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释义

所概况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拥有60多年海水养殖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历史的省属科研机构。主要从事海洋经济动植物的苗种繁育、增养殖、病害防治、新品种培育、营养生理及水产品营养与加工、渔业资源修复、海岛与海洋环境调查评估、海洋功能规划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现有在职职工12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25人,中级职称36人。其中具有硕、博士学位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研究所下设研究中心有:海藻种质研究中心、环境与生态研究中心、渔业工程与养殖技术研究中心、海水良种繁育中心、营养生理与食品加工研究中心、海岛规划与保护研究中心、病害防治实验室及山东省思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现有国家级研究试验平台两处:国家级鲆鲽鱼类(条斑星鲽)遗传育种中心、山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省级开放重点实验室一处:山东省海水养殖病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水产良种场一处:山东省太平洋牡蛎良种场;省级水产良种场一处:青岛市刺参良种场。各类研究试验平台共计占地面积150亩。

自建所以来共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270余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70余项,获重大科技成果奖9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64项。荣获国家发明奖的“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技术”、“海带自然光育苗技术”、“石花菜营养枝筏式多茬养殖法”等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海藻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引领了我国海水养殖第一次产业浪潮的发展,所创立的筏式养殖技术成功应用于海水鱼类、贝类、虾蟹类等养殖产业中,并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乃至我国海水养殖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所注重于科技人员科研水平与科研素质的整体提升,尤其致力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研究技术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将生物资源的增殖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相继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示范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抗生素替代产品——中草药制剂防治海水鱼病害”的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成绩显著;创新了刺参、鲍的“良种+良法+防病”的产业化技术路线;攻克了鼠尾藻大规模采苗的技术难题;突破了条斑星鲽、大泷六线鱼的苗种繁育技术;成功进行了贝类产业体系——魁蚶的苗种增殖与放流技术的研究;圆满完成了“908”专项的各类调查任务;主持承担的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海洋经济动物——鲆鲽等鱼类多品种健康安全养殖技术”顺利通过了结题验收等。

我所始终秉承“科研强所、人才兴所”的宗旨,坚持“科学技术研发、资源开发保护、提升海水增养殖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山东海洋渔业生产。近年,我所科技人员主持或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刺参高产、抗逆品种的培育”、“海参池塘环境控制与生境修复技术研究”、“鼠尾藻苗种规模繁育技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刺参病害及无公害防病技术”、“重要海湾海岸带典型受损生境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908”项目“山东省潜在海水增养殖区评价与选划”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主持承担了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我国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黄渤海浅海底层生物资源产业生态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山东省良种工程重点项目 “优质抗病速生鱼类良种选育”、“速生抗病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经济海藻养殖新种类的研究与应用”、“蛤类优质高产抗逆良种选育”、“水产抗逆、性控种质创新利用研究”等多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发挥了技术支撑和行业引领作用,形成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产业开发与示范推广共进、科技服务与技术指导为一体的良性发展格局,增强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历史沿革

1950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前身“国营山东水产养殖场”在青岛成立。

1958年,根据山东省人民委员会编委会和山东省水产局的决定,改为“山东省水产养殖试验场”。

1961年,山东省水产厅将其更名为“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1971年,山东省海水养殖所合并到原黄海水产研究所,总称为“青岛海洋水产研究所”。

1976年,改为“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育苗试验场为“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育苗试验场”。

1977年,分设为“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至此,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正式恢复并延续至今。

所荣誉

国家海洋公益性项目:

1、海洋经济动物——鲆鲽等鱼类多品种健康安全养殖技术

2、黄渤海重点海域贝类养殖环境安全评价及其监控体系技术研究

3、典型海湾生境重要经济生物资源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4、海水养殖重要疾病的中草药制剂研发与大型藻场营造技术

5、莱州湾海藻增殖苗种筛选培育技术及人工藻场构建模式研究

6、基于生态系统的环渤海区开发集约用海研究

7、我国典型人工岸段生态化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

8、突发性聚集绿潮藻工程化快速处置及高值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绿潮藻饲料的开发技术与示范

9、我国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江蓠及鼠尾藻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农业部:

1、贝类增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创新

2、扇贝养殖病害检测与控制

3、国家鲆蝶类产业技术体系

4、虾类产业技术体系

5、七带石斑鱼苗种繁育关键技术引进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撑计划:

1、刺参病害及无公害防病技术

2、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省良种工程:

1、速生抗病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

2、优质抗病速生鱼类良种选育

3、 蛤类优质高产抗逆良种选育

4、水产抗逆、性控种质创新利用研究

908专项

1、黄河三角洲区域潮间带底栖生物补充调查

2、典型海水养殖区的环境调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省科技攻关

1、黄海乌贼渔场资源修复与持续开发利用的研究

2、刺参高效养殖模式及微生态调控技术的研究开发

3、大型工具种海藻的池塘栽培模式与生境修复

4、利用微胶囊技术研究小肽对刺参免疫系统的影响

5、海水养殖病害简易快速诊疗技术的研究

6、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立

省资源修复项目:

1、七带石斑鱼繁育及深水网箱自然越冬养殖技术

2、中草药制剂用于海参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

3、六线鱼苗种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4、渔业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

省财政创新项目:

1、 海水主养品种病控与产品安全综合技术的研究

2、海参苗种池塘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3、植物源免疫增强剂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

省财政推广项目:

1、海参苗种池塘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无毒无抗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3、优质抗逆刺参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

4、刺参中草药防病及微生态底质改良技术

省海洋与渔业厅项目:

1、优质抗逆刺参规模化繁育与健康养殖技术

2、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

3、山东省海岛地名普查

省农业资金转化项目:

刺参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计划:

1、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中草药多糖型微胶囊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2、魁蚶耐高温品系选育的基础研究

海洋经济规划纲要实施的科技推进平台与运行项目

大型人工藻场构建示范基地建设

自选课题:

斑点鳟鲑引种育苗技术研究

中科院海洋所开发课题:

牙鲆性腺发生及性别表型形成的初步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