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晴水明图 |
释义 | 基本信息《山晴水明图》是中国清代画家蒲华的国画作品。该画为立轴,淡设色纸本,纵144厘米,横77.5厘米,江苏省美术馆藏。 画作赏析《山晴水明图》颇具特色,笔致松秀,墨韵空灵。远方山峦苍莽,中景竹林幽深,近处二文士相逢于板桥,一人携琴而来,一人桥上相候。画境明快,竹林尤为出色。远近、疏密、浓淡、虚实之穿插分布,极有韵致。此图虽云仿梅道人,实乃自出己意。 作者简介蒲华,(1833—1911)清末画家。原名成,字作英,号种竹道人、胥山野史,浙江嘉兴人。工书画,善山水、花卉、墨竹。初师傅啸声,后宗陈道复、徐渭、李鲜。他幼时随外祖父姚磐石读书,后师事林雪岩。1853年入庠为秀才。他虽34岁才开始学画,但因文化修养深,书法好,终在绘画上取得很大成就。然他生性嗜酒,疏懒散漫,有“蒲邋遢”的雅号,故命运不济,一生潦倒,到处奔波。他以卖画为生,从不与人讲求润笔,有索辄应。1881年春,他从上海去日本,画艺备受日本同道激赏推崇,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之中最为得意的,故特意绘《海天长啸图》以为纪念。同年夏天回国,依游走四方。1894年冬,定居上海登瀛里(今汉口路、西藏路间),居室名“九琴十砚楼”。1911年夏天的一个晚上,蒲华酒醉后酣然沉睡,不料假牙落入喉管,因窒息而辞世。传世作品有《倚篷人影出菰芦图》、《荷花图》、《桐荫高士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