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迈村
释义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宋乡,地处勐宋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0.00 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36公里。东邻景洪市,南邻曼金村委会 ,西邻曼迈村委会,北邻糯有村委会。辖朝山寨、石头寨、椰吗等19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58.73平方公里,海拔 1,693.00米,年平均气温17.00 ℃,年降水量1,500.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橡胶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42.00 亩(其中:田1,585.00 亩,地 1,657.00 亩),人均耕地 1.45亩,主要种植粮食、茶叶、橡胶 等作物;拥有林地 53,570.5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4亩,主要种植泡果、芒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11.00 亩,其中荒山荒地 30,523.50 亩,其他面积 648.00 亩。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24户通自来水,有524户通电,有2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54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45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45户(分别占总数的88.95%和86.24%)。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0 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5辆,拥有农用运输车1辆,拖拉机 314辆,摩托车391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95.00 亩,有效灌溉率为39.9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821.00 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7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7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92 户;全村有1 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 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其他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6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8万元,占总收入的28.57%;畜牧业收入99万元,占总收入的11.4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80头,肉牛61头,肉羊0头,鸡、鸭、鹅3431只);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285万元,占总收入的32.83%;第二、三产业收入171万元,占总收入的19.7%;工资性收入27万元,占总收入的3.11%。农民人均纯收入238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人(占劳动力的3.89%),在省内务工36人,到省外务工3人。

人口卫生

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524户,共乡村人口2306人,其中男性1173人,女性1133人。其中农业人口2235人,劳动力1170人。该村以哈伲族为主(是哈伲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1597人,拉祜族183人,其他民族6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10人,参合率91.5%;享受低保156人,五保户156。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18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人畜混居的农户242户,占农户总数的46.18%。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 944.00 平方米,拥有教师 10 人,在校学生192人,距离乡中学20.00 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77人,其中小学生169人,中学生108人,中小学生入学率达100%。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1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505 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19,445.19 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 385.00 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295800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 1740元(劳均10元)。年末集体总收入5万元,有固定资产 89.30 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2.66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政策法规、村规约、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等。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1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人,少数民族党员57人,其中男党员51人、女党员12人。该村党支部2002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9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0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28人。该村团总支1999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团总支。

人文地理

该村现有农户535户,共乡村人口2316人,其中男性1181人,女性1135人。其中农业人口2316人,劳动力1223人。该村以哈伲族为主(是哈伲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1602人,拉祜族 69人,其他民族645人。

节日

哈尼族节庆活动大多与宗教祭祀活动融为一体,较为隆重的节日有嘎汤帕、耶苦扎和合夕扎。

嘎汤帕节是爱尼族庆祝新年来临的节日,意为"万物更新"或"思念祖先"。传统的嘎汤帕节各地时间不一,1987年7月,州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决定,将"嘎汤帕"节定为哈尼族的传统节日,节期统一定为三天即从公历一月二日至四日。从前的"嘎汤帕"节,各家各户杀鸡宰猪、春滋把以祭祀祖先,置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同斟共饮庆贺新年。青年男女穿戴一新,邀约上山采鲜花、摘野果,相对对歌,尽情娱乐。节日期间还开展打陀螺、荡秋千等活动。"嘎汤帕"节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从1987年正式定为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后,"嘎汤帕"节比往昔庄严,活动内容更健康、更丰富多彩。

“耶苦扎”,是为了纪念传说中的灭虫英雄阿培明耶而定的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属牛的日子举行。活动内容主要是荡秋千、唱歌跳舞等,宗旨是祈求五谷车登。举庆之时,除杀猪宰牛、春核把宴请亲朋外,更重要的是搭架秋千,开展荡秋千活动。从前的荡秋千活动,由"追玛"主持举行仪式,他将三片红泡果树叶、三片红毛树叶、三片山茅草铺在秋千板上荡上三个来回,然后自己再登上秋千板象征性的荡一荡,再一手端酒、一手握秋千绳诵念祭词,并唱歌祝福人们快乐平安。接着让大家荡秋千。围观的人边看边唱,荡秋千者则暗暗展开竞寨。夜晚,明月升起,男女青年便云集在寨场上跳咚吧喳舞、竹筒舞或即兴对歌,欢度节日。眨。哈夕扎,意为过新米节。节期在每年金风送爽、稻翻金睡浪的秋收之初。届时,"追玛"首先把自家地里的黄谷收回少睦许,碾米做饭,置办酒席请本寨乡亲尝新米饭。席间人们只是峨象征性地吃点饭,然后唱歌颂扬"追玛"。睡在"追玛"家尝过新以后,各家各户也要做新米饭,备置酒席欢度新米节。 举行过"哈夕扎,,尝新活动后,人们便正式投人秋收,开始收割。现节日期间也举行各种文体活动。

服饰

爱尼族喜穿黑色或藏青色土布衣服。勇孔穿宽松的无领右枉短衣,下着宽腰裤上世嫌孩两石大银片作饰品,以自织的黑布缠头旧时老任墨手迷春在头项正中蓄上撮长发,编成发辫缠绕于顶。爱尼男子成家之后,逐渐取下所戴银饰品,传给儿子佩戴。女子服饰复杂,较多地保持着民族特色,多穿无领右襟元福上衣,下穿及膝的百褶短裙。头戴圆帽,胸挂成串银饰,脚裹护腿,附加饰物多样如珠贝、彩羽、彩鳄,女手帽饰、衣饰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少儿时期开始戴有少许银币的圆帽,五岁以后镶红布、蓝布竖条,缀有帽绷;进人青年时期,头饰一种特别的竹圈帽。这种帽后脑部位装有一个圆竹筒,用黑布衬里,帽子前沿两侧分别装有十八颗圆形银泡,周围有许多珠串、级着用丝线或彩色鸡毛编成的穗子,帽绳由耳后拉至下额打结,打结处挂彩续或花串。成丁后的青年姑娘要佩戴镶满银泡、银牌的束胸布,穿后摆并袖口绣有精美图案的上衣,腰间系两条绣着彩色图案的飘带,腿上裹着绣有几何形图案的绑腿,挂一只缀着彩穗、珠申的翱挎包。 姑娘的这种装束,一直保持到壮年,进人晚年后,帽饰、胸饰及 其它饰物逐渐减少,穿一身无饰品的黑色衣裙,朴索的穿着衬托出稳重老成。

饮食

爱尼族日食三餐,主食稻米,辅以玉米和薯类。逢年过节喜食福米检把。爱尼族进餐,无客人时家人同桌共坐,有客人来访,按传统习俗,只有男人与客人同桌进餐,妇女一般不陪(在女室重新设席就餐)。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一方为首,由长者坐。在男室进餐,首席由男性长者坐;在女室用餐,首席由女性长者来坐。

建筑

哈尼族一般选择在半山向阳、开阔的山梁上建寨立业,最大的村寨不过200多户,小的则数户,其中以数十户的村寨居多。以大村小村相互交错,相隔一两里或三五里路程为其村落分布特点,并以崎岖山路和林中小径相通连,呈现星罗棋布的村落格局。村寨后面多为郁郁葱葱的灌木或乔木丛林,房前屋后辟作菜园,或种植棕榈、竹、梨、李、桃、柿、蓝靛、核桃等树木。村寨两侧和整个下半山布满层层梯田,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穿插其间,风光旎丽,景象万千。

新农村建设

三迈村委会积极响应省、州、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积极组织各村民小组的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美化村庄、绿化家园、发展田园经济。该村的石头寨、南奔老寨、嘎角寨等村民小组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在省人大的扶持下,石头寨村民小组修建了一条长415米、宽3.5米的双面光水沟和花台的卫生路,资金和水泥共投入13万元,同时还修建了一条长7公里,宽5.5米的沙石路,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出行的条件。并带动了其他村组,也相继建设出各具特色的新村庄。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近年来由于水源头生态林的破坏,造成水源枯竭,人畜饮水总是日益突出,村寨集体经济实口薄弱;入村寨道路不便,田地间生产路滞后,农田水沟工程欠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的经济发展。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大投入加强生态茶园的发展和管理,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提高农产品外销;充分利用亚热带高温气候条件,加强天然橡胶的科学管理发展提高产胶量和质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