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门县南溪村 |
释义 | 三门县亭旁镇南溪村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那里却建有一个革命纪念室,里面陈列着该村10多位革命先烈的画像和事迹。“南溪事件”举足轻重,使亭旁起义提前来临,形成了据南溪、聚丹丘、组农军的起义格局。“我们南溪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这都是我们的财富,我们应该把它保存下来,以此来激励下一代人。”革命传统纪念室的组建人梅义根老人说。出于这个原因,他于1996年动手搜集相关资料,编写了在革命战争年代中远近闻名的“三五”外婆林玉英等人的史料,并于1998年建成了南溪村历史传统纪念室。 介绍自纪念室建成后,每学期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全村的学生都会到纪念室参观,这里就成了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圣旨”一般出现在古装历史剧里,而三门县亭旁镇南溪村就有真的圣旨在。昨日,该村村民给记者拿出了一块刚刚被鉴定为清朝同治丁卯年(1866年)的牌坊圣旨碑。 石碑宽约30厘米,长约70厘米,表面有些风化,但仍清晰可见上面刻有的“圣旨”两个大字,并且伴有栩栩如生的龙的图案,十分气派、精美。 该村76岁的村民梅义根说,这块石碑曾经被立于南溪旁的牌坊上,牌坊倒了以后,这块圣旨碑就一直存放在一户村民家里,直到最近才拿出来要求鉴定。 南溪村古谱里有记载,在同治年间,南溪村一家三兄弟,大哥梅福星、二哥梅禄星同时考中了武举人,分别官至宁波提标候补守备、宁波提标候补守府,而三弟梅禄龙也被授予千总。由于村内还留有当时兄弟俩出资立的旗杆,恰巧与圣旨碑所处年代相近,因此有人猜测,这块圣旨碑可能与当时两兄弟的功名有关。 三门县文物部门有关负责人从雕刻工艺、使用石料、古谱记载等方面对圣旨碑和梅家兄弟所立的旗杆进行了鉴定分析,初步判断可能均是清朝同治丁卯年间所留,距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发现这样的牌坊圣旨碑在三门县还是第一次,至于当时出于什么原因建造这个牌坊、为何雕刻这个圣旨碑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浙江红旗第一飘》专题片有关南溪事件的片段。南溪是否因河得名,我们不得而知。南溪事件,却让这个深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显得格外耀眼。南溪的名字总是让人想到了革命、想到了起义,想到了英雄、想到了烈士。逝者已矣,然而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2009年2月6日,沐浴在新农村建设光环下的南溪村显得特别热闹,南溪人民敲锣打鼓、玩狮舞龙,迎接亭旁起义首发地的揭碑盛典。 出现场(揭碑仪式) 梅义根: “南溪在1928年4月清明节的时候,为了地主梅长恕占用了族田26亩,所以地下党员梅其政要拿回族田,在清明节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斗争,所以南溪事件爆发以后,引起了亭旁起义的导火索,所以我们南溪从梅其彬当时是以大同小学校长为名,实际是搞地下工作,所以第一个党支部也是在南溪村,所以他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开办了夜校,组织了农会,所以当时在亭旁起义时四句话:居南溪、聚丹邱、组农军、攻任家。所以南溪是亭旁革命起义的首发地。” 在南溪村,地主梅长恕当年的故居依然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只是现在房子的主人早已换成新时代的村民,在房子的木柱上,我们还能找到一些早年斗争的印迹。 梅义根: “这里是1928年4月5日双方打开都是枪的子弹,因此南溪事件发生了以后,引起了亭旁起义的第一,亭旁起义本来是1928年5月26日还迟,因为南溪事件发生以后,影响面大,所以引起了亭旁起义暴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必被历史的潮水所湮没。三门人民的斗争史、解放史因为有了亭旁起义而熠熠生辉,而亭旁起义又因为南溪事件,奏响了序曲。在南溪,人们世世代代铭记着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铭记着心目中的英雄。在南溪村口,松柏掩映下立着梅其彬、梅其广烈士墓碑。 梅义根: “这个是南溪出豪杰、英灵颂千古。这是梅其彬革命烈士,梅其广是梅其彬的弟弟,梅其彬1935年8月11日死在杭州,他是1928年5月26日亭旁起义领导人之一,梅其广同样,是亭旁起义领导人之一。当时在1938年8月在杭州牺牲,所以县政府批准是革命烈士。梅其广同样,为何要立碑记呢,因为他是遇难以后尸首没有在这里,他在广州牺牲的,所以县政府另外给他立个碑,两个人都是亭旁起义革命领导人之一。” 南溪事件已成为南溪人民永世的精神财富。早在1984年11月14日,当时的台州地区行政公署正式批准三门县南溪乡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根据地,而这块批准书的匾额就挂在南溪村历史传统纪念室里。在这座古色古香的纪念室里,不仅有革命史料,还陈列着历代有关南溪文臣武将的物品。 梅义根: “这把大刀是清同治丁卯年梅福星、梅禄星两兄弟同科中了武举以后,用过的大刀,大刀重120斤,就是在马上用大刀的。” “这四个石墩是清同治丁卯年梅福星、梅禄星考上武举以后练武用的,这个是175公斤,这个是160公斤,这个是105公斤,这个是110公斤。” 峥嵘岁月、沧海桑田。历史再往回溯,南溪人民引以自豪的不仅是那烈士碑、武举刀,还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桥。 梅义根 “这座桥是南溪,名字叫镇宁桥,建于万历之年,1573年,建好以后到现在已经有436年了,中间由于我们丹邱寺要修在这里弄一个大梁,大梁由12个后生从这桥上过,结果把这桥拖倒了,拖倒后在1902年拖倒的,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一直以来都没有办法把这座桥造回去,从去年2008年7月份开始,因为村里面村委会、党支部换届选举,选上去之后第一项工作就是考虑这座桥的问题。” 早年的镇宁桥已不复存在,不过在新建镇宁桥桥基的一块石头上,我们还依稀能辨万历二字。现年78岁的梅义根老人给我们讲起了镇宁桥得名的缘由。 梅义根: “这镇宁桥我也是听老人讲的,这个地方原来的庵叫镇宁堂,所以这座桥叫镇宁桥,镇宁桥从老人讲意思是南溪属于一种风水桥一样,前面一个大缺口,造这座桥之后,把整个村都保护起来,所以当时取名叫镇宁桥。” 镇宁桥取名是否真如梅义根老人所言,我们无从考证。但这桥的建成确确实实方便了村民出行,将建设中的南溪老村、新村连接起来。南溪村村民基本上族姓姓梅,而在镇宁桥边也新栽种了一株梅花,老梅告诉记者,梅花傲雪独秀,既能寓意南溪人民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勇气,也昭示着南溪人民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梅义根: “今后在新农村建设当中还要进一步如何把我们南溪村貌改变还要进一步搞好,我们邻村公路,南溪到石门坑这条路还有400米左右,在2009年给它完成,在整个经济上来讲,我们一定要搞上去,镇里面想在南溪搞一个革命景点,同亭旁红色景点连在一起,亭旁包家、丹邱寺、南溪成为亭旁红色景点,通过这些建设以后,使我们南溪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也想引资,外资到我们南溪来投资,下一步镇里面也有这样的打算。我相信南溪的明天一定能建设得更美好,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富裕,也同时能够紧跟党中央奔小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