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色矛头蝮 |
释义 | 三色矛头蝮(Bothrops asper) 分类:有鳞目---蛇亚目---新蛇下目---蝰科---矛头蝮属 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雨林,农田,种植园和民居附近 体长:1.2-2.5米 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三色矛头蝮身体较细长,头部很大呈长三角矛头状,颊窝明显,瞳孔纵置,嘴很大,内有两颗可伸缩的大毒牙,是重要的防御和攻击武器。身体鳞片具强棱,黄褐色或棕色,身体两侧有规则排列的边缘白色的深棕色三角斑纹,在背部愈合成“X”形,腹部有黑白相间的条纹。身体颜色可以和周围环境里的落叶,朽木融为一体,白天隐蔽起来伏击猎物,晚上非常活跃。该种是矛头蝮属成员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常见的一个种,在雨林深处生活的个体可以长得很大,但一般个体也不过1.5左右,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也经常能发现它们,性情凶猛,攻击性极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蛇,当地90%的蛇伤都是它造成的。 毒性:毒液含有剧烈的血液毒素,人被咬后伤口处的组织会严重溃烂,像腐烂的尸体一样,如果得不到救治溃烂会迅速蔓延,在数天后痛苦死去,即使使用抗蛇毒血清治愈后也会留下永久性的伤疤。食物:啮齿动物,鸟类,小型蜥蜴和蛙类。 繁殖:卵胎生,每次产5-86个幼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