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模拟联合国
释义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模拟联合国组织简称“山威模联”,字母简称“SDUW-MUN”。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模拟联合国活动引进思路初始于2007年底,2008年上半年才真正开始筹划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已成功举办了五次会议,其中包括一次实验版模拟联合国会议,四届正式模拟联合国会议。

机构概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模拟联合国项目从确定引进,到筹备组织,再到逐步展开一直是在极其专业的指导下十分科学地进行的。

筹建过程

主要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调研论证

目标定位: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在07年11月成立之初就将在我校举办和发展模拟联合国活动作为协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目标。

可行性调研与分析:08年4月,在全校范围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研。结合实际调研结果,从同学对该项目的兴趣和意向、我校同学的相应素质能力、项目开展意义等方面,综合其他高校的项目开展情况论证了我校开展模拟联合国项目的可行性。

专职部门化改革:08年7月,SICA正式成立模拟联合国工作部,由专门的部门取代此前的临时团队,全面负责SICA的模拟联合国工作。

学习筹备

学习时间:2008年8月

出访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模联发展较为领先的高校

交流内容:除学习到了他们成功筹划组织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先进经验外,这些高校的模拟联合国活动主办方也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我校模拟联合国项目的组织与发展提出了大量宝贵建议。

试验完善

组织举办实验版模联:经过半年的学习和准备,SICA结合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符合我校的模联组织体系,并于08年11月举办了小规模的实验性模拟联合国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这次试验性活动,SICA进一步完善了活动机制和细节, 为下一步举办较大规模的正式模拟联合国大会奠定了基础。

模拟实况

首届

首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概况

筹备时间:2009年3月~4月

正式会议:4月18日、19日

会议地点:文学楼阶梯教室101室

参会人数:70多位代表(240余人报名)、21个国家

会议议题:“金融危机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的挑战”

颁奖典礼:5月16日,SICA之夜晚会,主楼报告厅

出席会议或颁奖典礼领导老师:赵玉璞副校长、国际处徐希锋处长、国际处尹传波老师、指导老师法学院古莉亚老师、马艳朝老师

其他与会人员:哈工大(威海)模拟联合国筹备委员会的同学代表、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记者、会议工作人员

正式会议概述:

1、正式辩论阶段:21个代表国发言,发起动议24个,成功14个。各国就是否推迟“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明确各个国家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国家责任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磋商探讨。

2、自由磋商环节:各利益集团互相游说结盟,起草三份决议草案提交大会秘书处。

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就三份来自不同联盟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投票,由于各方利益分歧较大,导致最终没能通过一份决议草案。

媒体报道:威海晚报、校报、校台等

特色配套活动:

1、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

2、MUN青年外交家舞会

第二届

第二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概况

筹备时间:2009年9月~11月

正式会议:10月31日~11月1日

会议地点:网络楼报告厅

参会人数:95名代表(310余人报名)、22个国家和一个国际机构(四名韩国留学生、哈工大代表队两支9人)

会议议题:“建立一个无核世界——核不扩散与核裁军”

颁奖典礼:11月9日,第二届模联新闻发布会暨颁奖典礼,网络楼报告厅

出席会议或颁奖典礼领导老师校团委杨玉书记、国际处徐希锋处长、法学院姜世波副院长、外籍教授Ms Deborah Murray、指导老师法学院马艳朝老师、评委老师法学院方芳老师、马列部张文军老师、焦佩老师、新闻传播学院张毅老师、国际处王玥老师、耿菁璐老师、刘亮老师

其他与会人员: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记者、会议工作人员

正式会议概述:

1、正式辩论阶段:26个代表国发言,发起动议29个,成功19个。各国就防止核扩散、核安全监督机制的建立、发达国家和核大国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探讨。

2、自由磋商环节:各利益集团互相游说结盟,起草三份决议草案提交大会秘书处。

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就三份来自不同联盟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投票表决,最终大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由德法中俄英五国起草的3号决议草案。

媒体报道:齐鲁晚报、校报、校台等

特色配套活动:

1、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中英双语)

2、MUN青年外交家舞会

3、“我与模拟联合国的故事”主题征文。

第三届

第三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概况

会议目的:真正与全国模联相接轨,为参加全国模拟联合国大会选拔精英

筹备时间:2010年3月~4月

正式会议:4月24日~4月25日

会议地点:图书馆会议室(主楼A-208)

参会人数:36名代表(94人报名)、18个国家(1名韩国留学生)

会议议题:“SEA LEVEL RISE”

颁奖典礼:5月8日,2010“SICA之夜”,艺术学院音乐厅

出席会议或颁奖典礼领导老师:外籍教授Finnie夫妇、校团委李彤彤老师、指导老师法学院马艳朝老师、古莉亚老师、评委老师法学院方芳老师、马列部焦佩老师、大外部李杰老师、王德平老师、国际处王玥老师、耿菁璐老师、刘亮老师

正式会议概述:

1、正式辩论阶段:18个代表国发言,发起动议21个,成功16个,据不完全统计有近90次发言。各国就减排目标、减排承诺、对小岛国的资金技术援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探讨。

2、自由磋商环节:各利益集团互相游说结盟,起草三份决议草案提交大会秘书处。

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就三份来自不同联盟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投票表决,最终大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由法国起草欧盟和小岛国联盟附议的2号决议草案。

媒体报道:威海晚报、校报、校台等

特色配套活动:

“我与模拟联合国的故事”主题征文

第四届

第四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概况

会议目的:增加我校组织筹办模联的经验,提高组织筹办高水平模联的能力,同时增进与其他兄弟高校之间的联系,加强沟通,促进交流。

筹备时间:2010年9月~10月

正式会议:10月30日~10月31日

会议地点:中文会场:网络楼报告厅、英文会场:图书馆会议室(主楼A-208)

参会人数:中文会场80名代表(邀请高校15人)、英文会场33名代表(邀请高校9人)

会议议题:中文会场:粮食和能源危机、英文会场:金融危机下的人权保护

颁奖典礼:10月31日16:00,网络楼报告厅

出席会议或颁奖典礼老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尹传波老师、高绍山老师;外籍教授Tom Armstrong、Bill Peach、Tim Hance;指导老师法学院马艳朝老师、古莉亚老师;评委老师马列部张文军老师、曹红老师;大外部赵云老师。

中文会场正式会议概述:1、正式辩论阶段:28个代表国发言,发起动议56个,成功31个,有近147次发言。各国就削减农业补贴、打破粮食垄断、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可行性、对欠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探讨。

2、自由磋商环节:各利益集团互相游说结盟,起草三份决议草案提交大会秘书处。

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就三份来自不同联盟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投票表决,最终大会以绝对多数通过了由巴西、博茨瓦纳、印度尼西亚、津巴布韦、马里等11国起草,挪威、菲律宾、伊拉克等9国附议的2号决议草案。

英文会场正式会议概述:1、正式辩论阶段:15个代表国发言,发起动议28个,成功24个,据不完全统计有进109次发言。各国就:经济与人权危机的各国责任,无政府组织的国际作用,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各国未来保护人权的计划以及各国间人权保护经验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磋商讨论。

2、自由磋商环节:各利益集团相互游说结盟,起草两份决议草案提交大会秘书处。

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就两份来自不同联盟国家提出的决议草案进行讨论。最终经过点名投票,大会通过了由英国、安哥拉起草巴西、日本、朝鲜、中国、赞比亚附议的一号决议草案。

媒体报道:新华网、齐鲁晚报、大众网、山大新闻网(转载)、威海传媒网、威海电视台、校台、校广播站、校报等

特色活动:

1、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

活动性质:同步跟踪采访模联大会、并对会议进行专业报道

记者人数:22人

评委老师:新闻传播学院胡小平老师、张毅老师、陈怀凯老师

活动概述:

(1)新闻记者招待会:各位记者以世界主流媒体记者身份就会议议题向各国代表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2)新闻报道:记者们就会议和记者招待会的情况自选角度进行真实客观报道

奖项设置:“最具记者风采奖”、“最佳新闻图片奖”、“最佳新闻稿件奖”

2、“我与模拟联合国的故事”主题征文

本次“我与模拟联合国的故事”主题征文仍在征集当中,目前已收到诗歌、散文、日记、谏言等二十余篇,甚至有代表自发写下万余字的“外交”全记录。

第五届

第五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概况

会议目的:进一步提升我校筹办模拟联合国的经验,为下学期的双会场做足准备,并且逐步向全国以及更高层次的“高”“精”“尖”模联靠拢。逐渐提升我校英文会场的水平,同时培养拥有较高英语能力和国际政治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筹备时间:2011年9月~2011年11月

正式会议:2011年11月5号~11月6号

会议地点:文华苑二楼会议室

参会人数:48名参会代表,24个国家。12名记者,6个通讯社

会议议题:妇女权利的促进与保护

颁奖典礼:2011年11月12日下午文泰苑512教室

出席会议或颁奖典礼的领导老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尹传波老师、高绍山老师;指导老师法学院马艳朝老师、古莉亚老师;评委老师卫学芝老师、张彩波老师;外籍老师Bill、Steve

中文会场正式会议概述:

1、正式辩论阶段:24个代表国发言,发起总计60次动议,100次发言。各代表国针对联合国妇女援助、妇女在家庭婚姻和工作中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未成年女性的教育、各国针对妇女问题与非政府组织的协作、发达国家针对妇女健康教育等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联合国妇女教育健康保障资金分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自由磋商环节:本次大会共设有两个茶点时间。各代表国利用茶点时间和自由磋商的时间开展广泛的讨论和游说并且组织各利益集团,最终共形成了六份工作文件,四份决议草案。 会议间隙,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梅耕瑞先生应邀亲临会场,他对本次大会的议题“妇女权利的促进和保护”表示高度认同。梅耕瑞先生的到访不仅仅加深与会代表对于议题的理解,更能让代表们亲身感受到作为一名外交官的傲人风采。3、决议草案、修正案商议表决:各代表国根据四份决议草案,形成了十份修正案提交至大会秘书处。由于各集团利益分歧较大,经过两轮投票,最终大会没有通过任何一份决议草案。

媒体报道:齐鲁晚报、校报、校台等

特色配套活动:

1、模拟国际新闻记者大赛

活动性质:同步跟踪会议进程,并且对会议及代表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记者人数:12名评委老师:张彩波

奖项设置:“最佳通讯社奖 ”、“最佳记者风采”

活动概述:

(1)新闻报道:通讯社记者通过茶点时间和休会时间深入采访本通讯社所代表的国家及同盟国,展现媒体的力量。同时记者通过采访不同集团的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不同的呼声,引起更多国家的关注。

(2)新闻发布会:各通讯社记者分别以主流通讯社的角度针对本次大会的议题对在场的代表进行提问,同时在另一方面挖掘出与会代表对本次大会的心理感受。

2、青年外交家舞会

作为一个模联的配套活动,外交家舞会首先为各国代表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以便代表们进行更近一步的了解和游说。同时在歌声琴声与欢快的交际舞步中,各国代表展现了外交家的才能和高雅风范,并且结下深厚友谊。

3、“我与模拟联合国的故事”主题征文

本次大会共收到七个国家的模联征文感言和诗歌。其中有代表记录下了准备模联全过程的心路历程,更多的代表欣慰于自己所代表的国家能够被所有人记住并发出自己的呼声,而这就是模联令人成长的地方所在。

模拟论坛

首届齐鲁高校模联项目玛珈山发展论坛

论坛目的:通过彼此交流学习,分享模联组织参赛经验,增进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促进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山东地区更好发展的方案。

论坛时间:2010年10月30日14:30—19:00

论坛地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文华苑四楼会议室

参会人员: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烟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等高校模联组织负责人

会议流程:

1、代表团展示

各高校进行本校的MUN团队、所取得成绩和模拟联合国项目工作与发展的PPT展示。

2、主题讨论

在会议主持人的主持下,各高校模联负责人就模拟联合国项目在工作和发展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主要讨论主题如下:

(1)MUN的举办形式

主办:校团委、国际处、相关部门或学院

承办:模拟联合国协会、SICA筹委会形式

(2)MUN的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

精英群体与学术标准的提升、议题选择切合时代热点不过分专业化、重视国际政治素养

(3)MUN组织工作和面临的问题

资金问题、资源获取问题、培训问题、人员选拔问题

(4)MUN组织团队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定期培训、开放性资源享用、梯队建设

(5)MUN的商业化运作与资金来源

学校支持和商业赞助相结合

(6)参加区域性或全国性MUN的经历与经验

CNMUN、AIMUN、区域性模联为主

3、论坛共识

与会高校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专业网站建设、人人网、腾讯群等通讯工具建立沟通交流宣传推广平台,保持长期的沟通和交流以及资源共享,共同为模拟联合国项目在山东地区的发展推广作出努力。

对外交流

2008年5月:SICA赴山大总校访问学习,就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山东大学的开展与双方合作进行探讨。

2008年8月:SICA赴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进行访问学习,期间就模拟联合国的组织与举办方面进行了专门学习。

2008年11月:SICA与来访的东南大学SICA达成了模拟联合国项目的合作意向,双方将在条件成熟时互派队伍参加对方活动并在软硬件上进行相互支持。同时,两校SICA赴哈工大(威海)访问之时,重点介绍和推广了模拟联合国活动,引起了哈工大(威海)方面的极大的兴趣。

2009年4月:哈工大(威海)学生会派团观摩我校首届模联。

2009年5月:我校SICA派团出席哈工大(威海)模联启动仪式并观摩模联会议。

2009年8月:SICA赴京津地区高校访问,就模拟联合国项目的开展与推广与各高校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天津大学研究生会为我校的模拟联合国工作进行了专门指导。同时,与烟台大学SICA就模拟联合国的举办与推广达成合作意向。

2009年10月:邀请哈工大(威海)派出两支队伍参加我校第二届模联。同时,与哈工大(威海)就举办威海市模拟联合国大会达成初步意向。

2010年5月7日至9日:在第二届中国高校涉外学生组织领袖峰会上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就MUN在各自学校的开展和推广进行了交流探讨。

2010年5月15、16日:受邀参加哈工大(威海)第二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最终我校代表队获最佳代表国奖。

2010年5月15、16日:派代表赴北京参加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的2010模拟联合国培训班,与中国联协就我校参加11月份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达成初步意向;我校的模联发展状况的介绍获得了叶学农参赞的赞赏与好评,并因此被率先列入第二天交流会的发言名单。在培训期间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了交流学习,收到了多所高校的参赛邀请。

2010年5月29、30日: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会长袁海涛,秘书长姜妍婵赴青岛进行模拟联合国大会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活动。与会期间,SICA同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就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山东省的发展与推广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并达成了稳步发展,共同进步的共识。

2010年10月30、31日:组织举办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第四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暨山东地区邀请赛,邀请了包括山东大学、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烟台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六所高校代表参赛,各高校领队就山东地区模联的发展召开了首届齐鲁高校模拟联合国项目玛珈山发展论坛,达成了日后密切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模联在山东地区发展的共识。

2010年11月12日至15日:我校参会团队首次参与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表现突出最终获得“Honorable Mentioned Delegates Award”。2010中国(重庆)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四川外语学院隆重举办。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由外交部下属的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赞助,每年由一所高校承办。本次我校参会团队由马艳朝老师担任领队,秦赛同学担任首席代表、吴作栋、廖婧玙、赵天天任代表,分别在本次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两个委员会中担任安哥拉共和国代表,与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9所高校的精英代表就“残疾人的人权保护”和“金融危机下的人权保护”两个议题进行讨辩论与辩磋商。

2011年4月23、24日:我校乔伟、刘鑫岩参加由南京财经大学举办的“2011南京财经大学校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大会主席李烨在发言中指出:“巴西代表刘鑫岩作为双代表会场上唯一的单代表,他真的非常不容易。”而乔伟则因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英文会场“Best Role Play Award”(最佳角色奖)。会后,郑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协会会长李成龙与乔伟、刘鑫岩进行了关于模联发展的深入讨论,并表示欢迎我校模联能派出选手参加郑州大学模拟联合国大赛。

2011年5月13至15日:我校郑睿骥、李奇林参加2011年武汉大学首届模拟联合国大会。约有来自30所大学的100名代表在这里展开了激烈精彩的外交纵横。

2011年5月14日:我校模联部三位代表出席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第三届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式,与到场嘉宾进行了友好交谈。

2011年5月27日至29日:我校赵金鼎、秦洋参加了2011年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两位同学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委员会的会议并获得了“最佳立场文件奖”。

2011年上半年:收到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蔚蓝国际模联合作项目 、华中农业大学、澳门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等模联组织向山威模联发来的会议邀请。

2011年11月18日至20日:我校参赛团队第二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表现优异最终获得“Honorable Mentioned Delegation Award”。2011中国(长沙)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国防科技大学隆重举办。本次我校参会团队由团委李彤彤老师担任领队,刘雅琪和梁大明同学任代表,在本次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中担任厄瓜多尔代表,与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和昆士兰大学、香港模联俱乐部、澳门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等内地高校一百多所高校的精英代表就“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发展权”的议题进行了讨论与磋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