。汽车站有职工40人,是省交通局评定为“二级汽车客运站”。

自然地理

山亭区地层属华北型沉积,岩层从老到新发育有:太古界泰山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此外还有侵入岩,主要为太古界早期及燕山期两次岩浆活动的产物。

位置

山亭区处于泰沂山脉西南麓,地形复杂多样,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88.6%。东部为海拔500米以上的群山区,重峦叠嶂,连绵起伏;西部为海拔100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全区低山连绵,丘陵遍布,河渠纵横,平原较少。地势东高西低,处于自然倾斜状态。全区最低处海拔为80米,相对高差为540米。全区境内起伏较大,褶皱连绵,大小山头共有1234个,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2个,其中海拔高度400米以上的山头161个,坐落在区驻地东北的高山(又名翼云山),海拔620.4米,为鲁南地区最高峰。

气候

山亭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3.5℃左右,无霜期每年平均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50mm,一般盛行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

矿石

山亭区现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种20多个,主要有金、铜、镁以及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石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粘土、高岭土、方解石等,尤其花岗石储量大、分布广,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树木

山亭区属于暖温带阔叶林带,杂生针叶林,原始森林已被破坏,为次生植被所取代。由于境内地貌类型多,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门类科属繁多,木本植物共56科,123属,191种。盛产花生、苹果、黄梨、板栗、大枣、花椒、核桃、冬桃、油桃以及乌克兰樱桃、美洲艳红李子等优质果品,有金银花、槐米、栝楼、山楂、丹参等中药材上百种。

水资源

山亭区境内泉头较多,涌流成溪,多为干支河流的发源地,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

岩马湖又称岩马水库,位于山亭区冯卯乡。在乡政府东三里处,距离市区约60公里。始建于1959年,设计总容量为2.026亿平方米,总坝长16709米,水面13500亩,现为枣庄市量大的水库。其东岸,张山之阳,北赵庄村南有一天然岩洞,以它独有的奇观妙景,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观光。由于这里是库区,有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夏季凉爽湿润,冬季温润不干燥。岩马湖以其美丽的景致,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前来游玩。俯视整个库区,有种凭海临风之感,映入双眸中的是一片汪洋,一片蔚蓝色,数不清的渔船点缀其中,如诗如画。

龙床水库位于山亭区半湖乡境内,离城大约20公里。是一处消夏休闲的好去处。从半湖乡所在地往西不远处,有座小山。说是小山,其实只是一个大型的土堆。山上长满了栗子树、樱桃树、桃树、杏树,四季中三季水果飘香。春天有樱桃,夏天有杏子和桃子,到了秋天,满山高大的栗子树就把又大又亮的栗子奉献出来了。小山的南面还有一座小山,也同样长满果树。两山之间有一深涧,一湖碧幽幽的绿水荡漾其中,这就是龙床水库。

山亭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3.5℃左右,无霜期每年平均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50mm,一般盛行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5米/秒。

矿产资源

山亭区现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矿种20多个,主要有金、铜、镁以及石灰石、花岗石、大理石、石英石、白云石、钾长石、磷矿石、粘土、高岭土、方解石等,尤其花岗石储量大、分布广,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植物资源

山亭区属于暖温带阔叶林带,杂生针叶林,原始森林已被破坏,为次生植被所取代。由于境内地貌类型多,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门类科属繁多,木本植物共56科,123属,191种。盛产花生、苹果、黄梨、板栗、大枣、花椒、核桃、冬桃、油桃以及乌克兰樱桃、美洲艳红李子等优质果品,有金银花、槐米、栝楼、山楂、丹参等中药材上百种。

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丰富。山亭区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众多,享有"天然公园"的美誉,民风纯朴浓郁。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以"雄、奇、险、秀"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是一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奇特岩溶地质地貌景观,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新景点"之一。十万亩梨园、岩马湖、龙床水库如诗如画,莲青山、翼云山、龙雅山、雪山、沧浪渊峥嵘奇秀,令人叹为观止;洪门葡

萄村被列为全国庭院生态示范村;民俗风情包罗万象,红山峪民俗文化村是我国北方民间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引起国内民俗界的高度关注;伏里土陶工艺品流传25个国家,部分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玩型博物馆等收藏。山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这里是春秋早期小邾国的故里,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伏里遗址和战国时期的灵邱、梁王故城遗址。山亭区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属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名闻中外的铁道游击队的大后方,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罗荣桓、粟裕、郭子化、林乎加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战斗过,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至今存有许多革命历史遗迹。抱犊崮是1923年"临城劫车案"(即"民国第一案")的发生地。

旅游资源

山亭区旅游资源丰富。山亭区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众多,享有"天然公园"的美誉,民风纯朴浓郁。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以"雄、奇、险、秀"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奇特岩溶地质地貌景观,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新景点"之一。十万亩梨园、岩马湖、龙床水库如诗如画,莲青山、翼云山、龙雅山、雪山、沧浪渊峥嵘奇秀,令人叹为观止;洪门葡萄村被列为全国庭院生态示范村;民俗风情包罗万象,红山峪民俗文化村是我国北方民间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引起国内民俗界的高度关注;伏里土陶工艺品流传25个国家

,部分被中国美术馆、日本玩型博物馆等收藏。山亭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这里是春秋早期小邾国的故里,有著名的大汶口文化伏里遗址和战国时期的灵邱、梁王故城遗址。山亭区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属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名闻中外的铁道游击队的大后方,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罗荣桓、粟裕、郭子化、林乎加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战斗过,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就诞生在这里,至今存有许多革命历史遗迹。抱犊崮是1923年"临城劫车案"(即"民国第一案")的发生地。

国家AAAA级景区

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汉诺庄园国家AAA景区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

山亭新城

山亭新城是山亭区政府驻地,是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4.5万人。新城坐落在鲁南第一高峰——翼云山脚下,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鲁南大地上崛起的一座新型城市。城市规划合理,布局精巧,各种建筑既有现代化城市的特点,又具有山区城市的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思想。

山亭区悠久的历史文化集中体现在这一景区。这里既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也有春秋时期三邾文化、梁王固城和战国时期灵邱遗址,还有许多周、汉、唐等朝代留下的历史遗迹。

新城旅游景区以城区为主,辐射到山城街道、徐庄镇、西集镇等镇(街)。景区主要景点有新城太清湖和广场、翼云山、雪山、石咀子水库、焦山裂谷和迷宫、后观原始森林公园、小邾国遗址、普照寺等,还有被誉为“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的稀有土陶文物”的伏里土陶工艺。

翼云山

翼云山地处山亭新城东北1.5公里处,海拔628米,为鲁南第一高峰。因其高入云端,俗称高山。翼云山之名出自于该山“泰山行宫”里的一通碑文:“山名翼云,崇高也,山与云连,朝夕往来,烟雾白云与山交会,双峰白云吐扬,故名之曰翼云。” 翼云山西峰山崖高耸云端,似刀削斧劈,险峻无比,然崖根山路却宽阔平整,犹如天街长廊,横卧西峰达1公里。 西南门和吊桥关:翼云山山势雄伟,顶部由两个石灰岩崮顶组成,即东峰和西峰。登西峰峰顶有两条路可通,一条路在崮西,名曰“西南门”,天公造就的脚窝隐藏在盘曲的石缝内,只容一人侧身攀登;另一条路在该崮的东北方,名曰“吊桥关”。在此通过,一上一下均需攀援10多米高的峭壁。正因该峰地势如此险要,所以成为历代乡民结寨起义抗匪避难之所,现峰顶数百个营垒的残垣断壁仍依稀可见。

金銮殿和银锥洞:该峰悬崖中有一溶洞,名曰“金銮殿”。该洞四季如春。夏季倍感清风徐徐,凉气袭人;冬季则感到暖流融融,温暖如春。因此,前人认为皇帝的金銮殿也不过如此,故美其名曰“金銮殿”。

在西峰崮基的南侧,有一“银锥洞”,分内外两洞,外洞很小,只容一人。内洞口被一块表面光滑的石块堵住,该石卡在石缝内,可以自由活动,但就是拿不出来。传言此石是堵住内洞银子溢出的“塞子”,故称“银锥”。谁要是能将此拔掉,就可摇身一变成为亿万富翁。为此,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前来拔锥取银,但从古至今,谁也没能拔掉它。

抱犊崮森林公园

抱犊崮森林公园:“崮”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的山,山东省中南部山区多用作地名。如:孟良崮、抱犊崮。” 抱犊崮位于山亭区东南部,距枣庄市驻地23公里。从古至今,数易其名。汉代称作“楼山”,魏晋称作“仙台山”,唐宋时曾叫“抱犊山”,明清时期称“君山”,据《峄县志》载:昔有王老抱犊耕其上,后仙去,故尔得名“抱犊崮”。抱犊崮属沂蒙山区,海拔584米,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名山。山势突兀、巍峨壮丽、泉流瀑泻、柏苍松郁。山脚下有古庙两座,分别为清华寺和巢云观;半山处有洞数十个,名曰桃源洞、水帘洞等;崮顶沃土良田数十亩,松柏茂盛,苍翠欲滴,奇花异草,满崮烂漫。伫崮东眺,黄海茫茫云雾缭绕。

抱犊崮森林公园

《峄县志》载:“邑八景之冠,为君山望海”。极目南天,平野如画。山麓下、丛林间,泉水叮咚,清溪潺潺。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山光各异:春报桃李争艳放,夏暑浓荫不侵肌;秋染红叶醉霏芳,冬雪绽玉松梅奇。山腰间,有处十八罗汉洞,洞内四周壁崖上雕刻着神态各异的佛像。 抱犊崮与人工湖周村水库交融为一体,山水相连,气势磅礴,以她独有的“雄”、“奇”、“险”“秀”居鲁南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鲁南小泰山”,是研究鲁南植被和科研教学难得的基地。抱犊崮总面积665.5公顷,地貌特征表现为中地貌的低山丘陵类型,顶部由一系列崮组成,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在98%以上,以天然杂木林和松柏防护林为主。1992年9月,抱犊崮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山东省罕见的带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的天然杂木林汇集区,有各种植物165科,627种。

抱犊旅游区共分为4个景区:巢云竹林、桃源仙境、君山望海、凤落古崖。

熊耳山

熊耳山:熊耳山位于山亭区东南部北庄镇境内,海拔483米,东西绵延6公里,南北宽2公里,呈东西走向,因其主峰远看就象一只大熊耳,故称之为熊耳山。这里于2001年11月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据《峄县志·山川》记载:“熊耳山,城北六十五公里,是巨梁山之右,界碑岭之南,高耸巍峨。周围岩石削立数百丈,唯一鸟道可上。”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属沂蒙山区,是泰沂山脉南部的崮形群体。主要由下古界的下、中寒武系地层组成,该地层主要表现一套浅海相及深海相的碳酸盐岩建造组成,局部夹砂页岩、砂岩的岩石组合。这里以熊耳山为主体,集双龙大裂谷、溶洞群、龙抓崖、迷宫洞等自然奇观为一体,堪称“天造地设、鬼斧神工”之作,是“山东仅有、国内罕见”的石灰岩地质地貌奇观,更是探险旅游爱好者的绝佳选择。

据地质专家考证认为:五亿年前,这里曾发生大面积的海侵,广阔的水流带来大量的泥沙、砾石、并逐渐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松散的沉积层越积越厚,逐渐变成了坚硬的岩石。此后,地壳上升,海水退去,这儿又形成了古陆地。到了一亿年前,发生了非常强烈的“燕山运动”,鲁中南山区深受影响,使地形变得高低起伏,由古陆地变成了丘陵。这种丘陵地貌,上面为石灰岩,致密坚脆,抗风化能力强;其底部为泥质页岩,结构松散,易风化剥蚀。经过漫长的岁月,底部页岩先被剥蚀掉,使顶部石灰岩悬空,由于石灰岩层顺着一定的方向裂开,便形成了这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双龙大裂谷是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景点,它主要受差异性风化剥蚀和重力地质作用等影响而形成较大规模的张性裂隙,是崮形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龙抓崖是典型的崩塌地质灾害遗迹,具有极大的地质科研及教学价值。熊耳山特殊的横断山脉为景区造就了奇异绚丽的天然溶洞群,黄龙洞、巨龙洞和卧虎洞各具特色,其洞天互映、崎岖深邃,石笋、石柱、钟乳石形态各异,形象逼真,蔚为壮观。公园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湖川相连、享负盛名。涓涓细流汇成飞流瀑布,经年不息。下游的龙床风光和抱犊平湖,碧波荡漾、秀丽迷人,为人们营造出一个旅游避暑胜地。熊耳山周边民风古朴,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十分独特,农作物和果品物产极其富饶,独具特色的洪门生态葡萄村,2003年11月被农业部命名为“生态庭院示范村”;红山峪民俗村代村”;红山峪民俗村代表了中国北方山村的生存特点,是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原始独特的地质地貌形态,和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悠久光荣的革命传统,是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完美体现。

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登山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熊耳山东麓或西麓进入,循贯穿熊耳山东西走向双龙路行进,行程约1.5公里。第二条是,从西麓进入可依次观赏到双龙大裂谷―卧虎洞―黄龙洞等景点,行程约1.5公里。

岩马湖

岩马湖:岩马湖位于山亭区北部冯卯镇境内,面积近3万亩,水深在0.5-17米之间,是山东十大水库之一,枣庄市最大的人工湖。她就象一面巨大的明镜镶嵌在连绵不断的群山之中,内有民间传统与现代景观和谐统一的休闲场所-驻驾山庄,有枣庄市最大的天然溶洞-嶂山溶洞,是一处旅游休闲的理想选择。

岩马湖东西两面山峦叠嶂,风光优美。风和日丽,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大风刮目相看过,波涛汹涌,对面珠山岛恰似一条巨鲸浮出水面,观后使人有置身海边之感觉,顿生豪气。如能在岩马湖上荡起一叶轻舟,将会尽情领略到广阔的湖面,清澈的湖水,渔家风光、蜿蜓壮观的大坝所带来的田园般的感受。

岩马湖一年四季碧波荡漾,风景如画,日落西山时最为迷人。每逢傍晚,太阳西下,斜阳铺泻,青山倒映,花木入湖,鱼舟点点,花伞锦簇,湖面碧波在落日的余辉下更有海市蜃楼般的意境,似有多棱镜的绚丽多彩,构成了独有的岩马夕照景观,成为枣庄市著名的八大景观之一。

在岩马湖东北岸边的嶂山脚下有一处枣庄市最大的溶洞―嶂山溶洞。它距地表约4米,洞长近300米。踏入洞内,入洞十余步,水珠坠地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滴乳溶流,形成白色的山川。似雪山而非雪山,如冰川而非冰川。光亮照处,石乳、石柱、石笋色彩奇异,璀粲斑斓。洞道有狭有阔,狭处之壁,粗看好似连体,细观则分明,石乳如花状,质地晶莹无瑕,金子般纯净。阔处,有的像殿堂之玉柱,富丽而精巧;有的如春笋婷立,翠而结晶;有的如侍女玉臂下垂,细润而丰腴。再向深处则别有洞天,风光无限,如龙宫海藏,引人入胜。有的似亭台楼阁,富丽堂皇;有的似阳光下的湖面,银波起伏;有的如海底珊瑚林,绚丽多姿,五彩缤纷。从主洞向支洞望去,虽狭窄但拥挤的景致尤为迷人。有的石柱如人形,栩栩如生;有的如盆景,风光旖旎;有的石笋和石乳似触未触大有白刃相接之势。嶂山溶洞洞体独特,上洞连下洞,主洞套支洞,奇妙复杂,美不胜收。

在岩马湖西侧,望母山、朱山、独古城、李庄、龙虎坡、黄安岭一带,有一片象形石林奇观,属沂蒙山西麓典型的旱海景观。石质为太古界泰山期片麻状花岗岩,经久风化而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巨石、奇石遍布,以形赋意,惟妙惟肖,景观异常独特。沉睡千百亿年的石头,稍加思维便活灵活现在人们的面前,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犹如神斧天工雕凿,令观者由衷叫绝。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物,飞禽走兽无所不有。如悱恻缠绵、惺惺相惜的情侣石;如群仙相聚、开怀畅饮的聚仙石;如从天而降、摇摇欲坠的飞来石;此外,还有鹦鹉学舌、雏鸟展翅、母鸡下蛋、孔丘讲学、夫妻观海、天地良心、母女对话、鲤鱼探海、半仙石、鹰石、男人半身像(背影)、女人头像(背影)等等,可谓无奇不有,令人叹为观止,极具旅游观赏价值。

沧浪渊

沧浪渊:乘车至原半湖乡水泥厂,然后沿厂前公路西行约10公里,便可领略到被称作“邑中胜景”的沧浪渊。《峄县志》载:“有沧浪渊,县北六十里,车稍山下,相传为孔子听沧浪歌处。......尤为邑中胜景。” 站在谷底眺望,远处迎面有两座峭岩屏立左右,犹如雄关隘口、险峻异常。两壁之间有一圆锥形水潭,将山口牢牢守住,这就是“莲花池”。攀着北侧的峭壁前移十余步,里面豁然开朗。正前方有一深渊,直径约20米,水色碧绿,水面如镜,此处便是沧浪渊。渊四周峭崖屏立,正面有豁口,一泓涓流飞滴而下,坠入渊中,发出细弱清脆的响声,涤人心肺。渊周巨壁上,生满紫藤,形状各异松柏在悬崖夹缝间傲然挺立,顺西面的岩石可攀到壁顶。俯视深渊,但见壁立树匝,险绝异常。难怪孔子游至此处边赏美景边聆听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紧靠渊西北壁有一单拱石桥,名叫“水火桥”。桥身悬满藤萝花,桥下有一汪泉水清澈见底,涓涓细流汇入渊中。过桥30米,便是霖泽庙,始建于宋代,从南到北分别为神龙殿、大殿、寝宫楼,均为青石建筑。当地有“霖泽庙因沧浪渊而生,沧浪渊因霖泽庙而扬名”之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十月初八的沧浪渊霖泽庙庙会,四方香客云集,拜者不断,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风土人情

婚姻

1986年后,旧时的一些婚嫁习俗有所抬头。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高聘礼、高陪嫁、大操大办之风渐盛,给一些家庭在经济上造成很大负担。许多青年婚配不再强调学历和出身,而经济收入和职业成为男女婚配的重要条件。离异和丧偶再婚大都能得到亲属的理解和支持,老年人再婚也逐步被社会认可,新观念和新时尚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一、提亲

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介绍人熟悉男女双方情况,主动为其撮合,或受一方委托为其提亲。此种方式先由介绍人与其本人或到男女双方家中介绍情况,双方认为条件合适时,再安排双方见面(这叫“小见面”)。如双方无异议,男方备礼品由介绍人陪同前往女方家做客(这叫“大见面”),其目的是让女方家人相看。女方家人看中后,择日去男方相家。相家时一般由亲属陪同,只要无异议大都在男方家吃饭。此后,介绍人联络双方择日“订新”。二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为求名正言顺,托一熟人作介绍人,此种提亲只是形式上而已。20世纪90年代,男女青年活动范围扩大,彼此与外乡人接触多,经商户个体户增多,给男女青年提供自由恋爱的场所和条件。自由爱恋一两年后就登记结婚。媒人已无用武之地。三是由大众专媒、婚姻介绍所承担提亲职能。经介绍人提亲的男女首次见面后则自行约会,对对方品性、家庭、职业、兴趣爱好作深入了解。父母包办婚姻的旧习基本消失。

二、打听

打听也叫“巴聆”。女方打听男方重于男方打听女方,女方家庭调查,了解男方家庭的“过相”,即日子过的怎样,为人处事怎样,男子长相怎样等。男方“巴聆”,只是女方长相、作风等。“巴聆”从媒人提亲后开始进行。“巴聆”方法多种多样,特别对男方家庭不了解的一定调查清楚。“巴聆”在保密情况下进行,调查了解男方邻居、同事、亲朋,特别是本村女子出嫁到该村的。为此男方家庭在此期间表现为特别好,他们预计女方要去“巴聆”谁,事行打个招呼,希望能“言好事”,“别攘刺”。他们深知“一句坏话破红门”厉害。“巴聆”大都附带进行,极个别的采取“私访”这种特殊方式进行。

三、和年命

在男女提亲过程中,其中还要看属相和不和。此项迷信活动,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减少,绝大多数男女双方不再计较对方属相,但此风未能根绝。

四、定亲

男女交往一段时间,认为满意即可定亲。定亲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方式。书面定亲即将家中长辈和辈分、姓名、年龄等写在红纸上,名“贴”。部分地区另纸写儿女姓名、年龄、属相以及“年瘐相符,属命相生,愿结秦晋之好”之类文字,名“柬”。然后由介绍人转交双方,男方要给女方礼金,农村多采用此方式。口头定亲即男女双方(包括家长、儿女、直系亲属等)约定时间聚会(会亲),以交谈方式定下。地点一般选在男方,由男方设宴款待,并给女方见面礼。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定亲礼金逐年增长。20世纪80年代500~1000元,90年代2000~6000元,少数条件优越者增长到9000~10000元,个别定亲礼金达10001元,寓意“万里挑一”,女方往往退还一部分以示客气。部分城镇男女定亲,男方除给礼金外,还要购置“三金”,即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

五、娶亲

娶亲前男女双方先商议结婚时间、彩礼多少、嫁娶议程、接送方式等,称“议婚”。议婚由双方家长、子女直接出面交换意见,有时须介绍人从中协调。达成共识后,男方要付给女方一笔彩礼,办理登记手续。女方置办嫁妆,男方则要装饰洞房,摆放家具(若女子陪送家具,也有提前送到的),床(炕)铺一新,门口贴对联。娶亲时,一般由男方去接,女方嫁前多由姑嫂操持摆盒、装柜、交待婚仪事项、传授新婚之道。届时,新娘身穿嫁衣、外罩凤冠霞帔、头顶蒙脸红子,呜咽上车出门,放鞭炮,送至村外。20世纪80年代初,坐马车或骑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乘拖拉机或农用车。20世纪90年代,多用小轿车。新娘由娘家人陪送,嫁妆同时送到。下车时放鞭炮、奏鼓乐欢迎。新婚、新郎步入院中,司仪主持婚礼仪式。之后,新娘入洞房,围观者随即涌入,名曰“闹洞房”。是日,男方大摆宴席招待女方客人与贺喜亲友,城镇宴客多在酒店。结婚之日,常伴有迷信色彩的事,主要有:新娘不下订;娶亲途中如遇丧事,可将预先准备好的酒杯打碎,以求“破解”;轿车进村时转东不转西、转南不转北;忌损坏洞房物件;晚上洞房内禁止熄灯,新郎新娘忌亲手关六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倡导移风易俗,组织集体婚礼,既热闹又节俭,还有的青年男女选择旅游结婚。青年男女拍婚纱照、结婚录像已在城乡普及。

特殊婚姻

一、女娶男

旧俗谓之“倒插门”。为贫困所迫,无力婚娶的男子方走此路。政府提倡女娶男,并从住房、生育、升学、招工等予以照顾。婚姻由青年人自己作主,婚礼如常,子女随母姓。改姓改名,老人故后,归留可自主商定。

二、娃娃媒

男女幼童时期,父母即予议婚,下启为其订下婚姻。日后,节日庆幸,双方相互往来,女以婚后称呼男方亲人,男方违约,听任女方咒骂吵闹;女方弃约,退赔彩礼了事。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山区人民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婚姻愈来愈少。

三、换亲

多发生在农村贫困家庭,男子年龄大,或丑陋有缺陷,或无力支付彩礼,则由家长包办,双方以妹换妻,亦有三方转新。此俗虽有所禁,但未根绝,故逼亲、抗婚事件仍有出现。

四、男女私奔

多为本村近邻男女自由恋爱,一旦遭家庭干涉,缓和无望,男女结伴逃往他乡,或藏匿亲友家中,成亲后请人向两家说和,方能回归故居,谢罪认亲。

经济概况

简介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4.2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2768万元、153535万元和126063万元。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01亿元和2.55亿元,新增项目贷款1.43亿元,累计发放支农贷款8900万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16亿元;实现利税2.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25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790万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19.1:43.3:37.6调整到18.3:44.8:36.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5亿元。全区续建和新上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2个,其中过亿元的16个。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57个,合同利用区外资金37.48亿元,到位资金10.67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206万美元。进出口总额3804万美元,增长49%;其中出口584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03元。

农业经济

山亭区立足山多地少、土地资源有限的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立了林果、畜牧、水产和高效种植四大产业。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1.31亿元。

到目前,全区有林地面积发展到7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建成了万亩冬桃、万亩樱桃、万亩核桃、3万亩大枣、3万亩板栗、5万亩优质梨、10万亩花椒、10万亩苹果等十大优质果品基地,干鲜果品年产量达到10万吨,被评为"全国高效经济林建设先进区"。2003年全区果品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6%,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以上来自林果。

山亭区饲草资源丰富无污染,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引进了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采用暖圈饲养、山场放牧等科学有效的方法养殖畜禽,全区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山羊是山亭区畜牧养殖的主要品种,所产山羊以肉嫩、质细、味美而著称,"山亭羊肉汤"名闻遐迩。山场放养的山地鸡因其绿色环保、肉味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目前,全区形成了百万只羊、800万只鸡、40万头猪、50万只鹅、百万只兔、万头牛等六大畜禽养殖基地,被评为"全省畜牧强区"。

全区养殖水域2.4万亩,网箱养鱼总量达到2.3万架,水产品产量达到1.3万吨。目前区内水面养殖网箱已经饱和,养殖水面已扩展到多个省(市),区外放养网箱达到5000架。山亭区被评为"全省淡水养殖先进区"。

特色高效种植业比较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全区特种地瓜面积8万亩,年产12万吨;谷、豆、高粱等小杂粮面积6万亩,年产1.5万吨;蔬菜面积8.5万亩,年产17万吨;中药材2.8万亩,年产0.7万吨;黄烟面积5000亩,年产80万公斤。

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林果、畜牧、水产、粮食、油料、中药材等为主的产业化经营雏型,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有2家企业获得农副产品自营出口经营权,年生产花生酱8000吨,加工大枣2000吨、地瓜枣3000吨。恒温库发展到8个,果品贮藏保鲜能力达到1.2万吨。

工业经济

区划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内涵外延并举,新上技改齐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通过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扩张总量,提高质量,山亭区工业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发展历程。

目前拥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40家。2003年,全区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16亿元,增长21%,利税1.8亿元,增长56%;产销率达到98%。培植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涌现出一批环保型和高新技术型企业,现已形成煤炭、建材、化工、造纸、纺织、食品、机械制造、板材加工等八大工业体系,其中水泥、原煤为我区的传统产业和骨干行业,造纸、建材、服装和食品业是该区的新兴骨干产业。全区有40多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10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地瓜枣、花生酱、牛仔服等产品畅销日本、南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支柱产业优势日趋明显。目前,全区水泥、煤炭、造纸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量分别达到310万吨、48万吨和8.5万吨。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华润纸业有限公司、亨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4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以上新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

第三产业

2003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9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7.6%;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05亿元,同比增长12.1%;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36亿元和4.26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0公里,公路客运量达到558.1万人次,公路货运量459万吨。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劳务输出为主,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科教文卫、信息产业等多元化竞相发展的格局。

第三产业特色经济初现端倪,新兴行业开始起步。旅游业已成为我区近年来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熊耳山、抱犊崮、岩马湖等风景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率先在全省揭碑开园,全省首座"世界生态奇观园"一期工程百鸟园正式对外开放;全区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达18处,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1处,大规模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处。市场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基地规模迅速扩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0: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