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释义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原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学校共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优良。是中华培养从事 于医药卫生有志青年骨干的摇篮。 中文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所属地区:中国 山东 主要院系:中医系、中药系、护理系、公共基础部、西医教学部 主管部门:山东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医药 学校简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原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学校共占地736亩,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8亿元。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基层卫生事业,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思路,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战略,以专业特色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办学条件三项工程建设,强化教学,巩固特色,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学校逐步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基地,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中医系、中药系、护理系、公共基础部、西医教学部、针推康复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药学、医药营销、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和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等10个专业,其中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3个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12600名,生源来自全国12个省区。建校五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中医药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医药企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毕业生一直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社会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同时,各专业毕业生还可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政策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成绩合格取得普通大学本科学历文凭和学士学位。2007年学校专升本工作成绩斐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人,省、市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32人。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泰山学者”乔明琦、田景振等十几位著名博士生导师为我校客座教授。学校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 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中药制剂分析技术、针灸推拿技术、经络腧穴技能、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正常人体结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老年护理技术、推拿技术、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别技术),是山东省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39所高校之一。学校在全国率先制作并实施中医药农村50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其成果和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应用。目前承担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科研课题65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著作)56部,其中主编的《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药鉴定学》等18部教材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校建有护理技能中心、临床技能中心、针推康复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配备了液相色谱分析仪、薄层扫描仪、显微图像分析仪、药理生理工作站、护士智能化培训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总值达5000万元。学校拥有附属医院2所、附属实验药厂1个,其他教学医院、医药企业等教学实习基地120处。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其中珍藏《四库全书》一套和一批中医古籍善本,实行微机管理,开架借阅,同时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中药标本陈列馆馆藏中药材标本、海洋浸液标本2700余种,腊叶标本1万余份,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规模较大的中药标本陈列馆之一。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闭路双控电化教学系统、校园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具有摄、录、编、播相配套的功能。教学和管理用计算机机800余台。建有校园网,并实现宽带连接。全面而充足的教学资源,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的需要。 2008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50载艰苦奋斗,50载桃李竞芳。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山东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系统总结50年办学经验,继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优良校风,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学校理念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党的教育方针,立足于基层卫生事业,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的办学思路,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战略,以专业特色和教学质量为保障,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办学条件三项工程建设,强化教学,巩固特色,提高质量,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实现了学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学校逐步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基地,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办学规模学校设有中医系、中药系、护理系、公共基础部、西医教学部、针推康复研究所、中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药学、医药营销、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和家政服务(康复保健方向)等10个专业,其中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3个专业为学校的特色专业。现有在校生12600名,生源来自全国12个省区。建校五十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中医药专业人才,遍布全国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医药企业,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毕业生一直以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深受社会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同时,各专业毕业生还可按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政策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成绩合格取得普通大学本科学历文凭和学士学位。2007年学校专升本工作成绩斐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建有护理技能中心、临床技能中心、针推康复实验中心、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配备了液相色谱分析仪、薄层扫描仪、显微图像分析仪、药理生理工作站、护士智能化培训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总值达5000万元。学校拥有附属医院2所、附属实验药厂1个,其他教学医院、医药企业等教学实习基地120处。图书馆藏书40万余册,其中珍藏《四库全书》一套和一批中医古籍善本,实行微机管理,开架借阅,同时建有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中药标本陈列馆馆藏中药材标本、海洋浸液标本2700余种,腊叶标本1万余份,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规模较大的中药标本陈列馆之一。教育技术中心拥有先进的闭路双控电化教学系统、校园电视台、卫星地面接收站、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具有摄、录、编、播相配套的功能。教学和管理用微机800余台。建有校园网,并实现宽带连接。全面而充足的教学资源,很好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的需要。 机构分布党政行政机构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 财务审计处教务与科研处 学生工作处 招生就业处 总务处 党群团机构纪监审办公室 工会 团委 教学机构中医系 中药系 护理系 西医教学部 公共基础部 教学辅助机构教育技术中心 图书馆 附属机构附属医院 院系设置中医系简介中医系是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最大的教学、医疗与科研单位,担负着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高等医学人才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任务,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相关专业专科、本科课程的函授教学任务,承担山东省劳动厅推拿按摩师(初级、中级)培训、鉴定任务。建校48年来,中医系学术文化沉淀深厚,人才辈出,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前位。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医系已形成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中医系现有学校编制在岗教师56人,专职教师32人,在校生30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0人,占教师总数的53%,讲师(及中级)职称17人,占30%;有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21人,高学历人员占专职教师的81%。学科建设:中医系注重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学科研为基础,学术、科研水平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中医系现下设6个教研室,7个实验室,1个研究所,1个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目前,中医系承担着《中医基础学》、《中药方剂学》、 毕业生和老师 《中医基础护理学》、《经络腧穴学》、《医学心理学》等16部国家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任务,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38部,近几年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研和已完成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 人才培养: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医学类各专业人才13000余名,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就业范围主要分布在山东省,部分学员在省外、国外就业。我校往届毕业生因其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心理品德优良,深受各级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单位(机构)的欢迎,为中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有县级以上教学实习医院68所,后期临床教学条件充分。 目前,中医系正坚持"平和交流,共建和谐氛围;科学思考,寻求最佳途径;规范做事,致力同步双赢"的工作理念,实施"跳跃式、追赶型"的工作策略,求实创新,科学发展,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人性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化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祖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系简介中药系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点系部,担负着中药、药学、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任务,承担着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的函授教学任务。多年来中药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多出人才、多出成果为目标,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和中药现代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中药系采用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努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落实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名人战略,中药系业已形成了以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武继彪校长等知名学者、教授为 中药系部分职工 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中药系现有教师5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含在读)10人;硕士生导师2人,教授3人,副教授19人,高级实验师3人,副主任中药师2人,“双师型”教师1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数占在编教师总数的42%。 二、专业建设 近年来,中药系面向中药全行业,不断进行专业调整、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使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打造自身的专业品牌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1.教研室与课程体系设置:中药系下设化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4个综合性教研室,课程体系涵盖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储存与养护、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现代企业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药物制剂工程及车间工艺设计、医药广告实物、商务礼仪、医药文献检索等。 2.专业设置:中药系现设有中药学、医药营销、药学、中药制药技术4个专业。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药系现有设备先进、门类齐全的实验室12个、精密仪器室1个、专业技能实训基地5个,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双波长薄层扫描仪、显微图像显示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300余万元专款用于购置教学科研设备,极大的改善了中药系教学科研条件,同时我们积极强化实验资源共享,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中药标本馆现有干药材标本1700余种、植物浸液标本1000余份、海洋药物标本400余份,动、植物蜡叶标本近6000份,方剂标本130余首,是全国中医药院校馆藏标本最多的标本馆之一;药用植物园种植有药用植物400余种,较好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扩大了对外交流。 中药系现有药用植物野外教学见习基地2处,中药制剂GMP实训基地1处,条件优良的教学实习基地60余所,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强与医院、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及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的联系;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体现用人单位在高等专科教育中的作用,让企业专才走上讲台,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近年来,中药系面向中药全行业,不断进行专业调整、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使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打造自身的专业品牌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四、科研与论著 近年来中药系共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4项,校级科研课题7项,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13项。在已完成的课题中,3项获全国教育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奖、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山东省卫生科技进步奖、1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武继彪校长取得厅级以上获奖成果12项,取得鉴定成果21项,主持和参与厅级以上计划课题30余项,研发新药8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06年分别获得卫生部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中药系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和论著共83部,其中主编国家规划教材28部,副主编24部,参编24部,出版著作7部;发表论文238余篇。其中,《中药制剂分析技术》等教材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五、人才培养 多年来,中药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和途 径,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2006年由山东省卫生厅、省医务工会组织的“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荣获“全省卫生系统中医药传统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总成绩名列9个省直单位代表队第1名,27个地市级以上代表队第5名,梁伟玲等同志获“山东省卫生系统职工技术能手”称号。在中药专业27名决赛选手中,我校毕业生占81.5%,在总成绩前六名选手中,我校毕业生占五名。 中药系配合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制药企业、医疗单位等活动,使同学们完善了自我,锻炼了能力,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引发了大学生们对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思索,有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带教老师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者,张伟、刘朋洁等同学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中药服务队获团省委“2006年度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荣誉称号。 自建校以来,中药系共培养中药类专业人才12000余名,其中定点为北京市、广东省培养中药专业人才100余名,其他省市的毕业生近1000名。中药系现有在校生1521余名,今年毕业生人数为415人。 中药系毕业生理论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深受各级医疗机构及医药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就业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许多往届毕业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优秀企业家。 新的时期,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中药系全体师生员工将以严谨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抓住机遇,踏实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计划,创造更加优良的教学、科研环境,为培养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振兴高等中药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护理系简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成立于1987年,经历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于2005年1月建立护理系,担负着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康复等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着山东省劳动保障厅养老护理员(初、中级)的技能培训与鉴定任务。 师资队伍:护理系拥有一支理论和实践能力较高的以中青年为主体朝气蓬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承担护理专业教学任务的学校编制在岗教师36名,专业教师占11名,其中,副教授职称以上17人,讲师13人,硕士及在读研究生11人。学科建设:护理系下设基础护理学教研室、临床综合(内外妇儿)护理学教研室,拥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实训场所和先进的实验设备。承担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常见疾病康复学、临床营养学、社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10多门课程教学任务。近几年参加编写了13部著作和规划教材,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4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山东省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正在进行,参加校级精品课程建设3门。 人才培养:护理专业分为大专(五年制)、高专(三年制)、高职(三年制)三个不同的办学层次,年招生近500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500余人。拥有一批稳定的实习医院,在北京等大城市开辟有实习基地,成为输送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多数就业于山东省,部分学生就业于北京、西安、河南、江苏、深圳等地的医院。护理系积极倡导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而且注意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从而使我系各届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先后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护理毕业生,他们大多数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护理系将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建设和提高师资队伍,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更多的护理人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基础部简介公共基础部,现有专兼职教师35名,承担着学校所有专业的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公共基础部下设四大教研室,分管政治、体育、英语、语文、数学、物理等六个学科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任务。 1、政治教研室 ①政治组 负责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卫生法规、逻辑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开展本学科的教研、科研、法学学科的建设。 ② 语文组 负责大学语文、中专语文、医古文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语文学科的建设。 2、 体育教研室 负责全校所有班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如两操、太极拳、体育比赛等,进行体育方面的教研、科研活动和体育学科的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省、国家大学生体育运动会。 3、英语教研室 负责大学英语、中专英语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外语学科的建设。另外、负责学校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的具体工作。 4、数理教研室 负责学校所有班级的高等数学、中专数学、大学物理、中专物理、统计与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开展有关教研、科研活动,进行理学学科的建设。 西医教学部简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西医教学部担负着全校所有专业的西医课程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同时承担山东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各专业的函授授课任务。伴随学校建校40多年,西医教学部不断发展,现在已成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科研和临床的重点部系。 师资力量:西医教学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业已形成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业务水平过硬、职称比例适当、年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西医教学部现有转兼职教师32名,其中专任教师21名。有副教授18人,高级实验师1人,“双师型”教师23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学位6人,在读研究生3人。 学科建设:西医教学部注重学科和专业,发挥优势互补,合理调配教学资源。下设药理学教研室、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免疫病理学教研室、西医临床教研室。设有微生物免疫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外科学实验室、内科诊断学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并不断进行更新,力争达到国家二级实验室标准。可以为其他系部的教学与科研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西医教学部在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教学工作是西医教学部的中心工作。我们采取鼓励考研、外出进修、观摩教学、三级评教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从全面改革教学法入手,加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科研工作也是我们部的工作重点之一。正在进行的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西医教学部教师参加编写国家规划教材,其中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6部,副主编19部,协编19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专业设置中医系专业简介一、针灸推拿专业 (一)三年制普通专科 1.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2.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经络腧穴学、中药学、方剂学、生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心理学、针法灸法学、中医内科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小儿推拿学、西医临床医学。 3.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4.修业年限:3年 5.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面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 6.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系统学习并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1)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2)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药方剂学等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3)掌握针灸推拿,中医内科、儿科,西医内科、外科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4)熟悉医学心理学、卫生统计学、常用护理技术和预防医学的一般原理。 具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技能:(1)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和针灸推拿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2)能够运用现代医学的知识和诊疗方法对农村和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对常见危重急症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3)能够书写规范病历和有关中医临床、针灸推拿医疗文书;(4)能够在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5)能够借助辞典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6)具有适应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7)具有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五年一贯制专科 1.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中药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方剂学、针法灸法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病理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推拿手法、治疗学、中医内科学、小儿推拿学、针灸治疗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医籍选、医学心理学、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常见疾病康复学、实验针灸学、常用护理技术。 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3.修业年限:5年 4.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康复保健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针灸推拿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面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 5.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系统学习并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1)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2)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中药方剂学等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3)掌握针灸推拿,中医内科、儿科,西医内科、外科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4)熟悉医学心理学、卫生统计学、常用护理技术和预防医学的一般原理。 具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技能:(1)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和针灸推拿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2)能够运用现代医学的知识和诊疗方法对农村和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对常见危重急症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3)能够书写规范病历和有关中医临床、针灸推拿医疗文书;(4)能够在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5)能够借助辞典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6)具有适应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7)具有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中医学专业 (一)三年制普通专科 1.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 3.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4.修业年限:3年 5.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中医临床医学人才。 (2)业务范围:面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 6.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系统学习并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1)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2)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3)掌握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针灸推拿,西医内科、外科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4)熟悉医学心理学、常用护理技术、卫生统计学的一般原理。 具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技能:(1)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和针灸推拿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2)能够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对农村和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对常见危重急症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3)能够书写规范病历和有关中医临床医疗文书;(4)能够在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5)能够借助辞典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6)具有适应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7)具有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五年一贯制专科 1.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各家学说、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中医内科学、计算、应用基础、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医学心理学、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古典医籍选、中医食疗学、常见疾病康复学、常用护理技术 2.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3.修业年限:5年 4.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农村基层和城镇社区等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中医临床医学人才。 (2)业务范围:面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 5.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系统学习并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1)掌握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2)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及病原生物学等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3)掌握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针灸推拿,西医内科、外科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4)熟悉医学心理学、常用护理技术、卫生统计学的一般原理。 具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基本技能:(1)能够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和针灸推拿对农村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2)能够运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方法对农村和基层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处理,对常见危重急症能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处理;(3)能够书写规范病历和有关中医临床医疗文书;(4)能够在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开展卫生宣传、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5)能够借助辞典阅读、翻译英文专业资料;(6)具有适应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7)具有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中药系专业设置一、中药专业 (一)三年制普通专科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化学、西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医药经营与管理、药事与经济法规等。 3. 主干学科 中药学、中药化学、中医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3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宽厚,操作技能熟练,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化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等企业中的调剂、种植、生产、质检、流通、管理等岗位上,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栽培、饮片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鉴定、经营、管理等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高级工资格 (3)熟悉中药栽培、药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营销的基本知识; (4)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5)热爱中药事业。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 三年制对口高职大专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中医学概要、中药学、方剂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医药经营与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3. 主干学科 中药学、中药化学、中医学。 4. 招生对象 对口中专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3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宽厚,操作技能熟练,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化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等企业中的调剂、种植、生产、质检、流通、管理等岗位上,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栽培、饮片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鉴定、经营、管理等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3)熟悉中药栽培、药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营销的基本知识; (4)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5)热爱中药事业。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五年一贯制大专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解剖生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医药经营与管理、药事与经济法规等。 3. 主干学科 公共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医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5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宽厚,操作技能熟练,具备一定的公共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药材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等企业中的调剂、种植、生产、质检、流通、管理等岗位上,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栽培、饮片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鉴定、经营、管理等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剂制备和制剂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3)熟悉中药栽培、药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营销的基本知识; (4)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5)热爱中药事业。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医药商品营销专业 (一)三年制普通专科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经济法基础、公共关系学、会计学、营销心理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品市场学、医药广告实物、中药商品学、医药经营与管理学等。 3. 主干学科 中药学、营销学、工商管理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3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医药商品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医药商业企业、医药工业企业、药材生产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医院药房(店),从事中西药品调剂、营销和管理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从事医药行业各类工作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2)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和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3)具有独立学习和应用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基本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基础; (4)熟悉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药事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热爱中药营销事业。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五年一贯制大专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和基础、中医学基础、中药方剂学、经济法基础、公共关系学、会计学、营销心理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品市场学、医药广告实物、中药商品学、医药经营与管理学等。 3. 主干学科 公共基础、中药学、营销学、工商管理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5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医药商品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分别面向医药商业企业、医药工业企业、药材生产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医院药房(店),从事中西药品调剂、营销和管理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从事医药行业各类工作通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2)具有从事药品营销和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高级工资格证书; (3)具有独立学习和应用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基本能力和相关的知识基础; (4)熟悉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与药事法规,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惯例和规则; (5)热爱中药营销事业。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药学专业 三年制普通专科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微生物免疫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腊叶标本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 3. 主干学科 化学、药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3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医药行业和农村基层,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质检及服务等岗位,从事药品生产、药品经营、处方调配、药物制剂、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等企业中的调剂、生产、质检、流通、管理等岗位上,从事药品调剂、药物制剂、质量控制、药品鉴定、经营、管理等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熟悉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与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掌握常见剂型的制备工艺与方法,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以及调配药物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掌握药物化学和生药学的基本知识,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具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4)熟悉相关的医学及药学基础知识,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5)掌握药物的鉴别、检查及其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6)掌握常用制剂制备的操作技术,学会药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调配处方工作。 (7)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药学实际问题能力。 (8)具有一定的药品营销能力。熟悉药品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药品销售的基本知识;掌握处方调配、制剂配制的基本知识,向患者进行正确地用药指导。 (9)具有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的能力,达到省高校外语专科考试合格水平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合格水平。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11)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2)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四、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三年制普通专科 1. 课程设置 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2. 主要课程 中医学概要、解剖生理学、中药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及车间工艺设计、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 3. 主干学科 化学、药剂学。 4. 招生对象 应届高中毕业生。 5. 基本修业年限 3年 6. 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1)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中药生产、质检、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中药制药专门人才。 (2)业务范围:适应在各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等企业中的调剂、生产、质检、管理等岗位上,从事药品调剂、药材炮制、药材提取、药材粉碎、制剂生产、药品质量控制、药品鉴定、管理等工作。 7.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检测、提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实验操作技能。 (3)具备对中药真伪优劣进行鉴定的能力;掌握中药的种植养殖、加工炮制的基本知识,具备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 (4)具备中药制剂生产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进行中药制剂的生产,能正确使用、维护和维修中药制剂常用设备和工具;初步具有对制剂工艺设计的能力。 (5)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6)熟悉药理学的基本知识、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熟悉中药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7)掌握英语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达到专科层次的应用级别。 (8)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与新技术的应用状况;具备通过继续教育、岗位培训进行知识更新、技术创新的能力。 (9)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西医教学部(一)解剖生理学 (二)药理学教研室 (三)西医临床教研室 (四)免疫及病理学教研室 学校业绩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合理、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98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3人,省、市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32人。学校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泰山学者”乔明琦、田景振等十几位著名博士生导师为我校客座教授。学校中药学实践教学团队在2007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成为目前山东省首批50个省级教学团队之一。《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和《针灸推拿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且《中药制剂分析技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成为山东省159所高校中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27所高校之一。学校获省、厅级科技成果奖15项。学校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药农村50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其成果和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推广应用。目前承担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科研课题38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著作)46部,其中主编的《正常人体解剖学》、《中药鉴定学》等18部教材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发展前景2008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50载艰苦奋斗,50载桃李竞芳。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山东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系统总结50年办学经验,继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优良校风,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而努力奋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