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台县
释义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北纬30°至32°之间,东经104°至105°。东与盐亭、梓潼交界,南与射洪、大英县相邻,西与中江县接壤,北与游仙、涪城区相连,距绵阳市中区57公里,距成都市153公里。境域南北长 81.1 公里,东西宽 56.2 公里,状若艾叶,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 147 万,为四川百万以上人口的农业大县,人口密度553人/平方公里,有汉、回、藏、羌、彝、满、白 、土、维吾尔、蒙古、苗等11个民族。境内沿江平川、浅丘绵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中文名称:三台县

别名:梓州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潼川镇、北坝镇、西平镇等

政府驻地:北坝镇

电话区号:0816

邮政区码:621100

地理位置:四川东北部

面积:2261平方公里

人口:147万

方言:四川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云台观,郪江古镇及汉墓,梓州杜甫草堂,鲁班水库,灵峰寺

地区编号:510722

县情概况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北邻绵阳涪城、游仙,南连射洪,西靠中江,东接盐亭。省道绵(阳)渝(重庆)公路和成(都)南(充)公路横贯全境。三台是四川22个百万人口丘陵大县之一,2007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四川省27个“扩权强县”省直辖试点县(市)之一。全县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辖63个镇乡(其中镇41个、乡22个)、933个村,106个社区居委会。2010年末全县总户数48.63万户,总人口147.56万人,居四川省第3位、绵阳市第1位,其中非农业人口20.69万人,农业人口126.87万人。

三台1992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亦是旅游胜地,现为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米枣之乡。县境内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最负盛名的有先秦时期古郪国遗址—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的郪江汉墓、有清帝敕赐的四川第二大道观—云台观、AAA级景区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 梓州杜甫草堂、川中最大人工湖鲁班湖,还有蟠龙山大佛宝刹大佛寺、琴泉寺、省级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东山公园、小明湖等历史、人文景点。三台历为州、郡、府、路治所,唐宋时就与成都齐名,被誉为“剑南名都、川北重镇”,这里既是交通“襟喉之地”,又是商品集散地及经济文化中心。

三台县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是四川省的“足球之乡”。

三台县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粮食、蚕茧、油料、生猪、水果、水产、药材等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名列全省前茅,瘦肉型猪、麦冬、蚕茧、油橄榄、棉花皆为全国商品生产基地。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膨润土、盐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气等,极具规模开采价值。 三台县工业体系完备。现已形成以纺织、印染、服装生产、食品加工、电力、五金机械、轻化工、茧丝绸为骨干的门类众多的工业生产格局,有30多万种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正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主体。

魅力之城

三台历史悠久,自西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郪县始,隋唐为梓州,宋、元、明为潼川府,清置三台县,至今已2200多年历史。古老的三台在唐代曾与成都齐名,为蜀地第二大城市,是川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为州、府、路治所,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诗圣杜甫于唐玄宗宝应元年(762年)七月流寓三台,历一年零八个月,创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百余首不朽诗篇。1938年3月至1946年8月,东北大学内迁三台,播下民主进步科学文明种子,培养了大批人才。

今日之三台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中央文明委授予的绵阳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县城。

三台城市功能完备,商贸繁荣,名胜古迹众多。市政设施配套完善,现在城市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左右。按照四川省的要求,三台城将建设成为50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城市各类商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已形成开放式新型流通体系;一系列古迹文物、旅游景点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品位。三台城是全国文明县城、四川省卫生县城,这里街道宽阔,市容整洁,高楼林立,夜景流光溢彩,分外迷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绿化率达27%,人居环境优越。梓州国际酒店、金喜登大酒店、滨江半岛假日酒店、三台大酒店等众多星级酒店遍布全城,食、宿、行、游、购、玩的一条龙旅游服务到位,这里已成为都市人娱乐、休憩的后花园。

三台历为川西北物资、中药集散地,城内的梓州购物中心、武昌馆、凤凰山、西门、北门、东门等大型批发市场和各镇乡集市,以及大成国际建材城、昌德国际建材城等,形成了开放式新型物流体系。

三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历史上北宋的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三兄弟,世称潼川三苏,一状元两进士。唐代大诗人李颀、李珣均出生于三台。至于外籍客居三台的文学家、诗人,更为壮观,如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张九龄、韦应物、岑参、卢纶、韩愈、刘禹锡、贾岛、苏轼、文同、杨万里、李调元、张问陶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诗文墨迹,供后人品赏。近代医中圣手萧龙友,他的中药医术冠绝天下,被同仁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丝绸巨子陈开沚是四川最早实行了农、工、商结合的实业家。如今的三台名人更是多不胜数:诗人野川、李长空、布衣、谢云,作家邹开歧、戴岱、张庆;著名的音乐家罗忠镕(代表作《山那边哟好地方》,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等),邓禹平(《阿里山的姑娘》的填词者),龚隆昆(南京部队政治部前线歌舞团著名指挥家),许可经(中国音乐高等教育先驱者,四川音乐教育开拓者、奠基者,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创始人),音乐家邱平邦、江传照,年轻音乐家李杰慧(系文化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钢琴学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学科带头人。作为全国32名少儿歌曲创作骨干之一,曾多次被中央文化部、中国音协邀请参加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和采风活动,其作品《小天使的梦》、《心语》等二十余首歌曲荣获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国大众音协等颁发的全国大奖,并受到傅庚辰、龚耀年、伍嘉冀、张卓娅、顾春雨等我国著名作曲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多首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代表作有歌曲《小天使的梦》、《文明花开梓州城》(三台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主题歌)、《中国又走进新的春天》等,其传略被编入人民出版社《中国音乐家辞典》);著名书法家罗子平、周真诚、唐超,画家谢梓文、龙荣华、李德祥、赵德贤,还有摄影家袁成松等等一大批文化艺人,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国防部长梁光烈等军政大员体现出我梓州人杰地灵,铁骨铮铮......这些使三台成为一座文化底蕴厚实的魅力之城。

历史辉煌

宋咸平四年(1001年)朝廷把四川设为川峡四路,其中之一就是梓州路[三台]. 梓州是四川与成都齐名的川北重镇,八世纪的梓州,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城郭雄伟,交通发达,在川北重要交通要道的涪江、凯江上,来往船只川流不息,这里有川北最大的码头。在这些码头上,曾旅居这里近两年的大诗人杜甫多次送往迎来,吟诗作赋。且看:“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奉送崔都水翁下峡》)反映了交通枢纽梓州段涪江的繁忙;而梓州城美丽的夜色从“夜深露气轻,江月满江城”(《玩月呈汉中王》)中可见一斑;梓州城的布局“路出双林外,亭窥万井中”(《望牛头山亭子》)何等的规范。从这些诗句中,一幅中世纪恬静美丽的都市图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作为当时省一级行政机构---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城的规模很大,城墙很高,城楼更高大,在杜甫留下的诗中,还有很多登梓州城楼的诗篇,如《九日登梓州城》,《春日梓州登楼二首》,《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等等,这些诗歌和其它登高诗歌一样,除了抒发自己苦闷的心情外,更多的是对梓州山河的无尽赞美。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是如何的繁华,时过境迁,现在的成都已是我国西南最大的都市,而我们却只能从这样的残破门楼中去寻觅和回味它当时的盛景了。

自然地理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海拔高度307米至672米。北临中国科技城绵阳57公里,西离省会成都153公里,东距重庆300多公里。属川中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

三台县地处四川盆地中西北部,大地构造分区为扬子准台之四川中台拗、川中台拱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中褶皱带旋扭构造。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全部由褶皱构造组成。土地承载能力在2.5—2.8kg/cm之间,无地质断层。

根据土壤内部水、热、气、肥与作物生长的协调程度,三台可划分为五个地貌类型区:东部高丘中窄谷区、中部中丘中宽谷区、西部底丘宽谷区、沿江陡壁宽谷台地区。其中沿江平坝河谷区,分布于涪江、凯江、梓江、郪江两岸,包括现代河漫滩在内的Ⅰ、Ⅱ级阶地,呈宽窄不一的条带状冲积坝。试验示范区属于径流缓慢,径流系数0.22,排水容易,年冲刷土壤量120683.6吨,流失氮、磷、钾养分10.59吨/年,土壤沙至中壤,土壤母质来源广,成分复杂,光、热、水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

省级凤凰山森林公园

凤凰山森林公园占地约520亩,地势呈北高南低、东北一西南走向,最高海拔455.7米,最低海拔378.8米、高差76.9米。园中林木参天,枝叶交错,绿波荡漾。绿化覆盖率95.7%,森林郁闭度0.9,森林植被有50科80种,可谓良木嘉树,郁郁葱葱。山间小溪、石下清泉、流水潺潺。道路纵横,蜿蜒通幽,翠羽穿梭,百鸟争鸣。整个山林绿方霭霭,瑞气蔚然,恰似一只展翅巨凤。于凤顶俯瞰梓州胜景、气象万千:凯涪江浩荡东去,千幢楼星罗棋布,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三台正投入20亿进行打造,将来建成为四川省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

综合资源

三台县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优越。粮食、蚕茧、油料、生猪、水果、水产、药材等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名列全省前茅,瘦肉型猪、麦冬、蚕茧、油橄榄、棉花皆为全国商品生产基地。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膨润土、盐井、石灰石、沙金、石英石、石油、天然气等,极具规模开采价值。

经济概况

工业

三台县工业体系完备。现已形成以纺织、印染、服装生产、食品加工、电力、五金机械、轻化工、茧丝绸为骨干的门类众多的工业生产格局,有30多万种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正逐步成为三台由农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的主体。2010年,全县88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9.6亿元,增长49.6%,占全部规上工业的88%。引进入驻纺纱— 织布— 印染— 制衣等关联企业16家,总投资3.3亿元的佳联印染工业园项目正加快推进;围绕建设西部生态食品城,入驻生猪屠宰— 猪肉罐头加工— 骨味素生产等企业8家,总投资2.5亿元的江苏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主厂房基本建成,四大优势产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5%。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户、省级技术中心2个,新创省级以上名牌和著名商标1个。全县新增规模企业21户、总数达到119户,其中亿元企业28户。全年共引进市以外内资项目46个,到位内资38.65亿元、外资1663万美元。第十一届西博会签约项目5个,协议引资25.1亿元。大力开展“4+ 6”十大主题招商活动,成功引进投资过亿元重大项目14个。

农业

三台县历来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棉花、花生、油菜籽等。民间饲养猪、牛、羊、鸡、鸭、兔。栽桑养蚕,从事土纺、土织,成为民间农户的主要家庭副业。200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6868万元,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4元,粮食总产量达到74583.6万公斤,棉花总产量达1267.6万公斤,花生总产量1288.5万公斤,油菜籽总产量5235.7万公斤。党和政府重视林业生产的发展,领导群众积极植树造林。1998年全县实现了“全面绿化”,长防林工程竣工达标,绿化率达到99.3%,森林覆盖率达到33.9%。由于农业、林业的发展,促进畜牧业和水产业的发展。农副土特名优产品主要有涪城坝的麦冬、建设巫家沟大蒜、永新镇崭山米枣、富顺金光的“东山板栗”、菊河土烟、萋江“大红袍”红桔、芦溪早熟“团圆果”柚桃等,各地正加速发展。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全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柑桔、麻类、油橄榄、麦冬等的生产基地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别排名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县之列。

三台有耕地面积119万亩,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二型水库98座,可养鱼总水面7万多亩,宜于发展粮食和棉花、油料、桑、麻、糖料、水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中国麦冬之乡,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列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灌溉水、土壤符合DB51/3361-2003标准。年产小麦15.67万吨,大麦2万吨、花生和油菜籽9.47万吨、玉米17万吨、红薯11万吨、棉花1.26万吨、水果5.82万吨、水产品1.1万吨、麦冬6000吨、蚕茧420万公斤、原竹20万吨,年出栏生猪186万头、家禽2180万只,胡萝卜、番茄、辣椒、大蒜、榨菜、土豆等蔬菜品种繁多,种植面积较大,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种养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这些农副产品,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质、稳定的原材料。

2007年12月8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命名三台县为“中国米枣之乡”。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06年第73号公告,批准三台县“涪城麦冬”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行政区划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绵阳市东南部,北纬 30 度至 32 度之间,东经 104 至 105 度。东与盐亭、梓潼交界,南与射洪、大英县相邻,西与中江县接壤,北与游仙、涪城区相连。Santai Xian

身份证号码前六位:510722

邮政编码:621100

县人民政府驻北坝镇

2004年,三台县辖41个镇(潼川、北坝、芦溪、景福、富顺、刘营、西平、安居、塔山、乐安、金石、观桥、新生、古井、中太、中新、石安、秋林、建设、三元、万安、妻阝江、龙树、鲁班、紫河、建平、新鲁、立新、灵兴、八洞、凯河、花园、东塔、光辉、百顷、前锋、柳池、永明、新德、永新、黎曙)、22个乡(乐加、幸福、老马、金鼓、里程、菊河、建中、断石、下新、争胜、双胜、双乐、忠孝、高堰、进都、宝泉、曙光、云同、上新、广利、协和、玉林)。

交通

三台是川西北交通枢纽,绵阳市交通次枢纽,区域性中心城市,现在已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通车的绵三快速通道、三(台)射(洪)路、三(台)中(江)路、三(台)大(英)路、三(台)盐(亭)路均为一、二级公路,并与成(都)绵(阳)、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相连,绵(阳)遂(宁)高速、成德南高速交汇于县城。镇乡公路四通八达。绵遂内宜城际铁路将经过县城,并即将动工修建。

教育

三台是一个教育大县,现有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一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2所,每年高考上线率在57%左右;初中和小学教育协调发展,教学质量和水平堪称一流。三台的初中教育特别值得一提,每年为全市高中输送了大量优秀学生,特别是初中教师,更是兢兢业业。教学水平一流,三台教育的辉煌他们功不可没。三台有3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职业中专、1所电大,开设有纺织、机械、汽车维修等30多个专业,在籍生达7200余人,每年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就业率达98%以上。

三台名人

三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历史上北宋的苏易简、苏舜钦、苏舜元三兄弟,世称潼川三苏,一状元两进士。唐代大诗人李颀、李珣均出生于三台。至于外籍客居三台的文学家、诗人,更为壮观,如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卢照邻,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张九龄、韦应物、岑参、卢纶、韩愈、刘禹锡、贾岛、苏轼、文同、杨万里、李调元、张问陶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诗文墨迹,供后人品赏。近代医中圣手萧龙友,他的中药医术冠绝天下,被同仁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丝绸巨子陈开沚是四川最早实行了农、工、商结合的实业家。如今的三台名人更是多不胜数:诗人野川、李长空、布衣、谢云,作家邹开歧、戴岱、张庆;著名的音乐家罗忠镕(代表作《山那边哟好地方》,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等),邓禹平(《阿里山的姑娘》的填词者),龚隆昆(南京部队政治部前线歌舞团著名指挥家),许可经(中国音乐高等教育先驱者,四川音乐教育开拓者、奠基者,四川音乐学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创始人),音乐家邱平邦、江传照,年轻音乐家李杰慧(系文化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钢琴学会会员、绵阳市音乐学科带头人。作为全国32名少儿歌曲创作骨干之一,曾多次被中央文化部、中国音协邀请参加全国少儿歌曲创作和采风活动,其作品《小天使的梦》、《心语》等二十余首歌曲荣获文化部、中国音协、中国大众音协等颁发的全国大奖,并受到傅庚辰、龚耀年、伍嘉冀、张卓娅、顾春雨等我国著名作曲家的一致好评,其中多首歌曲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代表作有歌曲《小天使的梦》、《文明花开梓州城》(三台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主题歌)、《中国又走进新的春天》等,其传略被编入人民出版社《中国音乐家辞典》);著名书法家罗子平、周真诚、唐超,画家谢梓文、龙荣华、李德祥、赵德贤,还有摄影家袁成松等等一大批文化艺人,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国防部长梁光烈等军政大员体现出我梓州人杰地灵,铁骨铮铮......这些使三台成为一座文化底蕴厚实的魅力之城。

旅游观光

三台历史悠久,古称梓州,历为州、府、路治所。县城在唐宋时与成都齐名,享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绵阳市唯一的全国文明县城。

三台自古就是蜀中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昔日六景,闻名遐迩,今日名胜,独具特色。县境内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最负盛名的有先秦时期古郪国遗址—全国四大汉墓群之一的郪江汉墓、四川第二大道观— 云台观、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 梓州杜甫草堂、川中大人工湖鲁班湖,还有大佛寺、琴泉寺、凤凰山城市森林公园、东山公园、小明湖等历史、人文景点。工部草堂、东林晚钟、奎阁迎辉、三台滴翠、琴泉余韵、蟠龙大佛、典雅灵峰享誉巴蜀。先秦时期的古.郪国遗址和.郪江汉墓、灵兴崖墓神秘而悠远,四川第二大道教胜地云台

观虽历经百年沧桑,仍保存完好;而今,雄伟壮丽的鲁班湖主坝被誉为“东方金字塔”,湖面水天一色,美不胜收,被称为“小西湖”的团结水库,波平如镜,千娇百媚,淡妆浓抹总相宜。经过多年的着力打造,形成了“汉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唐宋文化”、“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五大品牌优势,神秘的古郪国、仙境云台观、生态鲁班湖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此一游,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