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井镇
释义
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

沙井镇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部、珠江口东岸,下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6个自然村,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25万(其中户籍人口2.6万)。61个党支部、1278名党员,是全区各镇中行政村、总人口、党支部、党员数最多的镇,是广东省30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镇之一,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之一。

广东深圳市沙井简介

蚝乡

沙井镇是著名的侨乡,全镇有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分布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沙井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产丰富。沙井素有“蚝乡”之美称,“沙井蚝”质优量丰,闻名遐迩,驰名中外。全镇现有蚝田3万多亩,鱼塘、鱼塭2.6万多亩,是深圳最大的“三高”水产基地。 沙井镇交通便利,具有四通八达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经济发展

广深公路、广深珠高速公路纵贯镇内并设有中转站,由镇内通往广深公路的三条25米宽的标准水泥道路畅通无阻,环镇路和连接各村的水泥公路宽阔平坦;深圳黄田国际机场距沙井仅8公里;沙井建有250吨级码头1个,水路可直达深圳经济特区、珠海、中山、广州及港澳台地区。全镇基础设施完善,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4万门;建有自来水厂2座,日供水量为15万立方米;有容量为11万伏变电站2座,1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1座。 沙井镇凭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至1999年底,全镇共建厂房及配套宿舍600万平方米,有工业企业855家,其中“三来一补”653家,三资企业192家,自营企业10家。实际引进外资7.93亿美元。1999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7.2亿元,比1998年(下同)增长16.3%,工农业生产总值50.01亿元,增长20.8%(其中工业产值48.57亿元,增长21.9%,农业产值1.44亿元,基本持平),税收总额2.26亿元(其中地税收入1.35亿元,国税收入9100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7803万元,增长13%。工缴费结汇收入6.62亿港元,增长8.5%。1984年,沙井镇万丰村在全国率先推行了股份制改造,全镇各村现已普遍实行了股份制分配形式,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1999年,全镇农村三级集体经济纯收入4.29亿元,增长2.9%,农村人平收入10211元,增长5.8%,沙井镇跨入了广东省乡镇企业百强镇行列。 沙井镇第三产业兴旺。百佳、佳华、华润、南城百货等上规模、上档次的连锁店在沙井开设了分店。全镇现有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宾馆、酒楼14家,农贸市场14个,各类金融服务网点26个,邮政服务网点27个,证券交易网点1个。全镇个体工商户6191户,私营企业117个。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96亿元,增长21.6%。深圳市和宝安区的重点工程,位于沙井镇的田园海上风光旅游区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沙井镇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993年以来,在全镇村级推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施“一张白纸选村干”,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成立了村民议事小组和财务监督小组,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被全市推广。1999年,我镇在全区各镇率先推行了镇级政务公开,民主管理。重点抓住人财物的公开,先后实行了科级干部内部竞争上岗和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会计委派制。这是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政务公开的重大举措。我们实行的会计委派制受到中央、省、市财政部门的重视和肯定。全镇目前有大小公园23个,图书馆26个;文明户7059户,沙一村去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镇有省、市文明村2个,区文明村16个。1999年,沙井镇通过省卫生镇考核验收,现有省卫生村1个,市卫生村2个,区卫生村12个;安全文明小区51个,安全文明小区标兵单位12个。1997年实行殡葬改革以来,火化率达100%。 按照深圳市、宝安区的总体规划和沙井镇第十次党代会、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未来的沙井镇,在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将建设成为开放、繁荣、文明、法治的花园式现代化岭南名镇。

2004年,撤销沙井镇建制,成立了沙井街道。

沙井街道位于深圳特区西北部。深圳市政府新规划的宝安区占地76平方公里的新保税区贯穿沙井的西部;占地27平方公里的深圳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旅游区位于沙井西部,成为沙井旅游业的龙头,美化沙井的投资环境。 沙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兴建深圳独特的经济基础。

交通发展

沙井街道交通便利,海陆空四通八达。深圳国际机场距沙井仅8公里;广深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横贯街道内并设有中转站,由街道内通往广深公路的三条25米宽标准水泥路畅通无阻,环镇路和连接各居委会的水泥路宽阔平坦;建有250吨级码头,水路可直达深圳、蛇口、珠海、中山、广州及港澳地区,当天即可往返。2003年12月开工建设的宝安大道,南起新城联检站,北接松岗塘下涌立交桥,与107国道相连,依次穿越新安、西乡、福永、沙井、松岗5个街道和深圳机场,主车道为双向8车道,两侧设有辅道,是宝安区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政府投资项目。宝安大道的绿化标准是按照深南大道和滨海大道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的,中央绿化带宽2~16米,道路绿化总面积约99万平方米。

水电发展

沙井街道由石岩水库和长流陂水库供水东江供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街道内有大型水厂2座,日供水量25万立方米,出厂水质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沙井街道由省际大电纲供电,另外,街道内有发电厂3家,投入运行的110千伏变电站2坐,年供电量6.12亿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生产和生活用电。

邮电发展

街道内已形成了以先进的数字传输系统为主体的传真通讯、数据通讯、移动电话等现代的通讯组织纲络。程控电话系统装机容量4万门,随时可以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0多个城市直接通话,交流信息。

金融发展

沙井街道已形成专业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构成的多功 能、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体系。各种金融机构的办事机构遍布沙井街道,在沙井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98年,沙井街道存款余额逾26亿人民币。

工商、税务、保险与海关部门积极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动,保持了沙井街道良好的经济秩序。

医疗发展

沙井街道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58个,共设床位300多张,医疗技术人员618名;形成了完善的医疗卫生保健纲络。

沙井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有较商医疗造诣的专家多名,并有核磁共振成象仪、CT机、300MA及其以上X光机、彩超等先进设备,具有高超的医疗和护理水平。

街道办近年来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资金投入累积达2亿多元人民币。新近落成的沙井人民医院留医部大楼与设备为深圳同级别医院之冠。

文化发展

沙井街道办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兴建了现代风格的沙井中心广场以及沙井影剧院、万丰影剧院,上南电影院、文化大楼、图画馆等一大批高档次的文化设施和沙进体育场]标准足球场、篮球场、溜冰场等体育设施。 沙井文体站曾于1993年、1995年和1997年连续三届被评为[广东省特级文化站]。沙井街道贯彻落实《宝安区创建高标准文明区实施办法》,各居委会逐步实现了一个公园,一个图书馆,一万本以上藏书,一个篮球场,一个活动中心展馆是驰举全国的村级博物馆。万丰粤剧团曾应国家文化部之邀晋京演出。

新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醒狮会]推陈出新,饮举粤港。壆岗社区居民委员会迤俪近五百米的[壆岗文化长廊]已成为深圳著名的文化景观。

由沙井街道办团工委带领的6千多名义工队伍,经常开展义工活动,是沙井文化发展的一大亮点。

教育发展

荣根学校----由沙井籍香港同胞陈荣根先生捐资近四千万元兴建的荣根学校于1998年荣获深圳市办学效益奖并通过了深圳市一级学校的验收。

沙井成人学校----近年来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省级示范性成人学校"、"市级骨干成人学校"。

沙井中学----具有四十余年历史的沙井中学是区一级学校,是沙井街道教学设施最为完善的学校之一。街道办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教学大楼和办公大楼以及教师公寓,其规模与现代化程度位居深圳同类学校之前列。

工业发展

80年代初,沙井街道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优惠政策,不断加强与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资金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大办"三来补一"企业,为发展外向型工业经济奠定基础。

进入90年代以进来,招商引资工作逐渐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化到优化投资环境上来。从硬件和软件积极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开放水平。至98年底,沙井街道共有投资方来自香港、台湾、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尼西亚以及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三来补一"、"三资"企业827家,行进的生产设备十余万套,生产项目有电子元件、电器制品、五金制品、钟表、制衣、玩具、刺绣、毛织、电镀、塑胶、食品加工、包装、人造金刚石及家具等,产品销往欧美、中东、东南亚、日本和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相当一部分跨国集团企业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沙井街道现建有30多个工业区、标准厂房500多万平方米。98年工业产值3983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签约68宗。

新一届沙井街道办提出了沙井工业经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粗放与集约并举、外延与内涵并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综合竟力和经济效益。坚持工业为经济支柱,一、三产业为工业服务。坚持稳定现有的以"三来一补"为代表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作好为高新技术产品配套加工服务的准备;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招引资渠道。

招商引资工作尽快实现四个根本转变:引进企业由传统加工密集型向高科技型转变;厂房建设由零散建设向多功能、高标准、成规模工业园转变;引进企业由片面注重数量向引进效益型转变;企业中的中方管理人员由适应一般管理向高素质专业型转变。

新一届沙井街道办还提出:鼓励引道个体、民营企业发展,逐步把街道属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推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风味小吃

沙井蚝,蚝学名牡蛎,是名贵海鲜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味道鲜美可口...蚝产于宝安沙井、福水、西乡及深圳南头,蛇口、沙头、上沙等地。但以沙井蚝最出名..沙井蚝以其色泽乳白,肥嫩爽滑著称港澳和东南亚!!!

乘车公交

西站坐234到南新天桥那里下,然后过天桥(就是走到沃尔玛对面的那个站台)在站台可乘坐337、310~315到沙井镇了

2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

概况

地处祁连山下,黑河之滨的金张掖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而她的西大门 美丽富饶的沙井镇宛如河西走廊上一颗闪亮的明珠,更加显得雄奇俊秀、光耀夺目。绿树掩映的田野、四通八达的镇村道路、气势恢宏的产业龙头,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小城镇正在崛起……

发展政策

近年来,沙井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抢抓道路建设、小康建设两大机遇,实施项目带动、订单富民、畜牧强镇、科教兴镇四大战略,走好订单富镇、畜牧强镇、项目兴镇、商贸活镇、综治稳镇五条路子,重点突出发展抓项目、增收抓调整、致富抓养殖、环境抓基础、干部抓作风、保障抓党建六个抓子,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做强草畜、制种、林果三大主导产业,壮大优质小麦、种子繁育、花卉蔬菜、畜禽养殖、优质牧草、品牌红枣六个基地,抓好集镇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道路建设、节水工程、小康住宅建设、养殖专业社建设、生态家园示范点、招商引资等八项建设。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经济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物产竞风流。沙井镇位于甘州区城西28公里处,现辖28个行政村和两个农林场,240个生产合作社,35个党支部,1500名党员,土地面积18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万亩,总人口4万人。国道312线、G45线高速公路、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四纵两横一环绕的镇村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交通十分便利。境内水土光照资源丰富,发展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效制种吸引了省内外数十家大型企业安家落户。西瓜、黄豆、红枣等农副特产品久负盛名,誉满甘州。牛羊肥壮、水草丰茂,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受到了具有中国草王之称的成都大业公司的青睐。 2004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000万元,乡镇企业完成10032万元,财政收入达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80元,全镇综合势力逐年增强,快步向宽裕型小康社会迈进。

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定单农业抓增收。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传统农业大镇的基本镇情,以种植业抓高效、林果业抓改造、草畜业抓规模、科技推广抓引进为重点,反弹琵琶,主攻品牌农业,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按照强龙头壮基地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制种、林果、草畜三大支柱产业,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种植业上,积极与辽宁东亚、北京德农、玉源种业、台湾东方等规模大、实力强的制种单位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全镇制种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1万亩,蔬菜制种1万亩,户均 15.5亩,人均3.5亩,制种面积占到了全区制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成为甘州区名符其实的制种第一大镇。农民80%的收入来自制种,制种产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种植粮油等经济作物4万亩,林果和优质牧草3万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

在草畜业上,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以农业部耐旱苜蓿原种生产基地和成都大业张掖分公司草产品加工生产线为龙头,建成了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带动全镇发展养殖大户1986户,建成规模养殖示范点29个。生猪饲养量达8万头,牛饲养量达5万头,羊饲养量达8万只,鸡饲养量达到100万只。

在林果业上,按照发展特色,创新林网,促进节水的思路,全镇80% 的村完成了复合农田林网改造项目,建成全省农田林网改造示范点;投资300万元建成了1500亩高效节水酿酒葡萄生产基地;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利时机,2002年新植优质红枣5300亩,使全镇红枣面积累计达到25000亩,特色产业更具活力。

在二三产业发展上,坚持以农促市,以市兴农的思路,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队伍,各类农产品的组织和贩运大户已发展到348个,个体协会5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商贸活镇增后劲

近年来,该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区位优势,按照三产活镇、建镇促农的发展思路,把小城镇建设定位为特色产业型小城镇,与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建设连为一体,使小城镇逐步成为甘州区与临泽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结合点。全镇各类商业门点已达370家,私营、集体企业257家,从业人员5800多人,二、三产业收入达5678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26%。2003年规划开发了镇集贸中心市场,为农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新建小康住宅5000多户,占总农户的52%,小城镇道路硬化率达到10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树立经营城镇理念,采取启动民间资本,以商招商等办法,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两座商贸综合楼、卫生院门诊楼、中学学生住宅楼、教学楼、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小城镇发展的后劲。2004年,该镇被列入第二批500家国家级重点建设小城镇的行列。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科教兴镇促开发。近年来,该镇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投资新打灌溉机井 330眼,三年累计衬砌高标准渠道 200 公里,农渠以上的渠道全部实现了高标准衬砌,发展喷灌、滴灌、渗灌 2000亩,铺设低压软管80多公里,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铺油罩面村社道路300公里,建成绿色通道80多公里。今年计划在镇区完成集中供水、供暖的工程;围绕农业经济开发区修建环镇公里8公里,架设50张太阳能路灯,逐步建成餐饮服务一条街、农民世纪公寓和农科教培训中心;新建占地20亩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1个,规范市场秩序,繁荣活跃镇村经济,构建产业型小城镇。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筑巢引凤求发展。该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起双赢的理念,完善项目建设激励机制,依托资源优势,挖掘产业优势,发挥特色优势,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干事创业环境,以最优惠的条件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2001年与滨河集团联姻,投资350万元建成千亩酿酒葡萄基地;引进农业部计划总投资1.5亿元,占地2000亩的全国大型牧草种籽生产基地项目;2002年成功引进成都大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投资4000万元年产10万吨草粉加工生产线项目;辽宁东亚种子公司投资1000万元年加工2.5万吨的种子加工生产线;建成了台湾东方种子公司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00亩的蔬菜、花卉实验基地;河南金博士种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70亩的张掖加工中心;省种子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地120亩的张掖加工中心等骨干企业。2003引进国家气象局投资4400万元,占地面积1000多亩的多普勒雷达站建设项目,至目前,累计引资达2亿多元。这些项目的引进不仅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市区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被市区推荐为唯一的创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全省乡镇企业示范区乡镇。

沙井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区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原省委书记宋照肃、省长陆浩等中央、省、市领导先后多次到该镇,对项目建设工程进行检查指导, 2003年6月原省委书记宋照肃同志在该镇亲自主持召开了双培双带座谈会,当地干部群众备受鼓舞。该镇党委、政府先后被原张掖地委、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好先进乡镇党委、六好红旗乡镇党委营造发展环境先进集体、项目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