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释义 | 基本信息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是山东理工大学中办学历史最长,以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为专业特色,在本科教学、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56年在济南成立的山东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学校成立的时候只设置一个农业机械化专业。虽然学校此后历经沉浮,数以其名,几迁校址,在兴与废的边缘变异图存,但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2006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泰山学者”岗位,2007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五十多年来,学院共培养本科生、研究生5000多名,其中大部分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农业机械化领域的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毕业生作风朴实、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强,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9人 ,其中“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校内特聘教授1人,博士导师4人,硕士导师17人;教授16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7人;讲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24人,具有博士学位2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位的教师占75% 以上 ,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学术思想活跃、求真务实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设有设备及自动化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工业设计系和工程图学教学部四个教学单位和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研究所、工厂化农业研究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四个科研机构。学院设有3个教学型实验室,1个科研型实验室和两个专用机房,实验室占地面积约6000m2,拥有仪器设备1332台(套), 总值约130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6台(套),满足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学院目前承担着74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和30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近5年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现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制图,1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两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培育课程。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分别是“九五”、“十五”、“十一五”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该学科1998年开始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历经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明确而稳定的3个研究方向: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与装备、现代田间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十五”以来共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目,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在内的重要科研课题15项。纵向科研经费全校第一。近三年来,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山东省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淄博市科技进步奖3项;其它奖励7项。2011年该校与江南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农产品高值化挤压加工与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学院申德超教授代表该校参加了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十五”以来,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重要进展,我们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实现了开放式办学,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办学关系,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指导和讲学;采取了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学院骨干教师多次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修和合作研究,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 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较长的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将继承学校一贯的优良传统,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时代的挑战,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办出特色,为实现学校“十一五”的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发展历史:是原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始建于1958年)支柱学科1992年成为山东工程学院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1996年成为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1998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成为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 2005年获得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6年成为山东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是我校发展历史最长、具有雄厚实力的学科之一,"八五”期间列为校级重点学科,“九五”期间列为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硕士22人,其中特聘教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5人,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创新意识的学术梯队本学科设有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本科专业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农业机械研究所、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中心、工厂化农业研究中心、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农机性能、自动化温室、生物培育、物料干燥与冷藏、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生物质能源实验室。 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农村能源与生物环境工程研究、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研究三个有实力、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承担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火炬计划及省部级课题35,科研经费达到7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低温挤压膨化啤酒辅料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列入2004年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农业生物材料热解液化研究获得“十五"、"863"计划项目;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资助闪速加热条件下生物质热挥发特性的研究"200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与机械化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沟播机及旱作农业机械化成果分别获得农业部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机械化育苗、移栽工艺与机具设备研究专题研究,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自走梳脱式联合收获机的研制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国家十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自走式穗茎兼型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国家鉴定验收,居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八五”、“九五”、“十五”建设,本学科在科研上具备了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的能力,形成了一支有实力的学术梯队,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具备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是一个有实力,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学科。 院长寄语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作为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在全院师生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下,我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泰山学者岗位”在我院的设立,农业工程学科成功申请博士点立项建设,更是对我院教学与科研能力的认可。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各项学科的迅猛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综合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应深知责任重大,应继续秉承“拓宽专业、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的办学宗旨。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们应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基本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拓展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国内外名校的的合作办学,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指导和讲学。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举世瞩目。1998年以来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很快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只有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新时期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希望同学们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努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脚踏实、乐观进取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发展的“无限空间、无限资源、无限机遇和无限潜能”只能通过改革与创新,通过积极、主动、实质性地参与社会、经济进步才能得以把握和利用。让我们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内涵建设,深化品牌拓展,以高起点和新要求,脚踏实地,共创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新的辉煌! 师资队伍教授名单教授名单 杜瑞成 王相友 易维明 张道林 刁培松 闸建文 杨绪利 王兰美 马明建 柏雪源 李其昀 宋景玲 何 芳 副教授名单副教授名单 程卫东 杨自栋 彭丽芳 赵 静 于翠芳 李富军 耿端阳 李宏军 周泉城 郭衍银 张秀德 马金英 孙玉峰 王延周 刘剑平 孙永进 鲁善文 马智英 邢自聪 石启龙 殷昌贵 张 英 李腾训 巴连良 葛文庆 杜言利 李志和 朱继英 讲师名单讲师名单 孙 霞 郝 凯 陈善峰 李凡玥 王 娟 张新华 杨善东 郭业民 王丽红 蔡红珍 刘战丽 张国海 于春战 张丽丽 陈善峰 韩 鑫 尹磊昌 刘海涛 安 琳 马成业 王娜娜 阮培英 刁怀龙 赵 娜 助教名单助教名单 朱婷婷 刘中合 赵继成 李美玲 孙晓明 戚 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