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元镇 |
释义 | 1 贵州龙里县三元镇三元镇为一地名,在我国贵州省、重庆市、四川省以及陕西省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 ◎ 概况三元镇位于龙里县东北面,距县城17公里,东邻贵定县盘江镇、沿山镇,南与麻芝乡接壤,西连龙山镇、谷脚镇和哪旁乡,北抵贵定县马场河乡。 “三元”一名由来一说是因三元桥而得名,传说修建三元桥时,因被洪水冲跨三次后才得以建成;一说是因封火塔身上的“连中三元”得名,此乃三合村一村民考上翰林院大学士,为了激励后代“连中三元”而建此塔,驻地刀因此得名。 三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唐贞观四年(639年)置新安县,治所在今三元镇新安街。1953年3月,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及贵州省委有关建政指示精神,龙里县实行普选。在此基础上,建制三元乡;1956年8月经安顺专署批准,根据民族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将高坪乡、三元乡合并建立三元布依族苗族乡,驻地三元场;1983年由三元公社建制镇,升格为乡级镇。 ◎ 地理状况据历史记载,龙里县中部古驿道从三元镇新安入境,经龙里进入贵阳市乌当区黄泥哨,全长约40公里,亦是境内主要通道,军队过往频繁,马帮络绎不绝,乃为过去历史中运输、通商、邮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35年4月8日,红军分三路进军龙里。左路由贵定县新巴乡进入龙里县三元桥、平地堡,佯攻龙里县城。 三元镇地处河谷,地形以石林和山地为主,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107009`,北纬26028`—26032`,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5.1℃,全年降雨量为1177毫米。全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0个村民组49个自然村寨1707户6850人,居住着布、苗、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39%,耕地面积4840.68亩,其中田3387.68亩,土1453亩,森林覆盖率38%。 三元河,发源于民主乡国翁,由三元镇黄土坎注入贵定县的翁城河,纵贯全镇,河长50.8公里,是全县最长的河流,以源头到出境处汇水面积697.2平方公里,流经县境的汇水面积为693.7平方公里,占总汇水面积99.5%。平均经流深550mm,平均经流量381亿m3 。河道蜿蜒曲折,沿河两岸喀斯特溶岩突出,青山苍翠,山水相依,民风民俗古朴、浓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 屹立于镇政府所在地的三元桥,史记“道光十二年(1832年)乡民徐廷扬倡建三元桥一座,桥身跨径50余米,高11米,为五孔建筑,是通往新添(今贵定)的主要桥梁之一。十九年(1839年),将余资建塔一座,八月十四建成,名‘封火塔’”。“封火塔”位于三元镇场坝西北角田坝中,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八月十四日。封火塔为六角形砖塔,分3层,底层为青条石砌筑。其余各层为火砖砌筑,各层间出檐,盖以小青瓦。塔高10.5米,底层直径2米,塔身东西面各著有“敬惜字纸”、“连中三元”八个大字。底层北面嵌刻石碑1块,碑文大意:从上古结绳为记至仓颉创造文字以来,人们对于文字视为神圣之物。然今人却不以为然,随便将废置文字纸用来糊窗,擦试或乱丢,表现了对圣人的不敬。为了不亵渎圣人,特募集资金建此封为塔,专供人们焚化字纸炎之用。1989年龙里县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县给文物保护单位。 ◎ 民风民俗居住在三元明山秀水间的苗族、布依族同胞,心灵手巧,能歌善舞,纯朴善良,热情好客。民族民间文化,民风民俗深厚浓郁,建筑古典,民族服饰、民族节日多姿多彩。只要走进三元,你就会欣赏到山乡秀色、田园风光,体味到布依山歌的神迷,品尝到香醇的农家米酒,享受到“高坪酥李甲贵州”的美味,观赏到极县地方特色的花灯戏,民族民间绘画艺术,古香古色的布依村寨和苗族同胞的“跳园舞”、“芦笙舞”。五月的三元更是金银花香飘满园,满山杜鹃焰红如火,风光旖旎,情韵别致。 位于镇西北面的渔洞村境内,脚下是溶洞溪水,头顶营屯古营盘,古村深远,神秘莫测,景致独特。千年古藤依树而伸,蜿蜒虹蟠,缠绵相绕,相依相偎,树藤盘屈如虬龙花纹,已天然融为一体。 ◎ 特产镇内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果树主要有李子、桃子、板栗、柑桔、柿子、刺梨、猕猴桃等;名贵树种有楠、樟、榉木等,有杜种、天麻、何首乌等多种药材,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大鲵等。主要矿藏有煤、硫铁、褐铁、高岭土、石灰石、大理石等。 ◎ 乡镇建设近年来,三元镇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镇的第一要务,培育和壮大了优质稻米、养殖、经果林等农业多业基地。全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0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7.4万元,其中财政组织收入完成19.73万元,国税完成30.97万元,地税完成16.7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70元。 三元镇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施齐全。210国道和湘黔、黔桂线横贯镇镜东西,镇内村村通公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三元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1986年普及了初等教育,1999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3年6月通过省、州“两基”复查和普及实验教育验收。全镇有中小学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村级完小5所。2003年,中小学在校生10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阶段入学率99.4%。 医疗卫生不断发展。全镇现有卫生院1座,村卫生室5个,有业务用房160平方米,健康教育普及率达92%以上,新法接生率达96%以上。 其它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计划生育工作“村为主”、“三为主”、“三结合”和“村民自治”得到有效推进,2004年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村村通广播电视取得实效,电视覆盖率达90%以上,科技工作长足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常抓不懈,保持了全县“治安模范镇”的荣誉称号;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明新村建设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2 重庆丰都县三元镇◎ 概况重庆市丰都县辖镇。1931年建三元乡,建国后仍置,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乐家乡并入建三元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2公里。面积72.3平方公里,人口2.2万。滩山坝至梯子河公路与丰(都)垫(江)公路相连。辖滩山坝、庙坝、黑龙湾、梯子河、幺滩子、草冲子、麻柳、春天坪、罗家场、大成寨、凡家山、邓家坪、豹子石、前湾、石灰坝、青岗桠、石岩、何家坝、太平庙19个村委会。 ◎ 特产以酿酒、榨菜、复合肥、建筑、建材、粮油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青菜头。养殖业以生猪、蚕桑为主。特产三元红心柚。? 3 四川三台县三元镇◎ 区域概况三元镇,位于县城以东35公里处,是省丘区农业科技综合开发示范镇、县小康示范镇之一。治地坐标北纬31°13',东经105°14'。镇东邻盐亭县,南界秋林镇,西接富顺镇和石安镇,北靠塔山镇和龙树镇。据传此地杨姓多,峰下有口井,泉水旺盛,由此得名杨家井。境内以浅丘为主。幅员面积70.5平方公里,辖2个办事处、20个行政村、174个合作社,耕地24907亩,总人口24925人,场镇常住人口4600人。全镇幅员面积70.5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平方公里。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174个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24342人,6233户。有耕地22172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985亩。 ◎ 三元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2382 男 11509 女 10873 家庭户户数 6344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298 家庭户男 11430 家庭户女 10868 0-14岁(总) 5427 0-14岁男 2761 0-14岁女 2666 15-64岁(总) 14873 15-64岁男 7820 15-64岁女 7053 65岁及以上(总) 2082 65岁及以上男 928 65岁及以上女 115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1657 ◎ 资源环境主要河流2条,魏城河最大,全长10.7公里。森林面积4.4万亩,森林覆盖率99.5%。年均降水量784.8毫米,年均气温16.9℃,无霜期280天。境内有魏城河、杨家河,有塘、库、堰、微水池253口,能蓄水402万立方米,有提灌站54处,装机共170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17400亩,占耕地面积的70%。境内有装机205千瓦的红星堰发电站,年发电 75万千瓦时;年生产用电85万千瓦时,生活用电82万千瓦时。地下资源有丰富的膨润土、食盐矿、天然气等。 ◎ 经济发展在农业发展上,该镇突出发展棉花、油料、生猪、家禽、蚕桑、草食动物等高产、优质、高效为主导的农业项目,帮扶和培育了一系列规模经营基地,重奖了一大批专业大户,镇上还引进了沙参、苍溪雪梨、日本藤梨、板粟、核桃等一系列走俏市场的品种,仅武引工程沿线的“昆灵”果园挂果后,年产值就可达50余万元。到1999年,全镇油料、生猪、肉牛羊、家禽、水果分别达到1460.5万公斤、2.5万头、1500头、22万只和20万公斤,均比上年增加。全镇先后培养各类专业大户189户,初步形成了“饲料生产—畜禽养殖—加工—销售”和“开荒—造林—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化雏型。 ◎ 乡镇建设镇上首先从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抓起。先后建立了廉政自律“十不准”、“联系村社”、奖励考核等10余项制度,在村社干部中,开展争创“三满意干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并实行机关中层干部竞聘上岗;整顿财经纪律,严格财经支出……短短几月下来,党政班子更加团结、坚强,干部形象焕然一新。 作为三台“东大门”的三元镇场镇建设关系到三元自身形象和对全镇20个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镇上以“建街扩街、培育市场、完善功能、净化环境”为重点,努力完善好自来水和天燃气的配套建设,并与四川大学星通公司实施集有线电视、无线和广电于一体的广播电视“村通工程”,做到水、电、气、邮、路畅通。还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来镇上投资办厂、经商和建房,目前,已有8户在新街建房,桥头到三元小学的环形新街道已具雏型,“三盐”公路一修通,这里将成为具有无限商机的黄金口岸。 在抓乡镇企业上,采取“卖为主、送为辅、不卖不送就划股”的企业转制措施,上求下联,进一步规范了7户镇办企业的转制工作。并以优惠的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外引内联。停产多年的三元绸厂、芦桥丝厂被浙江客商租赁承包后运作良好,三元丝厂的缫丝能力还比过去扩大了200绪。同时,镇上还从审批、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千家万户大力发展私营企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参股、控股乡镇企业,努力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在镇域经济中的比重。目前,全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20家,民营企业产值(按新统计口径)达5680万元,占全镇企业总产值的51.5%。 4 陕西镇巴县三元镇◎ 基本概况三元镇位于镇巴县城西南部,距县城42公里,由原三元镇、红鱼乡、伍家乡、凉桥乡四乡镇合并而成,地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属全县地域面积第一大镇,东邻长岭镇、青水乡,西接三溪乡,南连黎坝乡及四川 通江县,北靠西乡县 大河镇。全镇辖17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780户15402人。有耕地面积27635亩,其中水田面积3050亩。镇简公路横穿而过,镇内主要有三红(三元至红鱼)、黄凉(三元黄家沟至凉桥)两条交通干线。 ◎ 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属高山狭谷,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居住分散,境内有亚洲最大的原始竹林,旅游景点有巴山林风景旅游区。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膏矿,且储量丰富。 ◎ 社会发展在镇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该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三元镇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积极发展农村经济,较好地实现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 三是劳务输出成绩显著; 四是扶贫、财政、文教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稳步推进; 五是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通过开展各种党建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发展战略按照全县“三二二”突破发展战略,结合本镇实际,提出了“一稳两兴三突破”的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即: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群众生活自给;兴集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兴畜牧逐步发展为龙头产业;实现茶、果、菌农业产业的突破;实现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的突破;实现乡镇企业发展的突破。同时,我镇将以实施“民生八大工程”为契机,把农村安居工程、安全饮水、通村道路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 ◎ 行政规划各村基本情况 太坪村 有6个村民小组,216户854人,有旱地2360.4亩、林地面积35070亩,人均收入1752元 狮儿坝村 5个村民小组,301户1121人,有水田80亩、旱地2334.2亩、林地17085亩,人均年收入1765元 柳坝村 3个村民小组,134户580人,有水田75亩、旱地2334.2亩、林地17085亩,人均年收入1765元 凉桥村 3个村民小组,106户496人,有水田15亩、旱地962.4亩、林地10290亩,人均年收入1721元 宁家营村 4个村民小组,219户976人,有水田90亩、旱地1495.3亩、林地9510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 后湾村 2个村民小组,121户502人,有旱地1204.3亩、林地7250亩,人均年收入1738元 茶和村 9个村民小组,318户1326人,有水田245亩、旱地1968.1亩、林地22425亩,人均年收入1765元 白家营村 4个村民小组,136户628人,有水田145亩、旱地644.9亩、林地5370亩,人均年收入1765元 三元坝村 7个村民小组,440户1633人,有水田830亩、旱地1491亩、林地16200亩,人均年收入1792元 龙门村 3个村民小组,101户478人,有水田65亩、旱地651.3亩、林地18750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 伍家垭村 3个村民小组,136户506人,有水田152亩、旱地569.5亩、林地9510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 刘家沟村 4个村民小组,268户1092人,有水田565亩、旱地755亩、林地15630亩,人均年收入1792元 红星村 7个村民小组,337户1529人,有水田615亩、旱地1334亩、林地19290亩,人均年收入1779元,有页岩砖厂一个,该村万山寺小组为原伍家乡政府驻地,是川陕边贸集镇 柏坪村 4个村民小组,193户731人,有水田51亩、旱地949.4亩、林地18600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 红鱼村 5个村民小组,292户958人,有水田92亩、旱地2441.5亩、林地19680亩,人均年收入1738元 白果坝村 6个村民小组,234户888人,有水田30亩、旱地2204.4亩、林地18255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 双河村 4个村民小组,240户1005人,有旱地2502.9亩、林地6600亩,人均年收入1752元,该村为巴山林风景旅游区所在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