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东半岛城市群 |
释义 | 基本概念半岛城市群规划方案出台目标: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 ·龙头高昂群雄并起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下) ·培植高标号产业集群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解析(上)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出台誓做经济增长第3极 ·[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 ·创新春潮涌半岛山东省半岛城市群企业注重技术创新 ·滨州欲加盟山东半岛城市群目标:扩大半岛城市群腹地 ·半岛城市群聚六成投资山东成重要制造基地 ·个性就是生命力--建半岛城市群就应有一些个性鲜明城市 ·半岛城市群人才联盟逐渐浮出水面人才一体化来日可期 ·半岛城市群副中心--烟台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角色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话题:环境硬优势与“人和”软力量 ·[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年内启动将组合1+7都市圈 ·城市群与凹陷带:县级市--半岛城市群峰的隆起带 ·[济宁]三个层次两条主线鲁西南济宁都市圈呼之欲出 ·山东规划鲁西南济宁都市圈济宁徐州争做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一核两心壮大优势集群 鲁西南打造济宁都市圈 ·济宁都市圈大盘敲定以济宁为核心菏泽枣庄为区域中心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由北京大学和省建设厅联合编制的《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5年5月12日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待省政府正式批准后正式实施。 战略定位为与长三角珠三角比肩的增长极。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副省级市、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将邹平纳入规划区域,主要考虑到邹平虽然在行政上隶属滨州,但因黄河的阻隔,与同在黄河一侧的济南的经济联系更为密切。 规划提出,在全球范围内半岛城市群是以国际化大都市——济南与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域,是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圈内,是环黄海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造业生产服务中心,构筑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跨国城市走廊,推动“鲁日韩黄海地区成长三角”形成。在全国范围内,是黄河流域的经济中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比肩的中国北方地区的增长极之一,与京津唐、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圈的领头军。 空间结构为六级节点和三个城市联合区。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按六个核心城市节点发展。其中前三个分别是以青岛为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济南、青岛为区域双中心城市,以烟台为区域副中心,促使烟台与济南、青岛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子区域的核心城市。后三个节点是:以淄博、潍坊、东营、日照、威海为城市区中心城市;以章丘、青州、寿光、高密、龙口、荣成、乳山等为城市区副中心城市;以邹平、济阳、桓台、广饶、昌乐、昌邑、安丘、胶州、胶南、诸城、平度、莱西、莱州、招远、莱阳、文登、利津、垦利、莒县等为城市区优先发展城市。在空间发展结构上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青岛-—威海—烟台两条空间发展轴为半岛区域城市发展主轴,以烟台-龙口-莱州-潍坊和日照—五莲—诸城—安丘—寿光—东营为区域城市发展次轴,形成区域内部密集分布的多条城市聚合带和空间紧密联系的济南—淄博—潍坊—东营、青岛—日照、烟台—威海三个联合城市区。 产业架构为三核先导六大产业集聚区。规划提出半岛城市群围绕胶济铁路沿线和沿海产业带沿线,形成“T”型架构的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三核先导”和六大产业集聚区:即东营—淄博的石化和医药产业带、济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带、青岛—日照的家电制造产业带、烟台—威海的汽车制造产业带、潍坊——即墨的纺织服装产业带、日照—青岛—威海—烟台的海洋产业带。 规划提出是公路交通向西主要通过青银、青红、日东、威乌等高速公路与经济腹地发生联系,使之成为各主要港口扩展腹地的主要通道;向北、向南主要通过京沪、京福、东营-香港、津汕、同三等高速公路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等地区进行联系,实现半岛城市群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直接连通,构建1小时交通圈,即从中心城市到各县(区)的单向平均行车时间为1小时以内。铁路方面近期通过邯(郸)济(南)线西延,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西一部分纳入青岛的腹地范围,远期以干线形式向西经长治、临汾、延安、宁夏吴忠与兰新线相接,使之成为与陇海铁路平行的干线铁路;修建从兰考到菏泽的铁路,从菏泽把陇海线客、货流接入山东路网;建设黄大烟铁路及滨州-德州铁路,加强半岛与环渤海其他地区及鲁西北的联系。 青岛城市区构建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规划提出青岛城市区的空间策略为:以青岛为城市区中心城市,高密为城市区副中心,即墨、胶州、胶南、诸城、平度为优先发展城镇,在空间上体现为以青岛为核心的圈层组团式发展结构,其中内层为即墨、胶州、胶南构成的半环,是青岛城市空间跨越式增长的主要容纳空间;外层为诸城、高密、平度构成的半环,这里是培育大中城市的主要带状空间,也是与其他城市区发生密切空间耦合联系的前沿,依靠这些城市的迅速成长并强化与城市区内外的空间联系,形成青岛城市区及山东半岛区域更为完善的网络城市体系。 济南城市区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规划提出济南城市区空间策略为: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改的同时,应有效控制城市用地的外延式扩张,保证城市外围开敞空间的完整性,将部分职能向章丘、邹平、平阴、济阳等中小城市转移疏散,形成济南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区的多中心结构。在产业发展上,尤其要扩大第三产业尤其是咨询业、金融服务、技术产品服务、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社区服务、房地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规模,成为半岛区域的综合性服务经济与文化中心。 半岛城市群凝眸山东半岛城市群①:全球视野的战略定位。经济学家断言,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城市群。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建设一个强大的城市群,将成为赢得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激烈国际竞争的关键所在。山东半岛正是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城市群。搞好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使之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增强全省竞争力、实现山东的跨越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通过省部论证,人们时有所闻却难知其详的半岛城市群战略规划图,终于有了较为详尽的版本。 然而,在山东区域发展的蓝图中,“半岛城市群”一词被赋予的,既不是自然地理概念,也不是行政区划概念,而是指“由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和淄博8座城市组成的城市带”。在山东半岛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这8座城市被穿成一条颇具规模的城市链,与此同时,紧附在这条城市链上的各类经济区和相当一批知名企业,形成一条蔚为壮观的制造产业带。这是我省城镇最密集、生产力也最活跃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山东的优势。 发展规律从世界经济发展轨迹和世界产业集聚的规律看,海岸和铁路沿线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而中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北京大学的周一星教授更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指出,“中国对外开放进程是由南向北逐步推进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也表现出自南向北依次递减的特征。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得到发展后,按照规律性的判断,环黄渤海地区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 机遇新一轮国际制造业转移已经开始,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山东缩小与更发达地区差距的机会。山东半岛地处中国大陆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位置,也是日韩两国的传统投资区。依托沿海优势,承接国际资本,加快发展山东,这是天赐良机。立足东亚是山东半岛地区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 锁定半岛作出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对一系列重大机遇的及时把握。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中国成为新一轮外资集聚的热点地区。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城市竞争和经济竞争进入了区域性集团化的新阶段。除此之外,辽东半岛要借国家重振东北雄风之机,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第四极。在西部的成都重庆之间,在东部的福州厦门之间,在中部的湖南长株潭之间……放眼神州,相当一批新兴的城市带正在迅速成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省委、省政府把半岛城市群建设提到了重要位置。2002年7月,在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省长的张高丽同志提出,要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规划编制。2006年3月,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又正式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韩寓群省长强调:我省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青岛、烟台等8城市,要形成现代产业和高素质人力资源集中、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科技文化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群。6月份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推进半岛城市群发展,是增强全省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省委书记张高丽要求:“促进半岛城市群的崛起,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如此关注半岛城市群,显然是因为山东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蕴涵其中。 区位优势经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区域核心的竞争力。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半岛城市群”无疑是最大的“闪光点”。2002年,这一地区以占全省46.6%的陆地面积和42.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3左右的GDP,人均GDP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半岛城市群共有30个设市城市、651个建制镇,分别占全省的62.5%、51.9%,城市化水平“九五”以来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在这片7.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济南、青岛和烟台3个年GDP5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巨人”,还集中了山东14个全国经济百强县中的12个,聚集着经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50家经济开发区和9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包括海尔、海信、青啤、轻骑、浪潮、重汽、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在内的一大批“巨人”型企业。半岛8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74.9%。省建设厅长杨焕彩指出,广东的发展得益于珠江三角洲的率先开放,江苏的崛起在于苏锡常的超常规发展。而珠三角、长三角都是城市密集、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周边的带动力特别强。半岛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龙脊。推出“半岛城市群”正是源于这样的战略考虑--8个城市形成合力联合出击,发挥整体优势。 诱人前景过去,山东半岛地区一直被看成环渤海经济区的一个次区域,如今,把半岛城市群研究的视野纳入环黄海经济圈,这是一个重大突破。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传栋如是说。他认为,把京津唐、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三大相对独立的由城市群落连结而成的经济带同归于环渤海经济区内,这是一个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和内海思维的概念,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快速对接的时代,已显得极不合拍。在包括中国环黄海地带和韩日等国的环黄海经济区中,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黄河经济带与环黄海经济区的日韩等发达国家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也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出海门户。“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不仅将带领山东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车道,还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甚至第三增长极的有力竞争者。”一位业内人士勾勒出一个十分诱人的前景。在沿海六大经济圈中,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列第四位。 优势经济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外资进入集中,开发区密集,制造业聚集,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丰富;区位优势也明显:紧靠日韩,水陆空交通便捷,港口集中。这些优势如同一张张“通行证”,为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提供了绝好条件。当然,优势要转化为胜势,必须靠适当的发展战略、体制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结构优化来保证。 劣势中科院地理所的胡序威教授提醒我们,山东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带,但在长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夹击”下,也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他特别强调,“如今,发展区域经济是各国、各地区避免边缘化的必要措施。面对全球制造中心东移的好机会,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处于劣势地位”。烟台大学区域发展与城市化体系研究所所长孙矩教授认为,这样的机遇对半岛区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毕竟,人员、物资、信息、资金顺畅流动的平台还远远称不上平整;与其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济南、青岛的经济实力还相对较弱,腹地也有待拓展;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协调利益、调整标准、放宽权限、统一规则,建设良好的制度平台,变经济加法为乘法,是对地方政府的一次挑战。也许可以这样看,促进半岛城市群崛起是我省发展的试验田,它将为山东提前实现“两个率先”起到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全省乃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城际轨道交通2011年7月15日发布: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其中5年内新开工建设济南-西营、济南-长清、济南-机场、济南机场-滨州等4条城际铁路,建设里程182公里。 规划期限自2011年至2020年,新建城际铁路865公里,其中“十二五”期间建成青岛-荣成城际铁路300公里。近5年将重点建设济南市区-西营线,支持沿线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线路全长31公里;建设济南市区-长清线,发挥济南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线路全长22公里;建设济南市区-遥墙机场线,开辟济南机场快速客运通道,并与济南市区至泰安方向的城际线相衔接,线路全长30公里;建设遥墙机场-滨州线,加强滨州市与济南市以及遥墙机场的联系,形成滨州、东营与济南都市圈联系的重要通道,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线路全长99公里。 目前山东省“四纵四横”铁路规划建设里程超过过去100年铁路建设之总和,已开工建设的16个铁路项目建设规模超过了建国以来山东省铁路建设之总和,京沪高速铁路、东平铁路(新泰市东都镇-临沂市平邑县)和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京九铁路山东段电气化改造、菏兖日铁路扩能改造等5个铁路项目已建成,完成新建、改建铁路里程1355公里。山东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这些铁路都具备开行城际列车的条件,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建成和城际铁路规划的建设实施,我省境内城际铁路和兼顾发挥城际功能的铁路里程到2020年将达到4660公里,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较为发达完善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为加快我省城市化进程,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