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绝高碑
释义

简介

明嘉靖四十四年,开凿漕运新渠经山东微山夏镇。工程浩繁,运河畅通。为纪念此事,由徐阶撰文、周天球书写、吴鼐刻石。三名士均怀绝技,使此碑文、书、刻水平较高,后人谓之“三绝碑”,为夏镇八景之一。此碑近六米高,底部大龟驮起,立于运河西 岸玄帝庙的皇华亭之中,仅底部龟头就可乘坐四人。可叹!三绝碑及皇华亭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三绝碑文亦称“漕运新渠记”,共一千二百五十七字。

碑文

漕运新渠记

〔明〕徐阶

先皇帝之四十四年秋七月,河决而东注,自华山出飞云桥,截沛以入昭阳湖。于是沛之北水逆流,历湖陵、孟阳至谷亭,八十余里。其南溢于徐,渺然成巨浸,运道阻焉。

事闻,诏吏部举大臣之有才识者,督河道都御史、直隶河南山东之抚臣、洪闸之司属暨诸藩臬有司治之。得今万安朱公衡,爰自南京刑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玺书总理其事。公至,驾轻舠,凌风雨,周视河流,规复沛渠之旧。而时潴者为泽,淤者为沮洳,疏与塞俱不得施。公喟然言曰:“夫水之性下,而兹地下甚,不独今不可治也,即能治之,他岁河水至,且复沦没,若运事何?”召诸吏士及父老而问计,或曰:“道南阳,折而南,东至于夏村,又东南至于留城,其地高,河水不能及。昔中丞盛公应期尝议凿渠于此,而不果就。其迹尚存,可续也。”公率僚属视之,果然。驰疏以请,先皇帝从之。工既举,而民之规利,与士大夫之泥于故常者,争以为复旧渠便。先皇帝若曰:“兹国之大事,谋之不可不审也。”敕工科右给事中何君起鸣勘议焉。何君具言旧渠之难复者五,急宜治新渠,而增其所未备,以济漕运。诏工部集廷臣议,佥又以为然,诏报可。

公乃庐于夏村,昼夜督诸属。程役以工,授匠以式,测水之平,铲高而实下;导鲇鱼诸泉、薛沙诸河,会其中;坝三河口,以杜浮沙之壅;堤马家桥,遏河之出飞云者,尽入于秦沟;涤泥沙,使不得积。凡凿新渠,起南阳迄留城,百四十一里有奇;疏旧渠,起留城迄境山,五十三里。建闸九,减水闸二十;为月河于闸之旁者八;为土若石之坝十有二;为土堤于渠之两涯,以丈计者三万五千二百八十有奇,以里计者五十三;为石堤三十里。而运道复通。已又溯薛河之上流,凿王家口,导其水入于赤山湖;凿薛城之左右,导玉花泉、赶牛沟之水,会于赤山,经微山、吕孟诸湖,达于徐。溯沙河之上流,凿黄甫,导其水入于独山湖。沿渠之东西,建减水闸十有三。独山溢,则泄而归诸昭阳。凿翟家等口,导其水入于尹家湖及饮马池。凡为枝河八,夹以堤六千三百四十六丈。旱足以济,而涝不能为灾,于是新渠之工备矣。

阶惟国家建都燕蓟,百官六军之食咸仰给于东南。漕运者,盖国之大计也。自海运罢,而舟之转漕,独兹一线之渠,其通与塞,又国之所谓大利大害也。河势悍而流浊,塞之则复决,浚之则辄淤。事在往代及先朝者姑勿论,即嘉靖间,疏筑之役屡矣,而卒未有数岁之宁。则今徙渠而避焉,诚计之所必出也。然当议之初上也,或以为方命,或以为厉民,哗之以众口,挠之以贵势,诬之以重谤,胁之以危言。于其时,公之身且不能自保,况敢冀渠之成哉?赖先皇帝明圣,不怒不疑,徐以公论,付之谏臣,择两端之中,而因得夫远猷之所在。由是公始得竭智毕力,以竟其初志,而质其谋之非迂。然则兹渠之成,固公之功,实先皇帝成之也。昔禹受治水之命于舜,尽舍其前人湮塞之图,而创为疏导之说。彼其骤闻焉者,岂无或骇且谤乎?惟舜信之深,任之笃,至八年而不二。禹是得以建万世永赖之绩,奉玄圭以告厥成。则洪水底平,虽谓舜之功可也,而虞夏之史臣与后世之文人学士,咸知称禹而莫知颂舜,其得为探本之论哉?洪惟先皇帝力持国是,以就兹渠,功德之隆,较之帝舜,可谓协矣。

阶曩岁备员内阁,尝屡奉治河之谕。迩谢政南归,复得亲至新渠,观其水土而考论其事之始末,追感往昔,不自知涕泗之交颐也。遂因公请,僭为之记,且以告夫修实录者。

役前后历四年,用夫九万一千有奇、银四十万。赞其议者:河道都御史孙公慎、潘公季驯;综理于其间者:工部郎中程道东、游季勋、沈子木、朱应时、涂渊,主事陈楠、李汶、吴善言、李承绪、王宜、唐炼、张纯,参政熊桴,副使梁梦龙、徐节、胡涌、张任、陈奎、李幼滋,佥事董文采、黎德充、郭天禄、刘贽。并列名左方。

赐进士及第、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知制诰、知经筵事、国史总裁致仕,华亭徐阶撰。

注:此记原有碑,明代书法家周天球书,石匠吴鼐刻。碑文撰、书、刻俱佳,号称“三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9: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