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井起义
释义

时代背景

1927年9月中旬,中共广东梅县党组织为策应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发动三井地区农民自卫军举行起义。

三井位于梅县东北部山区。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梅县党组织受到破坏,三井农军转入隐蔽斗争。7月,广东恃委派李桃粦到梅县负责党的整顿和恢复工作,三井农民又活跃起来。并秘密召开会议,成立暴动委员会,选举沈春松等为暴动委员,沈休为暴委书记。南昌起义后,中共梅县党组织指示三井农军立即举行起义,组建部队,迎接南昌起义军南下潮汕。

起义过程

不久,南昌起义军来到大埔县的三河,三井农军派代表到三河迎接,并从朱德手里领取了20支手枪。农军代表回到三井,队员们受到鼓舞,经过周密的准备,于1927年9月中旬在上井竖起红旗,宣布起义。以农军为基础正式成立广东工农革命讨逆军第8团,不久改称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军第8团,团长李啸,党代表王之伦。下辖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大队长郑谷啸,副大队长沈享泉。朱德部队派来的方兴文为军事教官。第8团组建之后,即将团部移至中井青龙寺,成立三井工农革命政府,王之伦任主席。起义军民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开展宣传活动,打击土豪劣绅,处决了罪大恶极的黄建波、李景生等一批反动分子。还派出部队到松口的长山坝等地割断国民党军的电话线,破坏敌人的交通要道。三井起义不久,国民党军驻松口的正规部队400人纠合福建丰市以及大埔的国民党军血洗三井。第8团率领群众巧妙地与敌人进行周旋达7个月之久。

历史意义

三井起义在十余倍敌人的镇压下虽然失败了,但锻炼教育了群众,留下了革命的种子,为后来建立梅(县)大(埔)丰(顺)、(大)埔永(定)梅(县)两块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2:22:48